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世界杯 |
2009-08-13 06:38 出处:pconline 作者: DIY 责任编辑: zhangqianliang
前言: PC-HiFi是基于PC的高音质音频系统概念词,虽然时常受到传统发烧友的诟病,但是在PC上追求更好的音质并不断的努力其本身并没有错。真正的问题是它所处的环境,一个没有规范且已呈现无序竞争状态的行业环境,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消费者与品牌厂商间的矛盾。但这一点并不影响PC-HiFi的发展,经过数年的进化,即便是一些玩机数十年的老HiFier也开始逐渐认同PC-HiFi产品。 说到PC-HiFi,便不能不说多媒体2.0音箱,作为PC-HiFi的回放最末端,它的声音品质对回放的整体效果作用绝不在音源(包括音频文件及声卡)之下。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2.0音箱产品,其中包括高端的惠威M200MKII、中端的漫步者R1900TIII以及数款中低端的高性价比产品。 推荐产品:惠威 M200MKII 惠威M200MKII是针对M200进行全面改进和提升的一款产品,经由惠威工程师的精心调教而诞生。可以说经过多年的积累,惠威M200MKII已经成为高端2.0的代名词,亦是各大音频论坛最火热的产品。
惠威M200MKII的箱体经过重新设计,让低频的发挥余地更充裕,重新设计后的箱体较略纤细的原M200的比例更协调、稳重,外观彰显霸气。双层加厚的侧板让箱体更加稳固扎实,减少箱体谐振,棕红色的侧板木纹材质也让M200MKII流露出一种庄重典雅的味道。 M200MKII沿用倾斜的前障板设计,这种不规则的箱体结构能减少箱体内部的驻波;令音质更加干净。同时它保证了基准声音轴向直接指向听音者耳朵,让听音者可以听到准确的轴向直达声。高音单元的位置相对靠后,这样可以保证高、低音传递到听者的距离相等,聆听时可以进行时间相位校正作用。 惠威M200历经8年而长盛不衰,可以说惠威一流的扬声器是M200成功的基石。新款M200MKII继承了M-200的1寸球顶单元+5寸低音单元的完美扬声器组合。惠威TN25高音单元的最大特色是音质甜美,细节丰富,擅长诠释女声和弦乐,也正是TN25高音单元让M200有了多媒体箱中“高音之皇”的称号。 惠威TN25高音单元的振膜使用的是德国进口的天然纤维,振膜质感非常的柔软,频率响应平直,高频端可达25kHz以上,音色甜美、细腻。屏蔽式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三文治防磁结构,有效地抑制漏磁场,创造小型化线性匀强磁场。美国液磁冷却技术,耐高温铝合金骨架及铜包铝线音圈都让这只单元具备有较大功率承受能力,强吸声后腔设计,降低了单元在谐振频率附近的非线性失真。 S5N低频单元采用5寸PP盆,盆边柔软且富弹性,单元为长冲程设计。S5N是一只很中性的单元,它不讲究霸道的低频也不讲究滚滚而来的低频量感,S5N为您诠释的是一只优秀的中低音单元讲究的韵味。 S5N采用高强度阻尼材料的PP振膜,配备高性能的双磁体全耦合屏蔽式防磁结构,防止磁场外泄。耐高温大功率骨架/可以承受大功率输入的SV音圈能充分保护单元。发烧级的长冲程大功率低频线性位移设计可以提高低音单元的大动态低频输出能力,同时降低了失真。S5N单元的人声表现极为出色,是一只让人闻于声,动于情的中低音扬声器单元。 电路部分M200MKII相对前作做了改进,前级电路采用双NE5532运放电路结构,保证两声道讯号有更好的分离度。提升最大的是后级,M200MKII的后级是典型的单LM4766芯片双声道驱动电路,设计简洁。LM4766T是美国国家半导体推出的高端立体声集成驱动芯片,在30W功率输出时,仅有0.06%的失真。LM4766T的功率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它驱动力强劲,音色丰厚,声音润泽且耐听,是驱动中小型音箱的理想选择。在惠威M200MKII后级电路中,LM4766T提供每声道35W,对箱70W的额定功率,已经完全满足了M200MKII箱体和单元对驱动功率的要求。 