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评测】Futuremark在上周宣布新3DMark将会在UTC时间(世界标准时间)2月4日18:00,也就是北京时间2月5日凌晨2:00正式发布新版,新版3DMark依然能够兼容之前的Windows PC之外,还将加入了移动系统的支持,终于能够直接比较桌面PC、笔记本、手机、平板的性能了。 在发布之前,我们PConline评测室对PC版的新3DMark进行一次评测。注意:本次测试所用的版本号是1.0.11.10745,与2月5日正式发布的版本一致。 3DMark软件从诞生的3DMark99至今已经有15年历史,3DMark99、3DMark2000、3DMark2001、3DMark03、3DMark05、3DMark06、3Dmark vantage、3DMark 11。每个版本都成为测试显卡性能的标杆。 作为比较权威的测试软件之一,3DMark发展十多年已经深入玩家心中,到底新版本的3DMark会有怎样的亮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版3DMark的表现吧。 新3DMark界面和功能 为什么一直叫3DMark新版,难道这次没有名字,没错,官方命名就是3DMark(没有任何后缀)。安装过程中比较简短,经过激活后,就能正常使用全部的功能。下面会截取软件中的大部分截图,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查看大图。 欢迎界面,这一页主要是介绍软件的功能,而第一行就已经加粗标注这一代3DMark的亮点:支持运行移动设别。 新3DMark根据设备的不同等级而分成三种不同的测试场景:Ice Storm针对移动设备,或者性能入门的电脑;Cloud Gate针对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平台;而Fire Strike则针对高性能平台。 自定义测试项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测试不同的项目,例如只进行物理测试(CPU频道的编辑应该欢乐);只测试图形性能(这点笔者比较需要);或者进行图形测试。还有细分到测试显卡的不同渲染能力等,不过这功能使用的人不多,毕竟是面向专业的用户。 刚刚装完软件,还没有进行跑分,所以没啥显示,后面有详细截图。 软件的设置,可以设置软件的运行语言(英语不过关的朋友可设中文)、更新系统信息、显示版本信息等等,基本上软件第一次使用,适当调整后以后都应该不会来这页了(跟欢迎界面一样,比较冷门)。 简单介绍了新3DMark,下面我们进行详细试用。 修改记录:2012.2.4 12:00,增加GTX560Ti的数据,修正GTX670的数据(驱动错误导致)。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及观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 1、90楼网友提出的疑问:敢情NVIDIA跑输了,权威测试软件就不权威了?小编你个大A黑。 PConline编辑回复:新版3DMark的测试结果,GTX670跑不过HD7950,GTX660跑不赢HD7850,HD6750跑输GTS450一大截,GTX650Ti跑不赢HD7770等等,但是实际游戏性能却非如此,这就是小编质疑其权威性的原因。对显卡的真实游戏性能,我们有相关的横评测——NV/AMD 18款显卡: //diy.pconline.com.cn/graphics/reviews/1212/3131593.html。 三种测试场景介绍: Ice Storm场景:可以比较Windows、Android和IOS平台 使用Ice Storm测试平板电脑和超便携笔记本电脑的性能。Ice Storm使用限制为Direct3D 9级的DirectX 11引擎,适用于测试兼容DirectX 9的硬件。 显卡测试第一部分是大量顶点测试并具有阴影,第二部分是高像素测试,包括粒子和后处理。物理测试在单独CPU线程数运行4个软、硬物体碰撞模拟。 Cloud Gate场景:笔记本、家庭电脑 使用Cloud Gate测试笔记本和普通家用电脑的性能。Cloud Gate使用限制为Direct3D 10级的DirectX 11引擎,适用于检测DirectX 10的硬件。 显卡测试第一部分具有很多几何状、大量后处理和粒子效果。第二部分是体积照明以及较低水平的几何处理和后期处理。物理测试在CPU上运行32个软、硬物体物理模拟。 Fire Strike场景:适用于高性能平台 使用Fire Strike测试专用游戏电脑和高端计算机组件性能。Fire Strike使用多线程DirectX 11引擎测试兼容DirectX 11的硬件。 