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售价21999元!NV旗舰GTX TITAN Z评测售价21999元!NV旗舰GTX TITAN Z评测

2014-06-05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Fison 责任编辑:lianghaoxing
1GTX Titan Z概览:独一无二巨无霸回顶部

  【PConline 评测】当AMD不按常理地出牌的时候,R9 295x2注定成为了显卡历史的另一里程碑,打破了双雄竞争不成文的竞争底线:一个水冷,两个Hawaii,三水冷管,4K游戏,五位价格……无不告诉我们,AMD为了第一拼足了劲。同时也让NVIDIA原有的Counter Pick也就是GTX Titan Z的筹备乱了阵脚,连续跳票数次。

  NVIDIA称Titan Z跳票的罪魁祸首是驱动程序,对Titan Z饥渴难耐的小编自然不能再给NVIDIA找托辞的机会,所以耐心等待Titan Z专属最新驱动ForceWare 337.91推出后,才解除GTX Titan Z的封印,务求让大家心悦诚服。 

Titan Z评测

  说实话,AMD的水冷、全规格双芯、12999元的上市价刚好卡住了GTX Titan Z的风冷散热、降频双芯以及21999元天价这三个命门。如果贸然推出,欲后发制人的GTX Titan Z只得到全盘皆输的结果,老黄不接受、市场不接受、我们当然也不接受。所以这一个月的跳票与等待到底值不值,今天就揭开所有谜底。

 

GTX Titan Z概览:独一无二巨无霸

Titan Z 首测
NVIDIA GeForce GTX Titan Z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不是GTX790,而是Titan Z,自信满满的NVIDIA直接将旗下新一代单卡双芯旗舰命名为Titan级,以宣传Titan显卡无可撼动的王者地位,不过这可伤了消费者的钱包:盛惠21999元。

Titan Z首发评测
历史第一款三槽厚度的公版显卡:Titan Z

  终于见识到GTX Titan Z的实物,心理还是有点小兴奋呢。外观上依然维持GK110时代顶级显卡的设计风格,铝合金外壳环绕着透视散热鳍片,黑色的散热风扇欲四两拨千斤,挑战双芯旗舰的散热。

  可能某星座的N粉就不满了,说好的水冷呢?一个月肯定不能满足整卡研发周期的,没有硬件缺陷的显卡自然不可能回炉再造吧。当然,我们也热切期待GTX Titan Z水冷版本的出现。

 

关于散热:保守与激进的碰撞

Titan Z首发评测

GTX Titan Z首测
精密的散热设计保证双芯旗舰不再重现“煮鸡蛋”的悲剧

  从GTX590到GTX690,再到今天的Titan Z,三代NVIDIA的单卡双芯均采用单风扇双向散热的思路,而竞争对手的HD6990HD7990的散热原理大同小异。这种散热方式早就以“折中”二字来评价,风流减半使得频率设定不可能那么激进。但偏偏到R9 295x2却祭出水冷散热这大招,并且温度十分喜人,这让Titan Z的传统散热设计给人一种不进则退的感觉,这对于迟到的Titan Z来说是致命的。这个天渊之别就是这次跳票事件的始作俑者。

  短期内NVIDIA又不能把Titan Z生产流水线改成与AMD同步的水冷,迫于各种压力,Titan Z还得发布,于是只能保留单风扇散热以及双均热板散热的结构,然后通过各种优化来回击对手。

 

关于拆解:暴力与美感的碰撞

Titan Z 首测

GTX Titan Z首测

  卡皇拆解什么的最喜欢啦。GTX Titan Z整张PCB的设计犹如两张GTX780Ti短PCB板拼接而成,这也侧面看出GTX Titan Z布局的对称美。5760个CUDA流处理器、共142亿个晶体管,GK110双芯在PCB中显得十分醒目。如此紧凑的PCB,我们相信这张PCB肯定有10层以上,才能让复杂的布线显得有条不紊。

  显卡采用了6+6等于12相的供电,没有采用数字供电,估计受到空间的限制,我们可以发现采用了40针的MOSFET,保证有限空间下更高的电流。夹在两个GPU供电中间的是SLI控制芯片,这是双芯单卡的标配了。

GTX Titan Z首测

GTX Titan Z首测

  Titan Z的GPU代号为GK110-350-B1,步进有所更新。与GTX780Ti的GK110-425-B1有所不同,估计频率降低到默认705MHz(有意思的是,CPU-Z检测为706MHz,但动态实测为705MHz),所以中间数字减到350。显存等效频率为7010MHz,384*2Bit的位宽,总容量为12GB。此时Titan Z又有一个第一了,就是历史上第一款显存容量达到双位数GB的游戏显卡