对于老M200,新款M200MKII的分频器也改进颇多,M200MKII的分频器为两路,每路均为二阶分频设计,新的分频器让M200MKII的声音有较显著的变化:比较老M200相对清淡秀美的音色,M200MKII的声音更加沉稳且全面,润化后的高频细致顺滑;中频方面则更加丰满,韵味十足;低频的量感和下浅明显提升,质感极佳,低频控制收放自如,一些速度极快且量感较多曲目都能有上佳表现。 编辑点评:有了M200的成功,M200MKII+惠威金字招牌几乎已经没有不成功的理由。华丽的箱体、精细霸道的外观、出色的耐听度是其优势。实际上,这款箱是一款以中频为卖点的经典箱,声音甜美讨好人耳,因此多年来一直备受好评。而凭借威猛华丽的产品外形,将放在家中相信也是一项不错的面子工程。 推荐产品:漫步者 R1900TIII 该产品2004年被推向市场后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奉为中端一代经典。 R1900T III以黑色为主色调,虽然其外观略显呆板,但从里到外都给人一种做工扎实的感觉,约13Kg的重量更是说明了其箱体用料是十分足的。音箱的两侧都采用了厚厚的夹板,为箱体质量加分不少。
R1900T III采用了非规则箱体设计,两侧采用多棱面体型测板,因此产品前后都呈现出收缩状态,这能够降低前障板面积,减少前障板不良反射带来的音染。 单元方面,高音采用的是自家研发的丝膜球顶高音1NT,这款1NT用漫步者的原话来说是引入了爱德发顶级2.0音箱——S2000的研发成果。低音单元型号为F50NT,振膜为特殊的CC复合盆,实际上是一种涂胶编织盆,它是使用高强度棉线编织成型,然后在表面涂胶加热复合而称的震膜。其音色特性介于涂胶纸盆和羊毛编织盆之间,比普通的纸盆低音低频效果好、声音干脆但又不像防弹布编织盆那么重或羊毛编织盆那样“软”。
为了进一步提升音质,R1900TIII采用了一个高品质2阶分频器,这款分频器据称经过漫步者高级产品设计师费尔·琼斯的亲自调教,能够更好的发挥漫步者两款扬声器的性能。
漫步者R1900TIII采用了等容积设计,内部的等容积块实际上是低音单元孔上削出的余料,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这一点能为R1900TIII加分。 编辑点评:R1900系列是多媒体音箱第一大厂漫步者的招牌系列,R1900TIII则是该系列乃至漫步者整个品牌最热门的2.0音箱。产品推出时,伴随着的是新颖的卖点:二阶分频器、等容积设计、新一代的扬声器、国家半导体LM4766功放IC等。实际听感上,R1900TIII相对其前代也体现出了它的优势,解析力高,层次感也更好。而其厚声的特点却得到了保留和延续,可以说R1900TIII是一款比较全面平衡的经典音箱。 推荐产品:麦博 梵高FC260十周年纪念版 从产品外观上,我们已经很难将麦博FC260十周年纪念版与之前我们看到的普通版本联系起来,外形变化实在太大了:与同为纪念版的两款2.1产品一样,箱体、前障板都采用了黑色系,其中前障板采用了高光材料,良好的光泽为其增加了时尚元素。音箱体积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这是受宣传图上的比例所累。从官网我们得到的体积规格为238x168x315mm,而老版本则为250X175X315mm,两者相差不大。
FC260十周年纪念版的外观给人感觉相当贵气,其实这个设计风格早在M-890时期就已经定调了,之后推出的X系列新品也有沿用。功率配置方面,FC260十周年纪念版具有40W*2的功率输出,与原版保持一致。不过从官方资料看,单元与调校都是推翻原方案重新规划的,加上全新的箱体,其实FC260十周年纪念版已经是一款全新的音箱了。 高音单元我们在之前的产品卖点已经引用过官方资料,未拆解前我们能掌握到的新信息也不多,采用德国Kurt Muller高音振膜,Kurt Muller公司的简称就是DKM,业内知名的著名音箱厂商丹拿、意力等提供单元材料(关于该公司的历史,大家可以点击这里)。为了保护这个振膜,FC260十周年纪念版还在振膜前增加了一道保护杆。 