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导购】GTX660/650显卡上市,对大多数DIY用户而言,还是比较看重的,毕竟这两款显卡都是在千元价位上,辐射面广。那么GTX660/GTX650上市后,对目前显卡市场形势有什么改变呢?中高端显卡到底哪款更适合呢?是否换新显卡比较适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NV中高端的新力军——GTX660 在GTX660推出前,AMD的中高端显卡主要由HD7850和HD7870占据着。GTX660的推出,性能直指HD7870,两者性能不相伯仲。
两款显卡参数都属于高端形,同样基于28纳米新架构产品,而且价格定位也一样,我们看到HD7870的参数规格更高一些,而且比较晚出的GTX660使用的GK106核心,架构也相对出色,因此两者性能也是同等级别。 GTX660和HD7870实际使用对比:
各大媒体的评测也看到,虽然评测方法不一致会有微小的差距。但我们可以看到HD7870和GTX660性能上是同等级别的。而功耗方面也不见得GTX660比HD7870有明显的优势,要知道HD7870比GTX660早上市有半年之久,显然GTX660并没有太多亮点。 如果GTX660坚持NV发布时的1699-1799元的报价,GTX660并没有为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但笔者已经发现各大厂商已经调整价格,目前GTX660已经有1599元价格的产品,NV和AMD的中高端显卡价格战已经打响。那么目前中高端显卡,什么产品值得关注? 新上市产品也值得关注——映众GTX660冰龙版 新产品上市,必有一定的水分,性价比一般都不会高,尤其GTX660,媒体报价大多在1699-1799元。但我们还是找到映众的一款GTX660冰龙版,网上报价1599元,作为新品,这样的价格还算给力。 而作为NVIDIA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一线AIC映众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款基于GeForce GTX660核心的产品,GTX660冰龙版,拥有2GB显存,默认频率高达1058/6200MHz,配备双风扇五热管颇具看点。 这款映众GTX660外观上与映众GTX660Ti相似,同样使用HerculeZ 2000XT散热器,外观中规中矩,体积控制得到位,同时又突出显卡的高端风范。 显卡背面使用了有高端风范的黑色增强型PCB方案,原件排布密集,突出扎实的做工和出色的贴图水准。 接口方面,显卡同样采用的是DP+HDMI+双DVI的组合,可以支持多屏输出以及单卡三屏环绕功能,此外,还支持双路Sli功能。 这款显卡使用了HerculeZ 2000XT散热器,配备五热管与双风扇的组合,五热管与鳍片架构基本保持与HerculeZ 3000一致,而风扇则改为两个大口径的9cm风扇,令HerculeZ 2000XT保持着HerculeZ 3000等同的性能的条件下,而令散热器的“身材”变苗条一些,以适合更多机箱。 核心方面,映众GTX660冰龙版采用特挑的GK106核心,拥有960个CUDA处理器,核心频率为1058MHz,显存频率达到6200MHz,借助Boost加速技术,可达到更高的频率,性能方面将会领先HD7870,性价比相当可观。
编辑点评:映众GTX660冰龙目前网上报价为1599元,作为新上市的GTX660,目前是价格最低的产品,比起NV公布的1699-1799元要公道的多,而且相比HD7870也更具竞争力,如果对GTX660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适当考虑一下这款产品。 中高端显卡推荐——HIS HD7870冰酷 2GB 作为GTX660的直指对手,HD7870的价格还比较强硬,其中一块代表为HIS 7870冰酷。HIS显卡造型很独特,散热器前窄后宽、体型巨大,像甲板一样固定在PCB上方。显卡散热器采用了全覆盖式设计,涡轮风扇在风量上也是“深得民心”。显卡体积比较厚,需要占据两条主板扩展槽位。
显卡散热器体型巨大、造型独特,尾端的涡轮风扇部分是悬空结构,类似一台“鼓风机”。涡轮将冷空气吸入后,借助散热器外壳构成的风道,将空气吹入散热腔,带走内部金属鳍片上的热量,最后从显卡输出接口挡板处吹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散热风道。 从背部看来,显卡保持着很高的贴片工艺水准,整体风格非常严谨扎实。 显卡散热器采用的是涡轮风扇设计,散热器内部是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和4根5毫米口径铜质热管。涡轮风扇运转起来风量十足,散热器的封闭式腔体内,风力分布也可以更均匀,能完美兼顾PCB前端供电电路散热。 散热器具有一块铜吸热底座,铜底与热管、散热片契合的很严密,从而能够更稳定、更高效的传导热量。散热器金属部件细节做工很精湛,切割、穿片、打磨工艺全无瑕疵。 由于体型大、分量重,显卡PCB上肩还装备了一条金属加固条,能够保护显卡PCB不变形。显卡采用双6Pin外接供电设计,最大功耗155W。
