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选购主板的时候,大家总会考虑主板的尺寸和扩展能力,ATX、Micro-ATX、uATX、ITX之类缩写,相信大家都听得不少了,但是具体而言,ATX到底是多大的尺寸?ATX又代表什么程度的扩展能力呢?老鸟相信都一定心中有数,但是小白们可能还真不知道这些。 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来对比一下ATX、Micro-ATX等常见主板架构的尺寸,并解释一下ATX、Micro-ATX等架构在“尺寸不同”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含义,相信对小白们分析主板会很有帮助。此外,我们还会大致讲一下主流主板架构的发展历史,目前最成功的ATX/Micro-ATX都是Intel制定的,没错,但那都是,直到Intel膝盖中箭以前的事……到底怎么回事,请看下文。 “主板架构”含义与常见主板架构解析: “主板架构”,又有“主板结构”、“主板规格”、“规格尺寸”等别称,指IBM兼容电脑主板的规格尺寸,对应的英文原文是“Form Factor”,主要指的是主板的长宽面积,比如一般我们说“ATX架构”,主要含义就是这款主板的尺寸是ATX尺寸。 要说主板架构,必须说到主板的应用意义: · 扩展安装模块化的不同组成部分(如CPU和显卡等)以增加可选择性。 为了满足主板“扩展”的应用需要,主板架构还会包含一些主要系统组件的标准,比如一些布局特征、电源接口、I/O挡板尺寸等,因此搭配ATX主板还有ATX电源、ATX机箱等规范。 ----------------------------------------------------------------------------- “Form Factor”在主板外的含义? “Form Factor”是电子产品领域的常用词,可以指长度、宽度、厚度等电子产品的几何特征,也可以包括一些工程学,尤其人体工学方面的含义。比如说“这款手机的Form Factor刚好”,就是说这款手机的尺寸和形状都刚好符合使用需要。 ----------------------------------------------------------------------------- 当前DIY市场最常见的主板架构有三种: · ATX,全称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直译就是“扩展版先进科技”,是Intel在1995发表的主板规格,当前的主流主板架构,扩展插槽最多7条。2006 · Micro-ATX,是ATX的衍生版,直译就是“小型ATX”,是Intel在1996年发表的主板规格,今年相当流行的主板架构,扩展插槽最多4条。 · Mini-ITX,一般简称ITX,全称Mi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tended,直译就是“扩展版迷你信息科技”,是威盛(VIA)在2001年提出的规格,主要用在低功耗、小尺寸平台,比如HTPC和高清播放机之类应用,扩展插槽一般就1条。 ----------------------------------------------------------------------------- Intel膝盖中箭了? 2003年,Intel提出用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 325 mm × 266 mm)取代ATX,但是膝盖中箭了,推了几年之后发现市场反应不行,于是就放弃了BTX架构,转而制定新版本的ATX架构。 ----------------------------------------------------------------------------- ATX的尺寸是305 mm × 244 mm(12" × 9.6"),长度略大于A4纸,宽度则明显比A4纸宽;Micro-ATX的最大尺寸是244 mm × 244 mm(9.6" × 9.6"),宽度和ATX一样,只是长度缩水了,其衍生版FlexATX(229 x 191)、uATX(245 mm×185 mm)一般不独立作为一类,也可以算成Micro-ATX的一种;mini-ITX最大尺寸为170 mm × 170 mm(6.7" × 6.7"),长度大于A5纸,宽度则不如。 ----------------------------------------------------------------------------- 看扩展插槽定主板架构? ATX扩展插槽最多7条,Micro-ATX扩展插槽最多4条,ITX扩展插槽一般就1条,因此很多玩家都直接数插槽数来判断主板架构。这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基本上还算可靠。 ----------------------------------------------------------------------------- 除了这三大主板架构外,我们还能在上图找到其他很多主板架构,其中一些我们下面还会提及,不过我们这里暂时不展开。 主流中坚力量,ATX架构解析: ATX是Intel在1995年提出的规范,用于取代之前的AT/Baby AT架构,连带重新定义了一些配套机箱和电源方面的规范,历经多次更改,最新版本是2007年的ATX2.3,至今还是最为成功的主板架构设计。 