低频单元就比较难看出原貌了,因为被防尘网罩挡住了,并且其不能拆卸。从官方材料看,振膜材料为PP盆,而从配置的大功率看,硬朗的低频诉求依然是很强烈的,秉承麦博一贯的声音风格。 为了体现出产品的时尚感,前障板采用了高光材料,我们猜测其为了保证这个设计元素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而没有采用传统的防尘罩设计,转而弄成低频单元固定的防尘罩。并且因此没有了传统防尘罩,高音单元也不得不增加防装杆了。 编辑点评:如果说FC230是麦博声音风格被发烧友接受的第一款产品,那么FC260十周年纪念版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在笔者参加的一次盲听试听会中,这款音箱凭借漂亮的外观良好的做工以及结实有力的声音特点,拿到了同级组产品中的最好成绩。可以说无论是卖相、做工还是音质,这款产品都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成为热门产品亦在情理之中。只是售价方面,800元的价格显得夸张了一些。 推荐产品:索威 S865B-标准版 索威S865B其实与S865A没有任何关系,目标是将865B打造成千元价位的“标杆之作”,所以在音质调教和附加功能方面的改进非常多:箱体结构沿袭了S880的前倒相卧式结构,声学结构更加的成熟;前级电路上采用了5532的运放,后级放大依旧是两颗TDA7293,内置无信号定时关机, 有信号即时开机控制系统以及音量淡入淡出功能,还配了一个操控性极佳的铝合金圆形线控。
索威专为S865B研发了新款的6.5英寸同轴单元,采用了铝合金盆架,定心支片和振膜也经过了重新的优化,更加适合近声场聆听。为了最大限度的较少信号损耗,这款同轴单元的尾部还整合了与之匹配的二阶分频器,整体完成度非常的高,分频器电路设计巧妙,外观颇具发烧味。
箱体采用18mm中密板,单元方面,采用铝盆架6.5inch x 2羊毛纸盆共点同轴扬声器,型号为SVF181WR-64-120,其中:6.5inch 号角低音+1.5 inch SV直接辐射球顶振膜号角高音。低音单元功率:80W(RMS) ;高音单元功率:10W(RMS)。 编辑点评:索威的2.0产品在烧友群中认可度还是颇高的,这款S865B则是其最成功的产品。索威的S865B相对其另外的产品来说,声音显得正统得多。因为给笔者的听感印象是,S865B的声音是比较规规矩矩的声音,没有太多赘肉,线条感比较明显,不过也和当时采用声音风格相对清丽的音源有关。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您手头上的音源比较暖声,那么加上前级5532的润色,其听感也会变得比较温暖,也就是它是一款对前级颇为敏感的产品。 推荐产品:惠威 D1080MKII 08款 惠威D1080MKII08款之所以出名并非仅仅因为产品本身的素质,而是D1080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型号系列所致,而每一代产品都有其精确且获得认可的定位。D1080MKII08款是该型号系列的最新型号,一直是惠威的2.0中端主力;07年推出的前代产品D1080MKII一经推出,便成为行业的标杆性产品,甚至导致了不少同类产品发布的延期。
箱体的外观布局与原版类似,主箱体的音量旋钮右置。箱体外部采用玫瑰木纹贴皮,手感不错,保持着惠威一贯的做工素质。其实贴皮工艺不佳的箱体虽然对声音表现的影响不大,但是观感上却会令人不快,并且如果是在南方,箱体受潮变形也比较郁闷。目前大厂大品牌的中高端对箱在该点上做的都比较令人满意。
惠威D1080MKII 08的高音单元沿用解析力极高的优质丝膜25mm软球顶高音单元之王TN25III,细腻、通透、甜美是世人对惠威TN25高音单元的一致评价,其驱动部分采用屏蔽式的高性能钕铁硼强磁体和美国液磁冷却技术,让TN25III拥有超高的灵敏度和解析力,加上丝膜振膜的甜美音色特性,让D1080MKII 08的声音更为柔滑顺畅。 正面板的最大改进是放弃了以唯美为主的单元金属框架部件,改而采用直接镶入面板的号角式结构。这样的设计是加入了让声音表现更为出色的号角式设计,让正前方声音指向性更优秀,保证进场使用时更为出众的结像力与层次。
