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应用】估计现在不少企业、商家都掂记着今晚央视3.15晚会。针对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推出了三期DIY硬件打假文章系列,前两期文章主要关于CPU、内存、硬盘、主板及显卡,这一期送上“电源、外设造假、山寨大揭露”。欢迎继续关注。还是那句话,尽我们的努力让您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DIY坑爹大揭密之电源篇: DIY配件中,电源方面的假货、山寨最为严重。本身电源生产门槛不高,成本低,造假比较容易。且电源又不直接影响整个平台的性能,很多消费者对其并不关心,了解甚少,容易被忽悠。 ●淘宝上翻新的假电源: 对于入门级平台来说,缩减电源的预算,很常见。用户往往以价格为标准选择电源,电商上又缺乏监管,造成假冒伪劣的电源大量泛滥。淘宝上一搜,低至55元的400W电源一堆,广告还打得响亮,“长城电源 冷静王大风扇 400W 双动力”仅需55元。价格的确很低,但这种电源除了崭新的外壳,还有什么用呢? ●网友曝光淘宝上造假电源: black;" src="//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3/14/3213004_0000_thumb.jpg" /> 一些造假、翻新的电源重新套上外壳、风扇出售,极易坏掉。电源是整个平台稳定运行的保证,假冒电源质量难以保证,功率虚标严重,轻则烧坏硬件,重则引起烧焦起火,爆炸的。引述网友在使用假冒电源时所遇到烧焦情况的描述就知道假冒电源的危害: “就在此时,只听得“吱吱吱吱——”的一连串声响从硬件堆里传来(我将所有硬件置于桌上),在几秒后就闻到极难闻的焦味,接着硬件堆里极大的一声“噗”,极亮闪光喷出,电源立马断电(幸亏、幸亏),立马拉电闸。”可见假冒电源真不是闹着玩的。 ●山寨电源横行卖场: 电源虚标严重,危害性大。山寨电源的铭牌上一般信息不全或者不实,一台额定功率仅150W的山寨电源,不法商家为了赚取利益,在铭牌上虚标380W。如果用户使用这款电源为超过150W的平台供电,结果自然会导致电源因为无完备的保护机制而烧毁,重则损毁CPU、显卡等大功率核心硬件。 事实上国内有很多山寨电源原本是准备出口到不发达地区,不过在国内大量追逐低价需求的引诱下,开始由出口转内销。可以说唯利是图真正暴露出了“廉价”外衣下的真实面目,而且这种窗户纸式的屏蔽设计一旦被捅破,加上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难免不出现问题,隐患多多。 编辑支招:购买电源如何破奸商 ●过于便宜的电源,慎重考虑: 淘宝的造假电源多数的报价为40--55元,不信的朋友可以手动在淘宝搜索下。55元拥有一个380W的电源,这个价格的确便宜。但这种“便宜”让稍微有点硬件知识的人都明白,55元的全新380W电源一定不是好货。笔者强烈建议,不要被这价格所迷惑,避而远之。 ●看电源的铭牌:
铭牌可以说是电源的身份证,上面不仅有着其性能参数,更有相关的认证信息等等,而一些假冒产品有时在这里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例如标注了一些该产品不可能出现的参数,字体印刷错误,真假铭牌颜色差异,设计样板不同等等。笔者建议,用户在卖场购买前可以先找张图来认识一下,又或者拿手机拍张铭牌照片(官网提供的产品图),现场对照。 ●看防伪标签: 既然说到鉴别真伪,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防伪标签,这个东西打从出现开始,便是专门为防伪而服务,纵观目前的主流电源品牌,基本都有相关的防伪系统,笔者也为大家验证了一下各品牌的防伪系统情况,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都能起到不错的防伪效果。 小结:辨别电源的真假还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掂下重量,判断电源用料足不足;将电源拆解开,看看电路板做工,电感、电容的用料情况等等。但常见到就是上述三种方法,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通过正规代理商,正规的电商购买,不要过分贪图便宜,一分钱一分货,买到假货是很小的概率事件。 DIY坑爹大揭密之耳机、耳塞篇: 耳机、耳塞选择起来不太容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市场比较混乱,各种假冒伪劣、山寨产品比较多;2.各个品牌之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价格上却相差甚远;3.每款产品的声音风格差异较大,选择时无从对比。所以说选择耳机、耳塞就像找女朋友一样,找到适合自己不容易。 ●被山寨化的高端品牌耳机: 在每个大城市的街边和地铁口,我们都能看到许多地摊小贩在贩卖便宜的耳机、耳塞,不仅有国内品牌,同时还有一些著名国外品牌。而这些产品的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引起了不少路过行人的围观。在卖场中,也能看到大量高仿产品,明目张胆地出售。据笔者了解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 外设产品不同于核心硬件,山寨外设更不同于电源等高危产品,有些人明知道是山寨产品,还愿意掏钱购买;我们也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山寨外设的盛行,今天就挑两款山寨化严重品牌,来谈谈这外设产品山寨、造假问题。 ●铁三角--地摊主的最爱: 正品耳机耳罩外壳材质白皙、细致,字体柔和、清晰,手感很舒适。假货耳机耳罩颜色有偏色,外壳不够平整、表面上有轻微的突起和凹陷,字体有故意加黑、加粗的痕迹,刻意强调清晰度。 在内部结构上,正品耳机同样很精巧,圆环式的嵌套结构很耐压,也有助于调节发生腔空间。地摊耳机在这方面基本上看不出优化痕迹,做工比较粗糙,受到外力挤压就很容易刮伤耳朵。与正品铁三角ON3耳机相比,地摊耳机产品明显表现出的声音非常没方向感,而音质音效方面表现也比较差,只能说是凑合着听。 ●真假“2b耳塞”大揭密: 魔声耳机造型独特,售价昂贵,因左右各有一个“b”字LOGO,所以被网友戏称为“2b”牌耳机。由于品牌影响力极高,一下子就成为了市场大量伪造、山寨的产品。随处可见在路边摆摊卖2b耳塞的小贩,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一对正版魔声Tour面条耳机与山寨产品有何不同。 正品的魔声Tour面条耳机包装精致,配件齐全,正版的盒装上有代理标签,十分精致。而山寨产,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塑料袋进行封装,没有任何附件,尽可能节约成本。 正品的b字是在银色金属片上刻出来的,而假货的则只是一张贴纸。看到字体上也有差别。 在耳塞的细节上我们可看出,正品的耳塞的单元部分更加精致,而且导管部分有明显的倾向性,可以更加贴合耳道,而山寨版的单元体积要大上一圈,外形也只是在模仿一个类似的形状就完事;另外正品在在导管上还有专门的金属滤网,山寨版则是什么都没有。 正品提供的附件上也十分丰富,除了各种形状的耳塞套,还有专用的耳挂。另外正品的耳塞套体积偏小,但是质感和弹性都很良好。相反地山寨的耳塞套虽然形状更大,但是质感很差,更没什么弹性可言。 警惕!高仿耳机混入水货手机中,iPhone5是代表: 对于苹果iPhone5,许多人可能还是会选择更便宜的水货手机。但是水货存在着许多的猫腻,附件被掉包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最近笔者发现朋友新买的美版iPhone5竟然附赠了一条高仿的耳塞。苹果Earpods耳塞单卖是228元,山寨货Earpods耳塞仅需28元,而高仿Earpods耳塞更是让人难分真假。下面一起来看看苹果Earpods耳塞如何鉴别! 接下来我们把用微距镜头靠近耳塞的主体,结果依然让人沮丧,除了低仿能够一眼能看得出一条非常明显的模具连接部分,行货与精仿依然是看不出有任何差别。 此外低仿的耳塞边缘连接处十分粗糙,切口不整齐。而行货与精仿当然这是要在放大的情况才能辨别出,一般肉眼观察并不容易发觉。 第一个中枪的,自然就是低仿耳塞了,低仿的滤网仅仅是一块黑色的尼龙网状物,其中一边的滤网甚至还翘了一边出来,其做工质量可想而知。 然后对比行货,行货版的滤网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其实是有两层的,内部的网格状滤网再加外部的菱形金属滤网。 最后是高仿品,放大照片后,笔者表示这实在是太不科学了。即使用微距镜头来观察也能看到其滤网与行货是一模一样,同样的双层滤网和菱形结构。这已经可以算的上是传说中的超精仿。 接下来我们进行线材的对比,首先低仿的长度跟另外两款就有十分大的差别,从分线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低仿比行货足足短了3CM左右,而高仿与行货之间的区别则不太明显,但是两者放在一起的话,还是能看得出差别:整体的长度一样,只是分线的位置有几毫米的区别。 再来看到线上的字体印刷,三者在这终于显出了不同差别,最主要的是字体的区别以及在“California”与“Assembled”这两个单词之间有无空格,行货在两个单词之间是有一个明显的空格,而另外两条则是连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精仿与行货的最直观的可以进行对比的差别。 在线控的对比上,我们能明显看得出低仿的线控质感以及字体印刷明显不同于另外两条耳塞。但是许多人反应的线控在这里却没有出现,三条耳塞的线控都能正常工作。不过低仿的线控按下去手感偏硬,而且会发出明显的“嘀嗒”的声音,而精仿的手感则偏软,而行货的线控手感则比价适中,按下也没有明显的声响。 小结:在外设市场上,山寨、假货就像一团挥不散的阴云一般,始终盘绕在行业间隙,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山寨假货之中,高仿产品比比皆是,有些产品的相似程度甚至连资深烧友都无法仅凭外观分辨。如果大家贪图便宜购买了这类产品,不仅在个人体验上还是售后服务上都没有保证,所以大家在购买产品时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那些久经市场考验,具有相应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总结:三期DIY硬件打假系列文章已经全部呈现给大家,3.15消费者权益日也将会过去。可能笔者所写出这些忽悠人的伎俩仅是造假、山寨大军中的“冰山一角”,但只有我们消费者齐心协力,利用网络的平台,积极的揭露奸商的劣行,每天都是3.15,才能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3·15特别策划」更多内容: |
正在阅读:不想再当“2B”了!电源/外设造假大揭密不想再当“2B”了!电源/外设造假大揭密
2014-03-13 09:46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