传统的ATX架构中,主板无网卡或声卡,供电使用的是20pin主供电,CPU无其他独立供电,内存插槽设置在CPU插槽右侧,边缘是IDE磁盘接口和软驱接口,CPU插槽下是北桥,再是7条扩展插槽(这款主板超标了,有8条),南桥在扩展插槽右侧。 现代化的ATX主板基本布局和传统ATX差不多,CPU有了自己的专用供电,24pin的主供电设置到了内存插槽右侧,磁盘接口维持在最右侧,不过已经是SATA接口时代,扩展插槽最多7条,下方有USB扩展插槽和微动开关之类设计,南北桥布局照旧,虽然实际上新的单芯片Intel主板是没有北桥的。 搭配ATX主板,我们有ATX电源标准,业界至今共有5套ATX供电规范: 1、 ATX - 20针插头(用于Pentium III与早期的Athlon XP) 2、WTX - 24针街头(用于Pentium II、Pentium III、Xeon与Athlon MP) 3、AMD GES - 24针主接头与8针辅助接头(用于部分Athlon的双处理器平台) 4、EPS12V - 24针主接头、8针辅助接头与选配的4针第三接头(用于Xeon与 Opteron;有关定义也存在于Server System Infrastructure[SSI]规格) 5、ATX12V - 20针主接头、4针辅助接头与8针第三接头(用于Pentium 4与交后期的Athlon XP及Athlon 64) 当前主板和电源上最常见的是ATX12V规范,最新版本是ATX12V 2.2 - 一枚20/24针接头与一枚ATX12V 4针接头。多数的电源供应器也提供一组4针加4针,或8针转4针的辅助接头,用作第二个EPS12V接头。 除了ATX规范电源,机箱也有搭配ATX主板的ATX规范。ATX机箱适合用来安装ATX电源和ATX主板,但是一般可以向下兼容,可以安装Micro-ATX主板和Mini-ITX主板,需要注意的是,Mini-ITX主板不一定能用最新的ATX12V 2.2电源,有些ITX主板用的是专用的供电系统。 Micro-ATX与Mini-ITX架构解析: 从尺寸上来看,Micro-ATX就是变短了的ATX架构,其基本布局和ATX架构如出一辙,固定螺丝安装孔布局位置也一样,因此可以完美兼容ATX架构,与ATX相比,Micro-ATX主要就是扩展插槽少了,最多就4条,同时由于板面空间减少,其设计还会注意避免引起硬件安装的冲突。 标准的Micro-ATX主板和ATX主板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国内厂商的主板有时候尺寸和设计布局比较特殊,比如很多山寨主板都喜欢把电源接口设置到I/O接口后面,这种设计对于兼容性和散热都可能有负面影响。 威盛的Mini-ITX架构最新版本为2.0,规定尺寸为17cm x 17 cm,布局上和ATX架构有不少区别,不过电源和机箱方面基本上都能兼容。 从市场实际出发,Mini-ITX主板的布局设计是比较不讲规范的,比如上图这款主板就需要独立的CPU供电接口,因此不可能做成威盛官方那种设定。正因为Mini-ITX的这种不规范性,导致为Mini-ITX主板找合适的机箱的难度要比ATX主板更难。 Mini-ITX布局不规范的局面并不是部分厂商有意为之,更多的是ITX架构本身空间的确很有限,基本上ITX主板都会用上背面空间,如此抓襟见肘,还讲“规范布局”,实在有点难为了主板厂商。 其他一些值得一提的主板架构: XL-ATX目前还并不是业界的标准,它最先由技嘉提出,当时的产品是技嘉 GA-890FXA-UD7,尺寸为325 mm x 244mm,基本就是拓展了宽度的ATX,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兼容问题,需要搭配特定型号的机箱来使用。另一方面,EVGA在自己的EVGA X58 Classified上也提出了XL-ATX,不过尺寸是343 mm x 262 mm,更加独特,也需要搭配特殊的机箱才行。
华硕 Rampage III Black Edition采用了服务器级别的CEB架构,板面空间很足,扩展能力很强,但是尺寸也达到了305 mm x 267 mm,真是庞然大物。 与CEB服务器架构相比,工作站不一定会输,比如华硕 P6T7 WS Supercomputer就采用了Extended ATX,尺寸达305 mm x 330mm,“宽”比“长”还大,非常古怪。
为了提供更疯狂的扩展能力,EVGA在自家的EVGA Classified SR-2上推出了“HPTX”架构,尺寸达381 mm x 345 mm,真的大得像怪兽,一般的机箱和电源当然是不够满足它的。 总结:
主板架构不仅设计主板的长宽面积,也包含了一些主要系统组件的标准,一般ATX、Micro-ATX、Mini-ITX都是最常见的架构,兼容性是最好的,XL-ATX等架构的尺寸更大,扩展能力是更好,但是电源搭配和机箱搭配都是比较麻烦的问题,因此,主板架构不是光大就好,还要考虑兼容问题。 |
闁衡偓閹増顥戦柟瀛樺姇婵拷闁哄被鍎冲﹢鍛村绩閹増顥�>>
正在阅读:Intel膝盖中箭了!主板常见板型大解析Intel膝盖中箭了!主板常见板型大解析
2011-12-06 00:20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iganlin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