惠威D1080MKII 08依然采用表现出色的高、中低音单元搭配,不同的是单元经过不断改进,让其频响曲线更趋平直理想,改进型的LY541中低音单元振膜采用羊毛复合纤维材料,有着极为强大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韵味十足的羊毛材料特性,非常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折环拥有轻质量、高弹性的特性,瞬态响应迅速、凌厉。针对电子分频电路开发和改进的中低音单元能够更好配合电子分频设计的特性,中低频表现出色强悍。 编辑点评:惠威D1080MKII应该是近年来改版最成功的箱子了,无论是商业成绩上还是口碑上都获得了认可,可以说是一款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笔者认为还是因为产品的2.0特性,作为一个追求音质的音箱结构,在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音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获得广泛认可几乎是必然的。不过相对来说这款08款的成功很明显有借势前作的因素。 推荐产品:轻骑兵 V23SE2 轻骑兵的V23SE2外观采用了与前代一致的原木木纹贴皮装饰,外观与英国著名音箱品牌雨后初晴的产品颇为神似,这种返璞归真的外观设计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从我们收到的资料看,V23SE2与前代产品在单元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音箱的变化并不在外观上,而是在音箱内部(我们会在试音评测后进行拆解说明)。 音箱采用了两分频倒相式结构,单元布局依然与上代产品一样,采用了非中轴线布局,高音单元偏向一侧,而留出的空位则刚好可以嵌上一个标志。
轻骑兵的V23SE2外观采用了与前代一致的原木木纹贴皮装饰,外观与英国著名音箱品牌雨后初晴的产品颇为神似,这种返璞归真的外观设计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从产品的功放部分看,音箱的变化还是较大的,最显眼的就是增加了高音调节部分,高中低音调节旋钮一字排开,清晰明了。 另一处不显眼的变化正是音箱的人性化之处,由于书架箱一般置于桌面两端,与用户相距较远,因此开关操作并不方便。而轻骑兵在新款音箱中加入了自动电源控制功能:开启该功能,在音源切断后会延时一定时间,然后关闭音箱的功放电路,以节约电力消耗及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恢复音源信号供给时,可以在霎那间恢复工作。 根据我们收到的资料看,音箱箱体采用了优质中密板,内部与V23SE一样,采用了加强箱体结构。箱体内部还附带填充高阻尼吸音材料,能够大幅度降低箱体振动,可谓下料充足。 如果音箱真如资料般没有变化,那么音箱的1寸天然蚕丝膜液磁球顶高音,应该采用的是银笛的产品。从以往的拆解资料看,这款高音有着不错的品质,超大的磁钢意味着超强的单元控制力,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电流。 中低音单元采用了5.5寸真羊毛盆低音,从外观上看与V23SE一样,应该是银笛的YD142-1506x-S2。同样从以往的拆解图片看,YD142-1506x-S2采用了四层音圈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也令单元的磁钢变得较大,以较普遍的理论看,单元的驱动力亦得以加强,前提依然是有足够的电流! 编辑点评:这款音箱是轻骑兵最成功的中端五寸箱V23SE的新版,推出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LM1875的停产。失去了LM1875,这款音箱声音风格已经与其前辈有所不同,而更高的功率输出也令其显得更“与时俱进”。