 

关于性能:天堂与地狱的碰撞

gpu-z
GPU-Z截图,已安装最新的337.91驱动

NVIDIA Geforce GTX Titan Z 参数规格对比
显卡
GTX 780TiGTX Titan BlackGTX Titan ZR9 295x2
架构
GK110-425-B1GK110-430-B1GK110-350-B1

Hawaii XT

晶体管数7.1 billion7.1 billion2 x 7.1 billion2 x 6.2 billion
制作工艺28纳米28纳米28纳米28纳米
流处理器288028802880 x 22816 x 2
纹理单元176176240 x 2176 x 2
ROPs484848 x 264 x 2
显存容量

3GB

6GB12(6 x 2)GB8(4 x 2)GB
显存位宽384 Bit384 Bit384 Bit x 2512 bit x 2
核心频率876-928MHz889-980MHz705-876MHz1018MHz
显存频率7010MHz7010MHz7012MHz5000MHz
外接供电6+8pin6+8pin8+8pin8+8pin
TDP250W250W375W500W
价格4999元7999元21999元12999元

  为什么GTX Titan Z跳票了一个月?从以上规格表就能一目了然了。性能上,大幅降频的GTX Titan Z与小幅增频的R9 295x2,此消彼长,同时规格也低于Titan Black SLI。更致命的是价格,21999元的报价比起7999元乘以2的Titan Black SLI组合的差价可以买一张GTX780Ti了,更比R9 295x2的12999元贵将近一倍(美元价格就是整整一倍)。

  唯一的优势只在功耗上了,TDP“仅有”375W。除非NVIDIA将它定位为Telsa的“双芯”版本也就是定位在通用运算,不然放在游戏显卡市场会十分艰难。

GTX Titan Z首测
如此的规格放出去肯定会被喷的,那么NVIDIA还有什么武器呢?

  难道NVIDIA在考验我们的信仰?当然不是。针对目前游戏应用对双芯顶级显卡的支持不一的状况,GTX Titan Z首次采用了“动态平衡负载”技术,并且在375W的TDP前提下,还预留了20%的供电输出空间。那么核心频率还有提升的余地?

动态负载技术

  是的,从某厂商的PPT可以看到,876MHz并不是Titan Z的极限,玩家可以自行超频到更高频率,从PPT上看上限可达900MHz。但这个900MHz只是单芯平均频率数值,通过动态平衡负载技术,可以实现单芯更高频率而另一个GPU相应降低,此时的总功耗不变,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升对双芯优化不好的游戏的运行效率。小编评价是,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多芯性能优化方案。

  这样一来,Titan Z的性能还有提升空间?加上一个月来驱动的更新,这次的跳票是否值得呢?后续测试数据告诉我们结果!

2泰坦巨人的竞技:Titan Z/Black对比回顶部

泰坦巨人的竞技:两代Titan设计对比

  价格2字头外加5位数的显卡,在感叹通货膨胀蔓延到显卡的同时,也在感慨可观而不可亵玩也,只能从二维图片的欣赏中解解馋了。不过没有对比又难以感受到新生代双芯旗舰的威力,所以与Titan Black单卡旗舰的比较自然令人感兴趣。

Titan Z首发评测

两代Titan对比

  首先是显卡长度对比,有意思的是,Titan Z与Titan Black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一张装了两个GK110而另一张只有一个GK110,可见Titan Z集成度之高。不过这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黑科技,所以Titan Z只能牺牲厚度来保证散热空间了。三槽厚度的Titan Z注定成为了另一个“历史第一”:史上第一款公版三插槽厚度显卡。

两代Titan对比

  Titan Black虽命名为黑版,Titan标志却为银色,相当低调,也被调侃。作为双芯卡皇岂能低调起来?于是黑色醒目的Titan Z标志王者归来。

两代Titan对比

  风扇对比,为了照顾双芯的双向传热,NVIDIA保留了上代双芯单卡的大口径大面积转页扇散热。而Titan Z的为涡轮封闭散热方案,风流自然更强劲。所以当初NVIDIA的算盘是降频双芯是不无道理的。

两代Titan对比

两代Titan对比

  供电方面,双芯显卡的供电自然是双8pin的配置,总额定输入功率为375W;而GTX Titan Black的为6pin+8pin。至于多卡配置方面,三槽的厚度加上散热的考虑,Titan Z只提供了单个SLI金手指,所以最多只能组件双卡四路平台,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四卡,但全世界的主板估计都会说“不愿意”。

