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SSD固态硬盘的诸多好处,相信不用在诸位面前做过多的累赘了吧。人人都知道好,但未必人人都将SSD列入装机的清单中。因为不是每一个都是“王思聪”,当美女主播直播睡觉,王校长怒发七万红包时,身为屌丝的我们,还在纠结“4K装机预算到底要不要上SSD”? 今年,240G-256G容量已经成为SSD主流容量,但卖得最火的仍旧是120G-128G容量。为什么?理由就一个字:钱!一块1TB HDD仅299元,而一块仅1TB容量的SSD售价高达3999元。容量一样,价格却相差10倍之多,何时容量与价格之间不再是矛与盾的关系呢?1TB SSD什么时候也卖399元而不是3999元呢?这一期的SSD故事会,我们就聊聊SSD的容量与价格之间的那点事。 性能并非阻碍SSD普及的关键 推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之后,才有了新中国的涅磐重生。SSD也有“三座大山”:性能、容量与价格。在HDD统治了主存储几十年的光景里,一直碌碌无为,在整个PC体系中令人所诟病。SSD如同一位革命者,横空出世,用了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差点革了HDD的命。 相比于HDD,SSD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开机比你快、加载程度比你快、游戏载入比你快……SSD的各种快,带来的极速应用体验让我们惊喜不已,用过之后根本停不下来。SSD性能不断突破,从当初100MB/s到现在标称的500MB/s,早就接近SATA3.0接口传输瓶颈。且M.2、PCI-E全新接口的推出,也让SSD的性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可以说,SSD的性能已不再是阻碍它普及的关键因素。 HDD最后的荣耀:大容量 西数与希捷的日子并不好过,HDD出货量连年大幅度下降。作为核心业务的桌面HDD,更是惨不忍睹,日子过得艰难。希捷与西数这两大巨头正忙着找新的出路,西数大手笔收购闪迪,就释放出HDD厂商对SSD颠覆带来的认可。不过,为什么SSD迟迟不能取代HDD呢?其中,容量与价格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HDD靠磁碟堆叠的方式可实现的最大容量为6TB,而充氦硬盘刚最大能实现单块容量10TB(虽然现在这种技术并不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大容量的HDD价格很平易近人,对于海量存储需求的用户,显然很容易让人接受。HDD大容量的优势,也成为它最后的荣耀了吧。 未来大容量SSD存在技术制约吗? 2014年,SSD迎来了1TB容量的时代,包括三星、美光、Intel等SSD厂商都推出了自家顶级的1TB SSD。竞争的激烈催生着SSD厂商不断研发与改进新技术,譬如3D-NVND闪存的出现,再加上3Bit位数存储数据TLC闪存技术的成熟,SSD容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15年,2TB消费级SSD就率先推出市场。 如三星2TB的850PRO及850EVO,均采用3D V-NAND技术。第一代采用MLC设计,堆叠层数为24层,而第二代采用TLC设计,堆叠层数上升至32层,存储密度大幅提升。像850EVO 2TB,单颗闪存容量就高达256GB,仅8颗就组成了2TB容量。如果按照2.5寸PCB板满布16颗来算,现在就能实现4TB 超大容量。 三星在今年举办的全球存储峰会上也表示,明年预计将推出4TB版本的850EVO。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有的技术上,SSD都能实现比HDD更大的容量。10TB对SSD来说,并不用花费几十年这么久,也许就几年时间,主要还是在于生产的成本。 一块6399元,一块439元,你选谁?
消费级的SSD目前最大容量2TB,且量产的2TB SSD品牌屈指可数,也就三星一家。通过上面的表格对比来看,三星850EVO 2TB的SSD售价高达6399元,而希捷2TB 的HDD售价低至439元,差价十分悬殊。一块SSD卖6399元,比一台中高定位的主机还要贵,恐怕是有价无市吧,难真正受惠于普通大众。 写在最后 近年,SSD的降价已经大幅度下降,240G SSD售价已经低至399元,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与HDD相比,同容量下,价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目前的SSD价格还未达到消费者的预期。SSD有1TB、2TB的容量,未来还可能有3TB、4TB,甚至有10TB超大容量,然而只有价格降下来后,才是SSD真正取代HDD之时,相信这一天我们不会等太久。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SSD故事会(10):SSD容量与价格=矛与盾?SSD故事会(10):SSD容量与价格=矛与盾?
2015-11-17 09:10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