正在阅读:SSD故事会(1):5年前后SSD发生哪些变化?SSD故事会(1):5年前后SSD发生哪些变化?

2015-02-09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Fison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1SSD的变化:由内到外回顶部

  【PConline 杂谈】相比10年前,大家的DIY装机配件有什么变化?除了带来性能提升的配件外,还有光驱、声卡等逐渐淡出,也有以固态硬盘(SSD)为代表的高性能产品进入我们的机箱里。固态硬盘是典型的价格决定市场型的DIY产品,短短数年,就从军用级转型成平民百姓级,让广大DIY玩家得到机械硬盘不能带来的高速享受,让固态硬盘逐渐成为DIY装机的标配。

  作为DIY领域发展势头最好的产品线之一,SSD的故事值得回顾的。下面,我们一期看看这五年前后,SSD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SSD变化
SSD故事会(1):5年前后SSD发生哪些变化?

性能

  作为速度衡量产品价值的固态硬盘,性能在五年来的变化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不过,决定一款固态硬盘的性能又与下面提到主控、闪存息息相关。所以,我们首先从数字来看看五年来的变化。

  笔者在2009年进入硬件频道时,接触的都是HDD,所以对于当年SSD的测试数据,只能引用下集邦科技(DRAMeXchange)在2009年的测试报告。

09年SSD横评
09年SSD横评成绩(来源:DRAMeXchange)

数据对比
14年SSD横评成绩(来源:PConline)

  以上是09年SSD横评与14年SSD横评的测试数据对比,均采用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有很高的可比性。可见,五年前的SSD最高读取速度仅有200MB/s多,写入速度也只有100MB/s多。而现在的SSD,性能已经达到了双500MB/s的水平。这也印证了SSD为何成为了DIY领域发展速度骄人的领域。

主控

  影响SSD性能的因素,无疑就是SSD主控和固件,主控就好比GPU核心,而固件就像驱动,所以说前者直接影响了SSD的速度,固件决定了性能的稳定性。

SSD杂谈
当年的JMF 602主控由于设计原因小文件卡顿现象严重,是早期主控落后的缩影

三星850PRO 1TB
三核心的Cortex-R4处理器规格的三星第五代MEX主控

  主控本质就是ARM CPU,其功能就像命令中心,发出SSD的所有操作请求----从实际读取和写入数据到执行垃圾回收和耗损均衡算法等,以保证SSD的速度及整洁度,可以说主控是SSD的大脑中枢。这五年来,主控的提升在于多核数目的提升、运算频率的提升、算法的优化、缓存容量、闪存支持、接口支持、加密等方面。简单来说,主控的提升与手机CPU的进化是一个概念,毕竟都是ARM架构的产品。

sp910
512MB容量的南亚缓存

  缓存,作为主控的辅助角色。五年来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一样需要高速的缓存芯片辅助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目前主流的缓存容量为256MB到512MB。

威刚SP910
固件就如主控的驱动程序

  至于固件,就是主控核心的驱动程序。五年来,固件的角色一直没有变化,就是优化主控命令,让主控的新技术、新架构发挥最优工作效果。当然,随着研发技术的成熟,现在的固件肯定比五年前的固件更加先进。目前具备独立固件研发的SSD厂商并不多,仅有Intel/英睿达/浦科特/OCZ/三星等厂商。

闪存

  SSD的闪存,本质上与我们随身一个的U盘里闪存同一含义,均采用NAND Flash,即非易失性存储器。

SSD杂谈
采用SLD NAND的Intel SSD 311

  主要表现在介质的变化。在五年前SSD还没流行的时期,介质基本是SLC NAND芯片,单阶存储单元,SLC闪存的优点是传输速度更快,功率消耗更低和存储单元的寿命更长。然而,由于每个存储单元包含的信息较少,其每百万字节需花费较高的成本来生产。所以当时还在军用级利用的SSD价格贵、容量低,但是寿命达到很高标准。

三星850PRO 1TB
采用了MLC NAND的SSD,主宰了当前SSD市场

  随着NAND容量翻番,同时超轻薄笔记本采用SSD的推广以及超极本的开辟,让更多人认识SSD。硬盘厂商为了推广SSD,采用了更低成本的MLC NAND芯片,促成了大降价,让SSD从2011年开始普及。