编辑点评:目前HD7870的水分已经蒸发不少,从以往的2K多价格降到目前1699-1799元左右,而HIS 7870 IceQ无论散热器或是PCB板的做工和用料都相当不错,作为HD7870表现还算突出。但可以看到部分GTX660产品已经开始降价了,就如上诉的映众GTX660,1599元的报价相对HD7870还是有点优势,但如果HD7870降价,那么对GTX660将会是打击性。笔者建议如果对GTX660或者HD7870显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暂时观望,估计后续还有更剧烈的降价竞争。
目前中端显卡的甜点——昂达HD7850典范 2GB GTX660虽然已经发布,但大多产品价格偏高,而定位中端的HD7850显卡依然很具优势,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在1599元的级别,部分产品甚至报出1299元的价格,而昂达HD7850典范,笔者就在电商网站上看到1299元的低价,作为HD7850很具竞争力。 昂达HD7850典范2GD5基于28nm工艺制程、Pitcairn XT显示核心,拥有1024个流处理器单元,完美支持DirectX 11.1以及Eyefinity2.0多屏显示技术,支持第二代Avivo HD视频解码技术,支持升级后的ATI Powerplay自动节能技术,支持整合式HDMI音视频同步输出。 散热方面,昂达HD7850典范2GD5依旧采用了经典的红黑色AMD原厂散热器,使用一体化风扇+超大散热片设计,能够达成极高的热量传导,为显卡核心带来有效散热。 做工方面,昂达HD7850典范2GD5为纯原厂卡,用料做工较之前代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供电部分采用了全新的DirectFET封装的铁素体电感设计,不仅大幅提高了整卡的负载需求应对能力,更带来了不错的散热性能。 显存和输出方面,昂达HD7850典范2GD5使用2GB高速GDDR5显存颗粒,组成了2048MB/256bit显存规格,显卡的默认频率为860MHz/4800MHz,高位宽显存控制器,使得带宽提升了50%,可以很好的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除此之外,昂达HD7850典范2GD5还提供了1个DVI接口,1个HDMI接口和2个MIni DisplayPort接口,支持Eyefinity 2.0技术和2160P以上高清输出。
编辑点评:如果只算28纳米新架构产品,HD7850在市场上暂无对手,但笔者估计GTX660会普遍降到1599元,那么HD7850要有竞争力,那么1299元将会是HD7850的理想价格,(现在有团购活动1199元可获HD7850,更超值)昂达HD7850采用公版设计,虽然特色不算突出,但凭1年的包换服务,还是比较体贴的,加上1299元的网上报价,还是值得推荐。
NV主流显卡的新力军——GTX650 在GTX650推出前,AMD的新架构主流显卡主要由HD7750和HD7770占据着。GTX650的推出,性能直指HD7750,两者性能不相伯仲。
两款显卡参数都属于主流级别,但可以看出HD7750的“料”更足一些,至于性能和功耗方面,我们也做过统计。
同样,HD7750和GTX650在不同游戏的表现中,虽然各有胜负,但差距都不明显,并没有任何一方大幅领先,基本上都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功耗方面,迟来的GTX650也不见得太出色,加上两者如果对比非公版,那么差距更小。 目前如果HD7750报价为799-899元,已经被认为性价比低的产品。如果GTX650坚持NV发布时的799-899元的报价,那么GTX650性价比同样不给力,估计这一级别买上一代产品更为可看一些。那么这一级别有什么产品更值得关注呢? 目前做工出色主流显卡——镭风HD7750毒蜥 HD7750在新架构的主流市场上有这不可抹杀的地步,作为主流显卡,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报价799元,其中做的不错的算属镭风HD7750毒蜥版。
包装上,带有经典镭风Xstorm风格,更让人感觉到这是一款不普通的产品。显卡为用户提供了诸多的人性化设置:一键超频按钮,双BIOS设置、经典的大红圈散热、防变形背板等,的确比一般市售的HD7750更高端一些。 一般高端显卡才有的散热背板,如今在镭风HD7750毒蜥版这款主流显卡,同样也设计有辅助背板,可见镭风对此卡做工也相当用心。 显卡接口上跟公版相差不大,提供两个DVI接口,一个DP和一个HDMI,基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还具有交火接口和6pin额外供电。另外显卡具备一键超频功能。在按钮按下的状态,显卡处于默认频率,按键弹起时处于超频频率。 镭风HD7750毒蜥版可拆解成三大件,散热器、PCB板和后面的辅助背板,做工扎实,可以看到显卡的设计相比一般HD7750更用心。 毒蜥版的散热器采用突破传统设计的9cm超大尺寸风扇,扇叶的设计理念,包括长度,摆幅等通过改进战略轰炸机的螺旋桨翼设计。能在较低转速情况下产生足够垂直风量。 显卡供电元件主要集中在PCB右侧,而左侧还多了一条“线”,这也是镭风显卡的一大特色,它被称为画质分割线,可将显卡的PCB供电部分和视频信号输出部分隔开,理论上可以减少供电电路部分的高频信号干扰,提高输出信号的纯净度。
