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IY外设 > SSD/内存 > SSD内存硬盘资讯> 正文

以aigo国民好物P3000为例,浅谈固态硬盘寿命和容量的关系

zhangxinxin 责任编辑:yuyanhong_JZ 发布于:2021-10-09 16:11

 大家都知道电脑速度会随着使用的时间越长越来越慢,这是由于机械硬盘的结构导致的,使用马达驱动磁盘转动,由摇臂控制探针读取/写入,这样的工作形式导致时间久了必然会因为机械磨损、老化而降低运行速度。

  固态硬盘(SSD)这几年来普及速度非常之快,而固态硬盘则是通过电路直接读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完全不会因为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速度,也不会由于存储单元物理擦写次数达到极限而完全损坏。

  之前在我给家里的主机更换硬盘的时候,大概了解了一下该选什么样的固态硬盘,比如说买M.2接口,主控和颗粒品质一定要好,当时使用PCIe4.0总线标准的固态硬盘刚推出,价格比较昂贵,PCIe3.0性价比最高等等。至于硬盘该选多大的容量,很多人都认为用512GB的固态硬盘搭配1TB的机械硬盘是最合理、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我自己想了想也认为512GB的固态硬盘搭配1TB的机械盘挺合理的,固态硬盘虽然速度快,但是价格比较贵。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所以打算买个容量中等的,里面只装系统和常用的软件,其他的放在机械硬盘里。

  但是我最近在浏览固态硬盘时才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容量越大,读写速度就越快,寿命也越长,让我动摇了之前的想法。

  我发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我最近入手了一款aigo固态硬盘P3000,它1TB的容量售价799元,而2TB的却要1799元。当时认为1TB要更实惠,就毫不犹豫买了这款,但是心里一直有个疑问,通常情况容量越大应该性价比越高才对,固态硬盘怎么容量翻了一倍价格却涨了一倍多呢?按理说同一个牌子同型号的固态硬盘,用料都是一样的,仅仅是容量不同就造成了读写速度的细微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经过一番研究我才知道,同一品牌相同型号的固态硬盘,容量更大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闪存芯片,固态硬盘将闪存芯片并联后也就有了更宽的通道,从而提高的读写速度,同时也对颗粒以及主控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格自然就更贵了。也就是说相同型号的固态硬盘,容量越大,速度就越快,也可以说性能相对会更强一些。

  此外,这款aigo固态硬盘P3000使用的镁光TLC颗粒,得益于aigo国民好物对品质的把控,这样的颗粒无论是质量还是寿命都不错。主控是InnoGrit英韧科技IG5126,可以在拓宽了通道号,进一步提升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

  参数方面,aigo固态硬盘P3000采用了M.2接口,PCIe3.0总线标准,NVMe1.4通信协议,能达到3300MB/S的读取速度以及2900MB/S的写入速度。经过测试aigo固态硬盘P3000可以实现3368MB/S的读取,写入速度有2840MB/S,和官方的数据相差无几。1TB版读写速度已经如此之快了,让我有点后悔,当初要是知道容量越大越贵是这个原因,肯定就买2TB版的了,毕竟不考虑价格的话,存储空间大一点绝对没毛病。

  另外之前也提到过,一般情况下,容量越大的固态硬盘除了有更快的读写速度,还能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为固态硬盘擦除数据的次数是有上限的,在存储数据时会优先使用最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那部分容量,也就是说容量越大,相对使用寿命也越久一些,所以同型号的固态硬盘,越大容量的规格质保写入量也就越高。从下面这个图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来其中的变化,随着容量的递增,读写速度以及质保写入量都是同步提升的。

  不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质保写入量的问题,TLC颗粒的擦除次数一般在1000-3000次P/E不等,即使每天都要擦除全部数据再存入1TB的数据也可以使用3年以上,毕竟99.99%的用户连一半的擦除次数都不用到。aigo固态硬盘P3000提供了5年质保或512TB的写入量,这样高质量的固态硬盘足够使用到给整机更新换代了。

  说了这么多也是想让大家明白,固态硬盘容量越大越好,越大越快,此外大容量固态硬盘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写入量较大,理论上使用寿命就更长。

  大容量固态硬盘价格虽然贵点,但是请相信品质和价格是成正比的。这款aigo固态硬盘P3000在同类产品中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所以在预算允许的前提下,如果能选512GB的就别选256GB的,能买1TB的就别选512GB的......存储空间大一点绝对没毛病;当然了,也不要盲目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使用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容量的产品。

  最后无论你准备购买哪种接口的固态硬盘,购买前都要查看自己的主板支不支持对应的插槽。近一年新买的电脑或主板的新老接口都比较齐全,一般不用担心;老电脑的话要仔细看好支持的接口类型再进行选择。

zhangxinxin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相关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