3DMark Advanced Edition包括一个转为具体有多GPU高端系统打造的Extreme版本。 显卡测试第一部分具有大量Tessellation(曲面细分)和体积照明。第二部分具有使用GPU计算着色器和动态粒子照明的复杂的烟雾模拟。物理测试在CPU上运行32个并行软、硬物体物理模拟。综合测试包括GPU的曲面细分、照明、烟雾模拟、粒子和后处理,而且CPU则运行32个并行的物理模拟。 三个场景大致介绍到这里,我们试试用一台笔记本挑战一下这三个场景。 笔记本挑战三套测试: 既然新3DMark有三套场景,面对三种不同的平台,那么使用一套硬件去跑三个场景,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们用一台高性能笔记本试试。
测试结果(笔记本使用自带屏幕1366x768):
目前只是简单试跑,没有太多的数据对比,不过看到,使用不同场景的测试,分数差别相当巨大。测试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小意外,笔记本外接显示器时,测试得分会有很大不同。(截图太多了,笔者汇总一下算了) 测试成绩汇总:
无意之中,我们使用笔记本外接全高清显示器测试一番,发现不同分辨率下在Ice Storm场景,分数差别相当大,而Cloud Gate场景得分也不尽相同。屏幕分辨率将影响成绩?这点类似于android平台,就算使用相同硬件,不同的分辨率屏幕跑分也不一样。 至于使用Fire Strike场景,不同分辨率跑出来的成绩几乎一样。 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平台说明:
我们这次所测试的分数,与3DMark11 可以说是差别相当大,高端显卡中大多以AMD占优势,HD7870居然还把GTX670压倒,真令人怀疑,而且HD6850居然连GTS450都不如(驱动问题?)。 另外,Extreme模式对显存的要求很高,1GB显存的HD7850明显是爆显存了,与2GB显存HD7850成绩相差竟达一倍!证明这次新3DMark能测出显存是否够用的情况。当然,如果运行在1080P,HD7850 1GB显存和2GB显存并不会对体验造成明显影响。
到了Performance模式,显卡的表现依然较为飘忽,成绩依然与3DMark11相差较大,就如GTS450远胜HD6750,HD7870超越GTX670?笔者都觉得怀疑(莫喷,文章后面有结果截图),所测试的成绩与显卡定位的准确性并不太相符。 正式版跑出来的成绩差别这么大?这些跑分,我们还是看看算了,实际的差距建议参考我们天梯图或者相关评测。另外,我们看看软件的其他测试,例如CPU对总分影响怎么样?下面继续测试。 不同CPU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以显卡为主,因此我们比较随意使用4颗不同定位的CPU进行测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我们后续的新3DMark CPU测试详解。 使用的四款CPU分别对应不同级别,可以看到就物理得分,不同等级的CPU相差相当明显,但对总体得分影响不算大(Extreme下)。可以GPU图形得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下面来点有趣的,毕竟这是新版3DMark,我们来试试同跑Extreme场景,所需要耗时。 趣味测试:所需时间对比 两套3DMark分别使用相同的硬件平台(I7-3960 + GTX670),设置方面都是常用测试的高性能Extreme模式,仅进行测试不演示。 根据测试所得,新版快了1分钟~(对笔者来说是个好事情),以后做横评,时间会减少了。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结果与3DMark11相差大,让人费解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使用,对于这次新3DMark,我们大体的感觉就是不踏实。首先,正式版所测试出的成绩与3DMark11相差很大,这次A卡有明显优势。 而最让人费解的是几组显卡的比较,例如HD7770与GTX650Ti,游戏性能明显都是后者强得多,显卡在不同模式下跑分排位也差别很大。但这次新3DMark的测试结果却非如此,难道这才是真相?如果是,这难以让玩家们信服,权威测试软件的权威性何在?至少目前如此。但愿是NVIDIA驱动问题,日后可以得到解决。 ●没有说明支持DX11.1 从2012年底,HD7970发布就已经带有DX11.1,而时隔一年后的新版3DMark,没有明文说明这是支持DX11.1,考虑到没有多少条有用的指令为游戏优化,我们也无需太在意。 ●可以测试爆显存后的游戏真实性 Fire Strike场景Extreme模式下,可以有效测试爆显存后的游戏真实性。目前影响显卡性能的瓶颈不在显存,但普及1440P级以上高清屏幕时,对显存要求更大,测试软件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前瞻性,让玩家有机会窥探显卡在现在和未来的表现。(从HD7850 2GB成绩是1GB版的2倍看,以后会不会有JS以讹传讹去忽悠小白买4G GT610呢?) ●测试结果更人性化,期待手机、平板的版本 说说好的方面,这次测试,使用了新的场景(应该不算优点,看麻木了),最赞赏的是,加入各类曲线的测试结果呈现交互系统,这样以来,可以更只管看到显卡的卡顿、显卡温度变化等等信息,更客观。 当然,新3DMark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比较手机、平板电脑的性能,遗憾的是移动版跳票了,只能期待了。新春将至,最后笔者给大家拜个早年: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一如既往地支持PConline。 拓展阅读:新3DMark Demo演示 Ice Storm演示(看到影驰赞助): Cloud Gate演示: Fire Strike演示: 16款显卡测试结果截图: 下面截图均采用Fire Strike场景测试,图片点击可放大,左边图片是使用Extreme,而右边则使用Performance。 测试结果:详细显示平台信息 我们使用X79+3960X平台进行测试16款显卡,其中选择高性能的Fire Strike,分别测试Extreme、Performance场景。 以往的3DMark和市面上大多的测试软件,经过长时间跑分和测试,最终都只是肤浅地给出一个分数用作比较。而这次新版3DMark测提供多个数据实时曲线,呈现互交效果。 进入详细信息,可以显示出显卡的参数、CPU参数和平台参数,不过暂时所测试的3DMark版本还不能完全显示显卡信息。 新版3DMark能记录跑分中,CPU、GPU的实时情况,还能记录实时FPS,可以直观看到哪个显卡有明显卡顿。 拓展阅读:历代3DMark发展 3DMark99MAX——可视化测试始祖 20世纪90年代末,3D加速卡方兴未艾,包括ATI、NVIDIA、S3、Vodoo等众多厂商在内的显卡市场纷争不断,就连3D游戏引擎接口程序的争夺都非常激烈。 当时刚刚成立的MadOnion公司也看到了这一历史机遇,推出了基于DirectX 6.0的显卡性能测试软件——3DMark99MAX。凭借支持S3TC技术的3D运动场景让玩家们能够充分了解自身显卡在D3D游戏中的性能。而美轮美奂的测试场景也让用户赏心悦目,十分享受整个测试的过程。 可视化的测试过程替代了传统测试软件无聊的命令行测试画面,让玩家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显卡的3D性能。MadOnion的3DMark99就这样成功了! 3DMark2000——崭新时代 时间进入到2000年,显卡市场经过了两年的激烈竞争,终于只剩下ATI和NVIDIA两家。作为2000年最引人注目的显卡,GeForce 256和Radeon 256成为当年显卡领域的风向标。微软推出了DirectX 7.0,在其中首次对硬件T&L(硬件多边形转换与光源处理Transform and Lighting)提供了支持。 在新显卡和新标准已经投入市场的情况下,玩家们迫切需要一款新的3DMark软件来检测的性能,MadOnion公司推出了3DMark2000。在3DMark2000中,硬件T&L测试之外,把32bit色彩渲染能力作为衡量显卡性能的重要标准。表明了改测试软件在技术和应用上的前瞻性,让玩家有机会窥探显卡在现在和未来的表现。 3DMark2001/SE——登峰造极 2001年可以说是显卡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微软DirectX坐上了图形API的头把交椅,在最新推出的DirectX 8.0中加入了Shader概念。把几乎所有游戏特效统一起来,让游戏开发者可以方便的调用。 MadOnion当然也不能落后,最新版的3DMark2001也随之发布。3DMark2001采用了全新的MAXFX引擎,玩家们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显卡的性能水平,更可以领略到DirectX8内部所继承的Shader单元所表现出的强大功能。此时的3DMrak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针对随后推出的升级版DirectX8.1,MadOnion则推出的3DMark2001se来应对。 