两代Titan对比

  显示输出方面,双卡的配置一模一样,均为双DVI+HDMI+DP。不过Titan Z的三槽空间为排热设计了更多的散热孔。

Titan%20Z%u9996%u6D4B

两代Titan对比

  三槽厚度的双芯顶级显卡装在塔式机箱,那扭曲的世界太美不敢想象。自然一块厚重的金属背板是必须的,并且一定要将固定螺丝固定得紧紧的,不然主板会中枪……

33DMark 理论成绩测试:不容乐观回顶部

测试平台说明:

硬件平台
CPUIntel I7 4770K
主板华硕 Z87
内存海盗船 DDR3 1600 4GB×2(8-8-8-24)
硬盘西部数据1TB 64M SATA3
电源LEPA G1600-MA-EU
显卡
NVIDIA GTX Titan Z(705/7012)
NVIDIA GTX780 SLI(876/7010)
NVIDIA GTX Titan Black(889/7010)
 
AMD R9 295x2(1018/5000)
AMD R9 290X(1000/5000)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7 +DirectX 11
显卡驱动NVIDIA ForceWare  337.91 WHQL
NVIDIA ForceWare  337.50 WHQL
AMD 催化剂 14.4

  为了让平台稳定和减少CPU等其余部件带来的性能瓶颈,我们使用高端的4770K平台,驱动方面我们均使用匹配各款显卡的最新驱动。显卡对比方面,我们选择AMD/NVIDIA两大阵营的顶级单双芯进行对决。但是由于评测室的GTX690无法点亮,所以只好放弃掉GK110双芯与GK104双芯的对比,小编泪奔。

3DMark 理论成绩测试:

3DMark

3DMark

  测试小结:在理论测试中,Titan Z的跑分都落后于R9 295x2,两个测试软件的分数相差比例都不同,不过都能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排名印象。那么实际游戏测试如何呢?

 

测试软件 设置
软件设置
3DV
《新3DMark》
Fire Strike场景 Extreme模式
3DMark 11
《3DMark 11 V1.02》
Extreme

4游戏测试:互有胜负回顶部

游戏测试:

  考虑到目前并不是所有3D游戏都支持双卡,所以我们只选用对双芯完美支持的游戏。今天的评测是最顶级的显卡对比,我们游戏设定在2560x1600高分辨率,游戏效果调整到最佳画质。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对于游戏测试,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换了新版本337.91驱动之后Titan Z的真实性能终于能够体现出来。因为在337.69的数据中,Titan Z是能用溃败形容,而新驱动下与R9 295x2起码有了对抗的资本,成绩各有高低。至少不看两张显卡的价格,我们还能感受到低频率的Titan Z还有抗衡高频水冷295x2的能力。

评测成绩汇总(仅限于上述测试的游戏)
NVIDIA GTX Titan Z PK AMD R9 295x2
-3%
NVIDIA GTX Titan Z PK NVIDIA TITAN BLACK
+48%

  为了看看这个差距具体量化有多少,我们用R9 295x2与Titan Black来进行比例对比。可见,Titan Z落后R9 295x2三个百分比,可见整体性能还是落后的;领先Titan Black 48个百分比,单芯的低频加上实际不可能有2倍性能,所以这个领先幅度符合了我们的预期。

 

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
游戏游戏设置 测试方法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6》
全局最高画质,关闭垂直同步用Fraps记录飞机跑道关卡的过场场景
地铁:最后的曙光
《地铁:最后的曙光》
最高画质,AF 4X,关闭物理加速游戏自带benchmark
孤岛惊魂2
《孤岛惊魂3》
最高画质,4MSAA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
测试游戏
《热血无赖》

最高画质,极限抗锯齿

游戏自带Benchmark
孤岛危机3
《孤岛危机3》
最高画质,4MSAA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

 

54K分辨率测试:梦想很远回顶部

4K分辨率测试:

三星U28D590D
测试用的4K显示器

  AMD以及NVIDIA不是天天在宣传旗下顶级显卡的4K性能么?不服还是跑个分吧!下面给出4K分辨率也就是3840×2160分辨率下的游戏测试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画质设置与前面的1600P测试一样。

4K测试

4K测试

4k测试

4k测试

  测试小结:对于目前的显卡性能水平来说,4K分辨率依然是顶级显卡无法越过的门槛,帧数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双芯顶级显卡最高也不过45帧。当然,4K分辨率游戏尚未发展成熟,驱动对游戏代码的优化、显存在游戏的资源分配等尚未达到合理水平。所以宣传归宣传,还得过60帧再说。

6温度功耗测试:常规与非常规的较量回顶部

温度功耗测试:

  风冷对抗水冷,效果犹如以卵击石,那么兼守风冷阵地的Titan Z与水冷的R9 295x2的对比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Furmark
Titan Z测试截图,由于有双芯温度数据,我们取温度最大值

  FurMark是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属于满载压力测试。连续烤机10分钟后,记录显卡温度以及功耗。

温度功耗测试

温度功耗测试

  在空调房间室温28摄氏度的环境下,GTX Titan Z的满载温度数据为84摄氏度,对于风冷顶级双芯显卡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是R9 295x2的风冷太邪恶了,63摄氏度的满载温度立即引爆全场。当然,GTX Titan Z的低频带来了双芯显卡的低功耗,GK110双芯能有490W的平台功耗已经很不错了,而R9 295x2达到夸张的663W。这估计是后来者Titan Z唯一完克R9 295x2的地方了。

7PConline总结:被打破的如意算盘回顶部

NVIDIA GTX Titan Z成绩汇总:

  一如既往,在新卡评测中我们汇总NVIDIA GTX Titan Z在旗舰级显卡中的性能差距,以R9 290X为基准,当然只是仅供参考。

比例

4K分辨率成绩汇总

  小结:经过总结,Titan Z总体性能是落后R9 295x2,不过落后比例很小。而与单芯的比较中,由于频率比单芯的显卡降低了,领先幅度没有那么夸张。所以,我们实际的差距结果符合了预期情况。不过在4K分辨率中,N卡成绩下降比A卡更厉害,估计与驱动对所测试的游戏在4K优化尚未完全有关。

NVIDIA GTX Titan Z在显卡天梯图位置:

天梯

   PConline显卡天梯图说明:通过理论与游戏测试,我们确定GTX Titan Z的性能比R9 295x2略差一些,所以在天梯图中比后者低一些。当然,如果NVIDIA肯推出水冷高频版Titan Z的话,这个天梯图还是能改写的。

 

PConline 总结:

●卡比卡 气死卡

Titan Z
如果要用四个字评价Titan Z,小编会选择“生不逢时”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人比人,气死人。而这句话,放在今天的GTX Titan Z也是十分合适的。面对完全不按章法放大招的R9 295x2,Titan Z的气势一下子被压下去,也打乱了老黄的如意算盘。

  公平的对比下,优秀的GK110架构无论怎样对比都能躺赢,但万万没想到AMD还有水冷这一招,通过田忌赛马的巧妙桥段,硬生生将把性能王座抢回来,更重要的是把口碑倾向AMD这边。

  假如没有R9 295x2,Titan Z将会是NVIDIA高大上品牌形象的代言人,更会是通用运算的巅峰之作。只是IT世界没有如果,在R9 295x2面前,Titan Z不得不重新担任游戏显卡的角色,但是它落后了。当然,气得不可开交的老黄肯定不会罢休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吃泡面 赏卡皇

 Titan Z
电商已有Titan Z上架销售,价格十分感人

  首先我们发去贺电,恭喜通货膨胀蔓延到显卡产业。为何?当我们还以为4999元的显卡已经是土豪才会考虑的时候,21999元的Titan Z已经秒杀了显卡玩家的世界观。所以才有坊间之调侃:哥买的不是GTX Titan Z,而是一种信仰。

  相信此时AMD已经笑而不语了,原本R9 295x2已经获得了首款万元公版显卡的“荣誉”,这下让Titan Z背锅好了。况且R9 295x2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水冷散热,价格水涨船高。根据GTX690、590的定价传统,加上设计基本延续上代设计,我们觉得Titan Z的定价在8999元更为合适。可惜的是,它叫Titan。

  万元户的战争,我们还是搬凳子、吃泡面、看热闹、赏卡皇、敲键盘、做超人好了。

 

NVIDIA GTX Titan Z购买指南

 Titan Z
老黄:我一定会回来的!(设计对白)

竞争力分析:

  性能上,相当于降频版的Titan Z双芯,性能落后R9 295x2,幅度并不大。只是买得起它的人甘心做第二吗?

  功耗上,为数不多的亮点,功耗比双卡SLI、R9 295x2更低。只是土豪的佣工都是开宝马交电费的……

  价格上,21999元不仅可得Titan Z,更能获得崇高的信仰。如果老黄一个不爽把它降价了,没事,信仰与你同在。

选购建议:

  如有以21999元秒杀Titan Z之土豪,不妨联系我们,我们保证提供上镜机会。只因我们只想仰望一下土豪的世界,与广大网友一同分享。

AMD如何应对?

  手持R9 295x2皇牌之AMD,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