三星850EVO 500G
采用TLC某最新SSD,引起了很大争议

SSD杂谈
原本1bit的空间放3bit的数据,错误率可想而知

  相比五年前的那个单纯的SLC时代,现在的SSD的NAND配置显得“邪恶”多了。主流的MLC芯片比起SLC虽然更加便宜,但是单位读写速度、寿命乃至纠错比特数却比古老的SLC更加差。而更大的争议在于三星等厂商在新产品中采用了比MLC规格更差的TLC芯片,引起了很大争议。所以为了降低民愤,这些SSD厂商在先进的主控及大量的空间进行纠错上进行文章。于是,我们会看到480GB、240GB的SSD,区别512GB、265GB的SSD。

2容量、接口让SSD更多样化回顶部

容量

  NAND工艺越来越先进,闪存芯片容量也不断翻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能够以白菜价买到大容量的U盘SSD也相应地得到了好处,于是容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SSD杂谈
20GB的SSD能为我们做什么?

  09年的SSD,最高容量不过256GB,而现在的SSD,1TB的SSD比比皆是。SSD的大容量趋势不会改变,所以在不久将来我们将会看到2TB容量SSD的诞生。

三星850PRO 1TB
如今顶级的SSD已经冲破1TB大关

  当然,由于单位存储密度的天生差异,在同代时间条件下,SSD在容量竞争上还是不敌HDD的。

接口

  接口就是SSD与主板通讯的窗口,在SSD的性能表现中有着明显的木桶效应。

SSD杂谈
采用SATA II接口的OCZ Vertex 2

SSD杂谈
mini PCI-E接口的华硕Eee PC SSD

  SSD接口,说句俗话,就是后娘生的。它的变化来源于主板标准的变化,所以五年前的SSD还是以SATAII作为标准,当时笔记本电脑还支持mini PCI-E接口(当年的华硕Eee PC的4GB固态硬盘就是采用这标准),所以当时已经出现了该接口的固态硬盘。同时,当年的MacBook Air已经采用了SSD作为硬盘介质,不过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当然,接口标准依然是SATAII,毕竟主板还是Intel家芯片组的。

SSD杂谈
冲破性能瓶颈的NGFF SSD

  五年后,SSD的接口已经进化到SATAIII,速度相比SATAII有着翻倍的提升。同时随着超极本的流行,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十分流行(虽然接口与mini PCI-E一样,但相互不兼容)。不过,SATAIII的传输性能已经成为了SSD高速性能的瓶颈,永远都不会超越600MB/s的速度,所以部分主板、超极本已经采用了与PCI-E速度同步的M.2接口,支持NGFF标准的能够实现PCI-E 4X的高速,木桶效应迎刃而解。

价格

  从以往的军用级产品,到今天的百姓级产品,价格的巨大变化是SSD普及的关键。

SSD杂谈
SSD的每GB容量的价格逐渐向HDD靠拢

  5年前,当时的SSD还是低容量、高价格,白菜价基本就是与U盘一样容量的级别(再度引用Eee PC那可怜的4GB SSD),基本聊胜于无。而当时“主流的”SSD在哪个价位呢?打个比方,Intel X25-M 80G的售价在当时就是4500元左右!谁也不想用一台电脑的价格去买一张系统盘吧!

SSD杂谈
SSD已飞进百姓家

  这个价格,在今天能买到1TB的旗舰SSD了。目前主流的SSD容量为120/128-240/256GB级别,从300元到1000元都有,百花齐放,给消费者很大的选择余地,价格也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容量也满足了系统盘或者资料盘的基本需求。所以SSD在今天十分流行。

PConline总结

九款SSD横评
相信将来SSD领域会给我们更多惊喜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了SSD五年来各种变化,作为SSD故事会的开篇。总的来看,五年来,SSD经历了一个呱呱坠地到茁壮成长的过程。在将来,SSD会以方兴未艾的形容词,继续发展。相信更多的惊喜,会来自SSD产品线。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