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世界杯 |
2009-08-31 12:18 出处:pconline 作者: 海盗船水手 责任编辑: zhangsheng
扁平的L型3.5mm接口也是一个设计亮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索尼的老式随身听线控。弯曲设计更适合喜欢将手机随身听放入裤兜的用户(甚至是屁股兜),因为这些开口要不就不是正上方开口的,要不就是位置较低的,设备的导线需要绕个弯才能抵达胸前,导线接口直接将导线导向一旁自然方便很多(笔记本用户也不希望接入的接口为I型插头)。 主观试听: 测试方式及测试平台说明:
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案如上表所述,虽然不是什么顶级平台,配置也未必合理,但是对于音源和音频系统来说已经构不成性能瓶颈。 加入手机应用是因为产品的定位所致,既然是面向移动用户,接入手机的朋友相信不少。诺基亚的E66可以在来电时将听歌的耳塞变成高品质听筒,这个体验我们认为很有必要与用户分享。 主观试用报告: 拜亚动力的高端耳机给人的印象是冷峻,用刀削过似的,一丝不苟得让人觉得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作为最早的动圈耳机生产商,笔者有点怀疑这才是真正的德国声原型(与德国人的性格太像了)。DTX80继续保有拜亚动力的高解析力特点声底很干净,但笔者却没有觉得这款耳机声音很冷。 三频段均衡方面,笔者认为四大厂即便各有各的倾斜,整体上也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不平衡,拜亚动力这款DTX80亦是如此。并且非但如此,量感上拜亚动力的DTX80耳机听起来似乎是均分的,虽然号称频响20Hz~22Khz,但是产品低频绝不是耳机的绝对诉求,量感不大,但弹性结实度都较好;同样,也不会为了追求初听感的解析力,而令高频泛滥,高频给人的听感是清脆有活力的;中频方面,人声密度较大,厚度则比较适中,有点点到即止的意思。 随耳机附送的三个尺寸的入耳耳套对声音有不同的修饰作用,尺寸越大密封性越好,低频以及混响效果就越明显,但对细节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多,看用户自己怎么权衡了。另一方面,高解析力背后的是耳机出色的瞬态性能,无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产品的瞬态表现都很好,所以声音的层次感很好,声音细节很丰富(笔者还是喜欢用小耳套)。 用在手机上,相信很多人都是听MP3为主,并且E66也不是一台以音乐回放为主的手机,因此声音听起来显得比较单薄。但是打电话时,产品的高解析力以及其密闭设计对通话就很有帮助了,即便外界再嘈杂,通话都不受影响。相信有话筒版的MXX100会给人更好的通话体验。 实际使用中,入耳耳塞的气压问题一直是困扰笔者的最大问题,塞入时耳道气压的变化容易让人感觉不适,特别是在飞机上使用,起飞爬升及着陆时耳朵都不是很好受,耳膜前后气压的不均衡也会导致听感的音量的变化。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回过头我们讨论一下文章前面提出的问题,拜亚动力早期以德国制造为产品品质的象征,而这款DTX80虽是国产,但产品品质依然保持着国际品牌的高水准,细节处的做工可以说几乎完美无缺,找不到任何毛刺。跟随笔者摸爬滚打在各类环境中磨蹭也没发现有划痕,这些都是铝合金框架的功劳;另一方面,这款耳塞算是拜亚动力耳机中“不走寻常路”的产品了,其他的产品笔者没有耳闻,但是这款耳机不再是“刀削”般的冷声了,多了点人味,并且这个小转变没有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这款耳塞的定价在660元左右,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价格有些偏高,但定价高亦可说是产品定位的问题,其面向的消费群恐怕并非笔者这样的“劳苦大众”,而是随身设备较多,并且希望在移动应用中,依然保有自己听音空间的消费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接近700元的价格上,我们很难说这是一款“天下无敌”的产品,但如果您愿意尝试,DTX8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优点: 不足: [参考报价]:660元 欢迎本地玩家加入太平洋湖南站QQ群(1群讨论DIY及个人PC,群号:36906806;2群讨论数码产品,群号20719315;3群综合讨论,群号:35703952;4群综合讨论,群号:42404825)继续探讨软硬件问题。经销商朋友可加入QQ群(24586026)提供新闻线索。太平洋电脑网湖南站致力于对当地IT产品的客观介绍和报道,感兴趣的商家可拨打编辑部热线:0731-2922959或联系QQ:8689607提供素材,我们会积极配合报道。 拜亚动力 DTX80 拜亚动力 | 全部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