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评测]要探究双卡互联技术的根源,就要追溯到04年NVIDIA推出的SLI(Scalable Link Interface)技术,对该项技术充满自信的NVIDIA,称在该项技术的支持下,双卡的平均性能会是单卡的1.8倍。 
小修小改的SLI技术,终于在Tesla P100运算卡发布的时候迎来大革命:比SLI HB桥带宽快50倍的NVLink成为了下一世代N卡显卡之间互联的新技术。 “下凡”到游戏显卡上的NVLink有何不同 NVLink互联接口在Tesla P100运算卡上首次登场。起初,NVLink技术是为了解决多个强力AI运算节点之间的互联通信问题:运算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为PCIe Switch,可以直接理解为普通台式机上的PCIe 3.0 X16,有32GB/s的双向带宽。 但随着AI训练数据不断增加,带宽已经成为了通信中的瓶颈,想办法解决GPU之间的通信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搭载了第一代NVLink的Tesla P100显卡,拥有4条NVLink链路,使用NVLink技术与另一块P100显卡传输数据时可达到160GB/s的双向带宽。随后的技术更新中,NVLink提高了传输带宽,并加入了NVSwitch技术,该技术与GV100运算卡结合使用能够设计出一套16路互联无阻塞的GPU运算系统。 然而RTX游戏显卡听完后只想说:你专业卡的NVLink跟我游戏卡有什么关系? 运算卡的NVLink,与游戏卡的NVLink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顶级运算卡GV100搭载了两个NVLink接口,其接口规格与搭配使用的NVLink桥可以看成是“满血”版本,拥有以上提及到的多条NVLink链路连接能力,以及NVSwitch与显存叠加功能,当然显卡本体与NVLink桥的售价也不菲。 
而提供给RTX游戏显卡的NVLink,显卡上则只有一个NVLink接口,削减掉了大部分游戏用不到的功能,显存叠加功能也没了,可以理解为大号的SLI HB。不过有别于“满血”的NVLink桥,“平民版”NVLink桥的售价也大跳水至79美刀,但换算一下也要500多软妹币,有点割肉。 
但割肉归割肉,大家还记得当初帕斯卡核心的时代吗?GTX 1060砍掉了SLI支持,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免影响GTX 1080,因为两块GTX 1060的性能已经可以超过GTX 1080。 而这一次RTX 2070不支持SLI,同样是为了不影响两位大哥:RTX 2080与RTX 2080 Ti,但如果要组双卡的话,就要从RTX 2080起步,显得不太划算。 
那么,RTX 2070停产,轮到它的升级版RTX 2070 Super接班了,与RTX 2070首发售价差不多的 RTX 2070 Super还搭载了NVLink接口。所以这也满足了我们这次测试的目的:两张单价4000元的RTX 2070 Super通过NVLink技术连接后的游戏性能可不可以翻倍?往下看就知道了。 显卡介绍
翻箱倒柜从评测室翻出两张技嘉RTX 2070 Super“小白”,和一块技嘉定制的NVLink,两张白卡说实话挺好看的,硬是被这块黑色的桥给整坏了气氛,不爽。 
这张“小白”我们之前也评测过,采用风之力散热系统,正逆转散热风扇设计让风力更加有效利用,散热效果更优秀。  正面
 背面
技嘉的卡自然要用技嘉的桥来配,这块技嘉定制的NVLink桥在国内电商要800多块,NVIDIA自己的桥会便宜点,700块左右,不过这就失去了技嘉大雕灵魂了。 
安装好的效果,白色的显卡,黑色的桥,emmmm……一言难尽啊。 平台搭建 考虑到英特尔一直挤牙膏,补丁各种负优化,我们这次选择了AMD平台目前最强的AM4处理器Ryzen 9 3900X,将主板BIOS更新到最新并打开PBO。 硬件平台介绍 | CPU | AMD Ryzen 9 3900X | 主板 | 技嘉 X570 AORUS MASTER | 内存 | 芝奇 TridentZ Royal 8GBx2 3600MHz | 硬盘 | 浦科特 M9PeG 512GB | 电源 | 鑫谷 昆仑 KL-1080W | 散热器 | 超频三 偃月360 RGB | 显卡 | 技嘉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WHITE X2 |
软件平台介绍 | 操作系统 | Windows 10 x64专业版1903 | 显卡驱动 | GeForce 436.30 WHQL | 理论性能测试项目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3DMark Time Spy 3DMark Port Royal | 游戏测试项目 | 《刺客信条:奥德赛》 《CS:GO》 《鬼泣5》 《DOTA2》 《GTA5》 《绝地求生大逃杀》 《古墓丽影:暗影》 《生化危机2重制版》 《Control》 《全面战争:三国》 | 功耗温度项目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压力测试 |
 