编辑点评:作为一块主流产品,镭风HD7750毒蜥的做工已经不错了,主流性能的核心,却得到高端产品的设计,一件超频、画质分割线、双BIOS设置、辅助背板、4+1相供电等等,用料做工相比其他产品更出色。如果要购买HD7750,这款产品算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性价比“还好”——技嘉N650OC蜥 作为NVIDIA一线AIC品牌,技嘉的产品在保证质量之余速度同样给力,GTX650发布后,技嘉迅速带来的是针对中低端入门玩家的产品技嘉GV-N650OC-1G,虽然主打中低端市场该款显卡依然配备风之力散热,默认频率达1110MHz,配备2GB显存,整体规格十分主流。 显卡包装上沿用技嘉N640OC的设计,毕竟使用同样的GK107核心,这款产品的外观也与技嘉N640无异。 接口方面则提供了一个VGA、1个HDMI、两个个DVI接口,覆盖市面大部分的视频需求,实用性强。 技嘉N650使用非公版设计,显卡背部看到四颗GDDR5显存,有效发挥出GK107应有的实力。 配备WindForce散热器,10cm的大风扇能够很好的保证散热,保持显卡运行的稳定。 技嘉GV-N650OC-1G所采用的GK107核心,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制造。显存方面选用了GDDR5显存,实际效能频率达5GHz,整卡的位宽为128bit。
编辑点评:现时GTX650上市之处,很多厂商的产品都报价899元甚至高达999元,而且技嘉N650OC在网上电商的价格为799元,算是GTX650目前最低的价格,虽然性价比并不算出色,但热衷新架构产品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毕竟新产品使用一段时间也不会淘汰,只是性能比较杯具一些。 最佳性价比选择——影驰GTX560SE虎将 目前显卡市场“青在接黄”期间,往往上一代产品的性价比相当可观,其中以影驰GTX560SE虎将为代表,它具有288个CUDA核心,配备了影驰独家银河散热,主打低端市场。 影驰GTX560SE虎将基于NVIDIA第二代DX11核心GF114设计,该核心拥有288个CUDA核心。而GF114核心对比GF104核心拥有更强的超频性能,并且功耗控制更加优秀,支持更强劲DX11游戏能力,支持PHYSX物理加速、支持CUDA和3D立体显示。 显卡采用高速GDDR5显存,容量为768MB,核心/显存频率为850/4000MHz。 散热设计方面,显卡采用了“银河战舰散热器”,该散热器采用了大面积铝块散热,并且由大量散热片以及8CM进行散热,再利用导风罩得出一个合理的风道,让整个系统的散热得到最佳的效果,并且散热可以随意拆卸,方便用户清理灰尘。
供电做工方面,影驰GTX560SE虎将采用核心显存真4+1相供电,用料上配备了全固态电容与全封闭电感,还提供了双6PIN供电接口,为显卡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配合影驰独家研发的魔盘HD,助你轻松玩转影驰显卡。 输出接口方面,显卡提供了常见的DVI-I+VGA+HDMI的输出方式,能满足各种显示器的输出要求。
编辑点评:虽然如今新产品陆续发布,但上一代产品的性能还是不能抹杀。GTX560SE 使用的GF114核心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性能上应付主流游戏以及高清视频解码还是没压力的。这款影驰的GTX560SE虎将做工不错,双6PIN供电+可拆卸银河散热系统的配置足以显示它的身份。720元的网上报价明显性价方面都可以秒杀HD7750和GTX650,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不妨可以考虑上一代的产品。 总结:上周NV发布的GTX650和GTX660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太大的惊喜,尤其NV公布的零售价,GTX660高达1699-1799元,而GTX650报价高达799-899元,显然对市场没有带来冲击力。从映众GTX660冰龙的1599元报价,我们看到NV对GTX660的价格已经开始调低,相信各大厂商也会跟进。而且AMD方面相信也会调整HD7870和HD7850来夹击GTX660。价格战已经打响,目前还是建议想选购中高端显卡的朋友不妨继续观望一下,待产品价格稳定后入手更适合。 |
原创栏目
硬件热点
硬件视频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