3DMark2003——毁誉参半 到2003年,微软如期发布了DirectX9.0,而此时的MadOnion则正是更名为现在的FutureMark,并启用了新的LOGO,之后的3DMark则更注重对标准的诠释和对未来游戏的引领。 由于3DMark对显卡测试来讲太重要了,NVIDIA和ATI都在驱动中对3DMark结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当时的显卡在检测到运行3DMark运行时会自动降低画面渲染质量,并以此来获得更高的分数。 广大玩家都开始对显卡厂商这种不道德的欺诈手法进行口诛笔伐。而之后牵出的FutureMark与NVIDIA和ATI两家显卡制造的利益关系更是让3DMark系列软件的信誉度降至了冰点。 在3DMark03中,FutureMark同样提供了4个测试场景,不过由于特效应用的提升,几个场景相对于前一代产品来说在画质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虽然3DMark03遭遇了信誉危机,但其体现出来的更加专业的测试项目则是指的肯定的,从MadOnion到FutureMark,3DMark进行了一次不算太华丽的转身,但总体来说这仍是一款很好的测试软件。 DX9.0全面进化——3DMark2005 DX9的全胜时代开始了,因此而面对这种场面,大量应用DX7、8、8.1特效的3DMark03已经不能完全展现出显卡的实力了。因此FutureMark决定推出全面采用SM2.0渲染语言的3DMark05。 3DMark2005中包含了3个测试场景,他们分别是Return to Proxycon、Firefly Forest、Canyon Flight,而其中的Return to Proxycon则可以看成是前作中Battle of Proxycon的第二部,战斗场面更加火爆。如同我们前面所说,3个场景中都大量运用了SM2.0代码,不支持DX9.0的显卡无法运行测试。 最辉煌的时代——3DMark2006 2006年,微软发布了DX9.0的更新版,DX9.0c,其直接将SM版本从2.0提升至了3.0。而其所带来的最突出的特效就要算是HDR效果了。而这种绚丽的效果一时间就成为了所有游戏厂商的最爱。 3DMark06则大面积的应用了SM3.0渲染技术和HDR特效,增加场景的负载成倍的提升了场景对显卡的压力,场景都大量采用了SM3.0代码和HDR特效,对当时的显卡来说压力着实不小。 全新的时代——3DMark Vantage 显卡领域自DX8以来不仅可以进行3D图像渲染,更可以处理其他类型的数据,增加应用范围。但重点依然是3D显示领域,新的D3D程序发布就一定要有相应的测试程序,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FutureMark身上,于是全新的3DMark Vantage被开发出来。 每一代3DMark都有夸张贴图的场景来测试图形性能,但这一代“Jane Nash”场景中,快艇上还出现了蓝宝石(Sapphire)的标志,揭示着3DMark Vantage的商业味越来越浓了。 3DMark Vantage还引入了两个全新的CPU性能测试项目,一个针对RTS和网络游戏中常见的AI人工智能应用而设计,另一个则是日渐火热的PhysX物理加速,它既可以榨干多核多线程CPU的性能,也可以榨干顶级显卡的GPU加速性能。借助3DMark Vantage的强势,Futuremark成功树立了自己在DX10测试软件领域独一无二的形象。 3Dmark 11——成为显卡杀手 3Dmark 11是Futuremark历时近三年时间开发而最终推出的产品,从技术角度上来看,3Dmark 11并未让人失望——曲面细分、更公平的物理计算、升级换代的DirectX支持、更变态的显卡性能需求等等都让3Dmark 11真正地跨越了一个时代,Futuremark又做了一次硬件杀手。 但同时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对CPU的要求似乎还是原地踏步、基准评分中并未加入更高的分辨率、Demo的一些地方依然做地有些僵硬(物理计算场景中的物体倒塌略显生硬)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3Dmark 11的发布给了DirectX 11时代的显卡带来了新的衡量标准,而相比前一代产品,3Dmark 11的公正性还是有了不错的提升,更重要的是3Dmark 11当得起“杀手”二字。 |
正在阅读:结果太出乎意料了?新3DMark详细评测结果太出乎意料了?新3DMark详细评测
2013-02-04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ijiasheng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