Ryzen 9 3900X在此前首测我们已经领略过它的强劲性能了,多核碾压9900K,单核性能紧跟其后,在经过多版本的BIOS优化后性能又提高了一点,比较适合作为本次测试的处理器。 
与Ryzen 9 3900X配套的主板是技嘉的X570 AORUS MASTER,在三代锐龙首测中它贡献了不少力量,这次为了不翻车我们也会选择它来搭建测试平台。 
内存使用了芝奇的8Gx2皇家戟 3600MHz C16套条,理论上3733MHz是三代锐龙最合适的内存频率,使用与之接近的3600MHz内存套条应该不会造成瓶颈。 硬盘使用了浦科特M9PeG,保证游戏载入速度快速,妈妈再也不怕我载入游戏读盘半天了。  安装NVLink与两张显卡插上主板后的样子
 GPU-Z已经能识别出两张规格一模一样的显卡,并且底部有Enabled(2 GPUs)的字样
 驱动控制面板也能识别出两张卡,并有开启SLI的选项
NVLink的安装方法非常傻瓜式,只需插上桥,将两张显卡的供电线缆都接上,接上显示输出线(接哪一张显卡都可以),如无意外,开机装完驱动就能直接识别出两张显卡并开启SLI选项。(咦,为什么是SLI) 3双2070S 3DMark与游戏实测:部分有提升回顶部 3DMark跑分测试:近乎于双倍的性能提升幅度 作为全球“最好玩”的游戏大作,3DMark支持各种显卡的新技术,跑游戏之前我们先来跑个分看看。 
3DMark的首页也能顺利识别出显卡数量,两张RTX 2070 Super。 
3DMark部分小结:一表流,很直观的能看出,无论是DX11、DX12还是光追性能,双路RTX 2070 Super各项目跑分都能巨幅超越单路RTX 2070 Super,四项综合平均性能提升为89%,基本接近单卡性能乘以2的性能提升了,且NVLink比之前的SLI HB桥提升幅度还要大。 游戏实战:爆肝10款新老大作,涵盖网游单机 游戏实测部分,超大陆选择了10款时间线各不相同的人气网游与3A大作,由于事先并没有专门调查哪款游戏支持双卡优化,相当于盲选,也能反馈出现在支持双卡优化的游戏大概占多少比例。 
不过,看数据还是比较枯燥的,这里超大陆给这些游戏简单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双卡加持,帧数提升明显的游戏,另一部分是帧数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减少的游戏,希望能多多少少优化下你们的观看体验:-) 为了能将游戏对硬件的压力重心转移到显卡上,所有的测试游戏画质都会拉到最高。 ▼有提升的游戏 
《GTA5》已经是一款“当代元老级别”的3A大作了,不仅游戏方式自由,还能线上32人战局联机或者执行各种差事,实属消遣娱乐佳作。(求求你们别买了,GTA6都不打算出了) 在测试之前超大陆发现了一个比较神奇的情况:本来SLI不叠加显存的情况下应该是8G显存,这里显存被识别成了16G,经过调查发现在几年前都出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不是BUG一直没修复。 
而论硬件优化方面,《GTA5》非常给力,在此次测试中,CPU成为了该平台的性能瓶颈,1080P与2K画质下双卡比单卡没有更大的优势,而拉到4K后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双卡的帧数比单卡要高40多帧。 

来到《古墓丽影》系列的续作《古墓丽影:暗影》,双卡优化同样给力,在打开与关闭光追的情况下,双卡的帧数比单卡都要高,在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尤为明显,接近翻倍的帧数提升。 ▼提升幅度较少、没提升甚至负优化的游戏 
《刺客信条》系列都是偏向于A卡优化,在这次测试中双卡就直接歇菜:各个分辨率下帧数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1080P分辨率下双卡帧数比单卡掉了快10帧。 
《全面战争:三国》也是最近比较火热的一款策略型游戏,但看样子也是没做双卡优化,1080P分辨率下帧数下滑的情况也比较明显。 



随后,《鬼泣5》、《CS:GO》、《DOTA2》和《生化危机2重制版》这几款游戏中双卡对比单卡均没有性能提升,也就是游戏本身并没有做双卡支持的功能。 
最离谱的要数《绝地求生:大逃杀》了,单卡1080P分辨率下有140fps左右,配个144Hz的电竞屏可以比较快乐的玩耍。而双卡后帧数就暴降了30多帧,本来单卡4K还有平均近60fps的帧数,双卡后直接掉到37fps,已经是比较难玩下去了。这也是本次测试中负优化幅度最大的一款游戏了。 

最近的光追大作《Control》也是没有双卡优化,游戏添加了RTX与DLSS功能却没有双卡优化,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加入双卡支持呢,毕竟这游戏本身就属于很吃配置的。 游戏爆肝测试小结: 本次测试的游戏已经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有硬核级的AAA单机大作,有人气极高的FPS游戏CS、MOBA游戏DOTA2,还有吃鸡等等,算是能代表各种类型的游戏了。讲多费力费口水,还是先把游戏综合性能对比丢出来看看吧。 
统计了10款游戏,共12个测试项目,其中没提升和负优化的游戏占大多数,虽然少数支持双卡的游戏帧数提升幅度较高,但奈何不支持双卡的游戏实在太多,吃鸡更是直接来了个大幅度负优化,双卡的帧数已经快要比单卡少一半了,直接就拉低了总体分数。 那么,如果只对比双卡优化的游戏呢? 
