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烧友的1996:TVB专访超頻都幾勁

2011-05-23 17:53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存在主义饼干   责任编辑:mengxiaodong 

  【5月23日太平洋电脑网广西站】“我想起最初砌機時發生過 remark Duron 事件, Duron 600 俾人改金橋變咗 Duron 900”,这是1996年7月,香港一个五岁细路仔所达到的境界。14年前,笔者10岁,还在“240 in 1”的8位卡带机中醉生梦死,掌握的最高技能,就是魂斗罗调99命,超级玛丽开作弊,而大英女皇裙下的港人,已经开始“講到超頻咁可怕既”,根据笔者居住在九龙的堂叔回忆,“當年Remark真係都幾勁, 我初初用Pentium 90, 後尾都轉左Cyrix o既6X86L跟住再轉AMD o既K6-166,但係就一塊版都唔洗換,一個Socket 7 玩晒!”。1996年7月,在花旗银行的巨擘下,有无数死士,冲锋在Remark CPU、改jump超pentium 166的前线。更离谱的是,当年Intel为严打Remark CPU ,主动与TVB 合作,甚至帮忙TVB做资料收集和找业内人士爆料。以下为港友自曝的“TVB透视Remark CPU”。

  “噶阵时,系HKEPC 討論區中看到一則 <<TVB 新聞透視報道 Remark CPU>> 的討論,內容是1996年7月24日TVB的新聞透視節目,討論當年香港腦行的 Remark CPU 風氣。當年我還是中學生,剛好坐在電視機旁收看了這個節目,今日重溫只有一個感覺,我老了。

  据笔者堂叔回忆,“Intel 當年為嚴打Remark CPU ,因此主動與TVB合作,甚至幫忙TVB做資料收集和找業內人仕爆料,在當年PC資訊十分貧乏下,要讓用家知道什麼是Remark CPU,TVB 這個節目威力絕對強大,播出後海關亦配合掃蕩,令當時Remark CPU 盛行的風氣收歛不少。”

  他说,“當年CPU可以Remark的另一個原因是,當年CPU是不會鎖倍頻,加上CPU的型號就是時脈,而且沒有Processor ID 給軟件偵測,所以Remark後根本難以分出真偽。”

  那么,当年的CPU超频和现在有何不同?堂叔进一步解释,“節目中還有很多集體回憶,例如新一代PC玩家可能不知,以前設定倍頻和外頻是透過主機板Jumper ,那有現在用BIOS的Menu那麼簡單。還有,當年播放VCD是用XING Player 軟件,單純用CPU運算能力,要到後期才出現繪圖卡加速,所以為了應付 VCD播放,吹起了處理器超頻風氣,一顆Pentium 100MHz 超至133MHz ,就能多出3-4fps ,兩顆處理器卻相差近 1.5 千啊。”

  笔者突然对XING Player这款软件很感兴趣,堂叔在MSN中提到,“當年XING Player內建測試程式,檢測處理能解碼能力,如果能達成30fps以上表示可穩定播放VCD ,結果我在網上找到了XING Player ,重溫了當年最流行的測試軟件,我的Core 2 Duo E8500 + GeForce GTX 285可以跑上1000fps以上啊,只能再說:「我老了」”

  [我老了],三个字,概括的是人世浮沉的落定,更是对IT技术十年沧海的兴叹。当年,要拿下码率如此可怜的VCD,仍须劳师动众,为CPU针脚接跳线超频,如今,在老一辈人眼中近乎“傻瓜”的BIOS,已经可以大包大揽,不过,也同时揽走了我们对探索、对超越、对突破的渴望,包走了我们在这些过程中所能体会的乐趣。就像100年后,NBA可能演变成为一群科技疯子,拿着智能手机,用蓝牙5.0,遥控一群装备了500GHz处理器的人形Robot,但他们再也感受不到,篮球触碰掌心的乐趣、亲自扣碎篮筐的乐趣、被队友的误传砸得眼冒金星的乐趣...

  当酷睿Duo E8500+GTX285把VCD演绎到1000Fps的巅峰,堂叔就觉得高处不胜寒了,已经没有改造的必要。然而,我们还可以玩“低功耗”的处理器——AMD的BE系列。现在,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正如当年remark CPU一样,“低碳”CPU将是不错的DIY热点。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