不过变压器永远是大多数中端2.0的软肋,因此极限状态下,产品低频(消耗功率最多的频段)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推荐产品:三诺 N-45G 三诺N-45G箱体质感令人意外,箱子表面采用了黑色高档亚亮光漆面处理,工艺不俗。此外,音箱采用了大网孔面罩,材料与D1080MKII类似。如此搭配令产品从外观及质感上明显高出N-35G一个级别,其实以笔者看来,N-45G在外观上甚至比N-50G更耐看,箱体触感也略胜一筹。 三诺N-45G的高频单元没有采用N-35G的瞳孔高音,而是类似N-50G的丝膜球顶单元。不过单元外径(不是振膜)比N-50G小上一大圈,并且是内凹处理。不过挡板做了弧形过度,理论上能使高音更顺畅的散射出去,降低前挡板产生不良反射的可能。 低音单元外形与N-50G类似,都采用了松压纸浆复合振膜,不同的只是口径(N-50G为6.5",而N-45G的则是5.25")。由于采用了比较特殊的振膜,单元看起来毛茸茸的。 编辑点评:三诺N-45G绝对是今年的热门产品,虽然同时它也是一款饱受争议的产品,网络上充斥着各方对这款产品的评论,褒贬不一。在这里我们不愿过多的评价这款产品,相信买家或者试用过的玩家会有自己的体会。 推荐产品:漫步者 R1600T08 漫步者R1600T08无疑是近期最为火热的4寸箱,产品采用中密板,黑色的木纹贴皮让人想起R1900TIII,而其整体设计风格实际上是与漫步者近来力推的“New S系列”保持一致的:极简的现代工业设计风格在这款产品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从实现这种设计所使用的材质来看,拿捏得也恰到好处,既不会提高太多的生产成本,质感也还令人满意,触手可及之处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2.0的摆放与2.1产品有很大不同,4"箱的两个箱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放在电脑桌旁,而不太可能将箱子置于桌底,因此音量旋钮置于箱体侧面对用户来说便是一个贴心的设计。我们看到产品可支持音量、高低音单独调节,默认情况下,三个旋钮的指针都指向12点方向。从漫步者官方资料看,产品采用的是ST公司的TD2050,设计功率为RMS 16Wx2(THD+N=10%,f=80Hz)。
近来网络上对这款箱子的评论有褒有贬,当然说得最多的还是那颗“神奇的环状高音”,可以说R1600T08如果真的成功了,这颗高音单元功不可没。漫步者的官方称谓是“涟漪波浪型丝绢振膜高音扬声器”,相信这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弄明白而专门设计出来的称谓。而无论是“环状高音”还是“涟漪波浪型高音”都在说明这个单元的外型特点。 从外观上看,这枚高音单元与我们常见的球顶高音区别很大,很多人称之为子弹头高音,实际上这枚高音单元最关键的点并不在那个拉风的相位锥上,它并非真正的发音体。真正的振动部分还是在振膜上,材质是丝绢振膜。所不同的是常规球顶单元的驱动部分在振膜的最外围(音圈与振膜连接的部分在最外围);而这枚环状高音的中心与外围都被固定了,振动区被分为两个部分(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两个黑色的丝膜环),音圈与振膜连接的部位在振膜的中部,而由于要与音圈连接,因此完成后振膜中部凹陷形成环状,这便是环状高音称谓的由来。
低音部分采用的是4.5英寸口径的低音扬声器,相对来说这个口径在4"箱中算是大号了,单元外观相当养眼,乍看之下还以为是防弹布(这种视觉效果无疑为产品提高观感提供了莫大帮助)。实际上这枚扬声器采用的是玻纤编织复合纸盆,这一点会在我们随后的拆解部分得到印证。 编辑点评:R1600T08保持了漫步者温润自然的声音风格,虽然受限于成本,声音不一定在各个频段都有技压群芳的水准,但其整体素质在目前的4寸箱产品线中依然算是佼佼者。并且作为国内最大的多媒体音箱品牌,产品价格却保持在和竞争对手相当的水平上,综合这些因素,成为4" 2.0音箱最热门产品可谓众望所归。 