因为4K分辨率能吃满显卡资源,所以这里也能体现出双卡优化吃满显卡的优势之处,提升幅度最大的为4K分辨率,达到了58%,1080P分辨率下瓶颈在CPU,所以提升幅度不算很大,只有9%。 双卡温度、功耗、压力测试通过率对比 我们使用功率仪统计整个平台的功耗,使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压力测试对比温度、满载功耗、压力测试通过率,游戏功耗测试则使用了能吃满双卡的《古墓丽影:暗影》,4K分辨率。  双卡压力测试结果
 单卡压力测试结果
压力测试稳定度是通过FPS来判断的,FPS越稳定,频率越稳定,通过率就越高。  可以看到GPU Clock右侧红色的区域有不连续的突起,代表频率跳动
在这次测试中双卡交替出现了频率跳动的情况,导致双卡的频率稳定度比单卡要低,不过这也在意料之内。 
压力测试满载温度测试,由于显卡1是靠近CPU的那块,被显卡2挡住了进风口,所以显卡1由正面吸入的风都是显卡2背板的热风,所以理论上两张卡都是满载的情况下,显卡1温度会比显卡2高,而显卡2温度由于显卡1的辅助冷却作用会比单卡低……比较有趣。 
双卡的平台功耗比单卡平台功耗应该就正好多了一张显卡的功耗,单卡300多W的平台使用500W的电源能轻松应付,但双卡的功耗就直飚500W,快到600W关头了。 总结:SLI生态尚未成熟 亟待游戏厂商跟进
测试至此,各位观众姥爷心里应该也有个结论了:在支持双卡的游戏中,处理器不会造成瓶颈的情况下,双卡带来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可观的。 但很可惜,在10款测试游戏中,只有《古墓丽影:暗影》与《GTA5》支持双卡优化,其他的游戏不是没有提升,就是比单卡性能更低,最离谱的应该就是《绝地求生》了,在双卡模式下帧数比单卡低了30帧不止。本来我还期待支持光线追踪的新游戏《Control》会有效果,现在看来,过了那么多年,支持双卡的游戏数目还是太少。 
《古墓丽影》应该是对N卡优化最友好的一款游戏了,这次测试我们不仅看到在关闭光追下双卡带来的性能提升,就算打开了光追,性能提升幅度依然巨大,平均提升幅度达到了60%,这么看的话,如果游戏支持双卡的话,双路RTX显卡对解决光线追踪的效能问题的确有些帮助。 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像《古墓丽影》这样有能力去做优化,毕竟现在单卡玩家占了绝大多数,“能单不双”的理论在今年依然成立,综合测试结果与显卡的价格,RTX 2070 Super双路的性价比其实并不如一张RTX 2080 Ti,所以如果你本来就追求高性能的话,更推荐是直接单路高端卡,例如RTX 2080/ RTX 2080 Ti,不推荐一开始就考虑双路RTX 2070 Super之类的骚操作。 
不过如果你对游戏不感冒,安装双卡是为了高效的工作性能,那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英伟达的NVIDIA STUDIO驱动,该驱动专门针对于创作人士而设,在很多工作软件上都有比较出众的性能,如Adobe、Autodesk、达芬奇之类,如果你正发愁双卡的工作效能比预期想像的要差,可能你就是缺了这一款“鸡血”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