推荐产品:轻骑兵 M7II 轻骑兵的产品一向给人价格实在用料足的印象,实际上轻骑兵多年来也一直相当努力。以笔者来看,成就其2.0神话的可能未必就是V23SE,而更可能是M7系列的第一款作品M7。而由于LM1875的停产,轻骑兵不得不推出了采用新功放IC的M7II。 从外观上,我们几乎无法辨别出新旧版本的区别,无论是主箱还是副箱,M7II与M7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一点与V23SE2的做法类似。不过一旦您将其拿起,会立刻分辨出两者的差异。M7II的手感会明显偏重一些,特别是主箱。 低音单元采用了PP盆,该PP盆低音单元采用专业定心支片和对称结构的铜包铝线音圈,耐高温Kapton音圈骨架。PP盆呈指数锥曲面状,振膜为一次注塑成型,中间无防尘帽,底部与弹波直接连接。巨大的磁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相对于其他4"单元而言)。折环为橡胶折环,非普通廉价单元常用的泡沫折环。而前者的顺性恐怕会比后者高出一些。 单元方面,M7II沿用了原版的两款扬声器,为天然蚕丝膜高音+云母强化PP盆低音的搭配。高音单元采用带磁液,钕铁硼内磁磁路设计。蚕丝膜是高音单元的常用振动材料,声音特性自然顺滑。带磁液钕铁硼磁钢,磁通量大(磁力强悍,拆箱时螺丝刀深受其扰),能够保持长时间稳定工作。
功放芯片采用了意法半导体的TDA2050,这颗芯片相对LM1875要年轻许多,虽然音箱标称依然是20w,但是芯片的实际功率达到了35w(4Ω负载、THD=10%、Vs=正负18V),可以说这个箱子与V23SE2一样,电源部分留有一定的打磨空间。 编辑点评:凭借前作M7的大卖,M7II也成为了中低端2.0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之一,不过随着1875的停产,M7II不得不将功放芯片进行更换,而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认为这款箱子不及前作。其实大多数时间用户是在桌面小音量近声场环境下聆听的,此时的桌面的反射能够起到一定的混响效果,而这个效果对于这款4寸箱来说太重要了,经过反射的混合,它的声音其实还是蛮令人满意的。 推荐产品:三诺 N-25G 从三诺的官方产品分类看,三诺 N-25G属于三诺的永恒系列。箱子采用倒相式全木质箱体设计,柚木PVC贴皮,独特的色泽及纹路具有天然质感。其外形比较另类,它没有采用常见的长方体箱体,而是采用了接近梯形体的多棱角箱体设计。从侧面看,我们很容易看到他有两个特殊的三角形棱面。 高音部分,三诺 N-25G采用了与N-35G类似的1英寸釹铁硼丝膜球顶高音,采用了全防磁设计。
中低频单元三诺 N-25G采用了中端音箱上常见的4英寸4.0英寸橡胶边复合纸盆,胶边采用进口高顺性材料。 三诺 N-25G采用了两粒20W的ST TDA7265作为功放IC,其RMS功率也达到了16W×2的水平,信噪比≥70dB。 编辑点评:N-25G之所以还没有获得笔者认为它应该拥有的认同还是因为它的品牌,三诺并不是传统上发烧友完全认可的品牌,但是无可否认的一点是N-25G有可能是目前最优秀的四寸对箱,其回放素质绝对有华山论剑的资格(进入四寸箱前四应当没问题)。 导购总结:此次导购我们罗列了各大音频论坛及搜索引擎中最热门的十款2.0产品,但这并不能说里面的所有产品便是2.0音箱中的前十了,毕竟这与厂商的宣传力度有关,也与产品的品牌积累有关。 在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一些发烧友十分关注的黑钻等品牌没有被列入,这是因为其没有在正规渠道中流通,并且我们对其售后等方面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因此保险起见没有进行举例,希望广大烧友包涵。此次导购就进行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PConline音频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