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DIY界有两件大事,其一是NVIDIA”开普勒”架构面世,新生的GTX600系列显卡性能大幅度提升,GTX680/690重夺“卡皇”宝座;其二是Intel发布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对于注重性能、预算充足的PC DIY发烧友+尝鲜一族来说,三代Core i7+GTX680/690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接下来只需要在几个一线大品牌中挑选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精打细算,就可以搭配出一套高品质配置。 ------------------------------
Intel Core i7系列是桌面处理器市场上当之无愧的老大,Intel酷睿i7 3770K处理器是Intel面向主流市场的最高端型号,“K”后缀表明该产品采用不锁倍频设计,允许玩家自由超频。
IntIntel酷睿i7 3770K处理器采用22nm 3-D晶体管工艺,CPU部分为原生四核八线程,主频3.5-3.9GHz;一样采用了LGA1155接口。核芯显卡部分集成的是HD4000,默认频率为650-1150MHz,与CPU共享8MB三级缓存。
编辑点评:Intel在桌面高端处理器市场已经远远领先对手,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Intel Core i7 3770K为最新的Ivy Bridge架构,整体性能十分强悍,相比于上一代旗舰i7 2600K性能更强,功耗更低,“尝鲜一族”自然不会放过,顶级发烧平台的首选。 推荐产品:华硕 P8Z77-V Deluxe
华硕 P8Z77-V DELUXE采用Intel Z77芯片设计,支持LGA 1155接口的SNB/IVB处理器,尤其适合搭配IVB处理器,最高可以超频支持3000MHz以上的超高频内存,对PCI-E 3.0显卡也有良好的支持,扩展强劲,超频潜力好,可以说是高端玩家的理想良伴。
外包装沿用了P8系列的包装风格,非常具有科技感,简约而不简单。包装盒上附有产品基本信息,图文结合显得很直观;并且采用了预览橱窗设计,这种设计一般都只在高端产品上采用,可见华硕对于这款产品还是比较看重的。
供电部分,这款主板采用了合共20相供电设计,分别为CPU核心、核芯显卡和内存控制器供电,用料强劲做工优秀,除了支持EPU节能,还具备全新的第3代智能数字供电,超频还是节能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实现,而且还配备全新设计的特色热管散热片,性能、效率和稳定性三方面取得良好平衡。
这款主板配备4条DDR3 DIMM内存插槽,支持MemOK功能,兼容性和扩展能力都不错,在搭配IVB处理器使用时,它最高能超频支持DDR3 3200MHz的内存,还有2000/1400MHz之类SNB平台所不具备的内存频率可选。
消费用的7系列主板和6系列主板一样,不具备PCI插槽,这款主板一共有3条PCI-E x16显卡插槽和4条PCI-E x1扩展插槽,搭配IVB处理器时能够支持PCI-E 3.0标准,并且可以支持PCI-E 3.0的x8+x8双卡互联或x8+x4+x4的三卡互联,扩展能力还是不错的。
主板的I/O接口非常丰富,包括4个USB2.0、4个第三方USB3.0、2个Intel原生USB3.0、2个E-SATA接口、光纤音频、HDMI+DPI高清数字输出、双RJ-45网线接口和8声道声卡,此外还有一个清空BIOS按键和一个Wi-Fi GO!网卡扩展位。
华硕多款Z77都配备了专用的WIFI无线网卡,华硕称之为“Wi-Fi Go!”,在这款主板来说是一个具备802.11 a/b/g/n多模的WIFI网卡和一个蓝牙V4.0/3.0+HS组成的整合无线功能卡,搭配华硕独家的乐趣无线软件,能够实现各种各样与平板、手机等便携设备交互的功能。
Wi-Fi GO!无线网卡的蓝牙端和WIFI端各具备一个天线接口,可以安装华硕附送的接收天线,以增强信号接收,此外WIFI天线的底座还具备磁吸设计,可以轻松吸附到机箱等金属物上面,方便摆放。
编辑点评:华硕的Z77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新技术,第3代智能数字供电专为IVB处理器设计,让超频和节能控制变得更简单更直观;风扇达人2通过升级芯片和软件,强化了风扇控制功能,让风扇控制更智能且更有针对性、更直观;乐趣无线通过附送的WIFI网卡和特色软件应用,挖掘各种便携设备与电脑之间的交互可能,远程桌面、音像点播到传感应用都有;而USB3.0加速则带来了特色的驱动支持,让文件复制变得更稳定快速。 推荐产品:NVIDIA GTX690
NVIDIA这次真的花功夫大改了外观,显卡外部框架是银色三价铬电镀处理的铝,中间是黑色镁铝合金外壳包裹的轴流式风扇,风扇两侧还有聚碳酸酯制作的透明视窗,再加上多个外露的柳钉状螺丝,带来一种全新的科技时尚感觉。 从PCB背面看来,GTX690的用料比GTX680完成度更高,达到了很高的贴片工艺水准,整体基本沿用了GTX590的设计,不同的是,由于工艺改进、发热量降低,GTX690的背面不再像GTX590那样需要加上背板帮助散热,减轻了显卡的重量。
GTX690接口设计和GTX590一样,具备3个双路DVI+1个mini-DisplayPort合共4个输出接口,没有HDMI接口,可以轻松实现高分辨的三屏NVIDIA Surround或NVIDIA 3D Vision Surround输出,体验最流畅、最震撼的游戏体验。 GTX690的顶部具备灯设计,夜间会闪烁绿色灯光,搭配透明机箱后在夜间看起来更加美观,此外显卡还具备SLI连接器,可以与其他GTX690互联组建性能更难以想象的SLI系统。 GTX690的风扇方面继续采用GTX590的单中置的轴流式风扇设计,并且风扇外壳由镁合金以触变成型工艺制成,不但散热效果绝佳而且还能抑制振动。 移除显卡的铝制外壳,可以看到GTX690和GTX590采用了同样的散热思路,两个核心各有一个独立的均热板导热,中间是一个中置的轴流式风扇,据称叶片间距等细节设计略有改进,总体散热效果比GTX680的涡轮散热更好,而且噪音也更低。 GTX690的核心供电部分采用了十相重载型供电设计,采用十层两盎司铜质印刷电路板,不但供电效率高,而且具有电阻小、功耗低和发热量低的特点。 编辑点评:不可否认NVIDIA“开普勒”架构相比上一代“费米”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功耗控制也出乎意料,得到较好的控制。GTX690一改NVIDIA以往黑绿搭配色调,科技感十足,在竞争对手HD7990未面世之前,GTX690是当之无愧的性能之王,高分辨率玩爽单机大作毫无压力。 推荐产品:镁光M4系列固态硬盘512GB
镁光 M4系列固态硬盘512GB采用外观简约的纸盒包装,相对于前代C300的红色+黄色鲜艳包装,镁光M4则采用低调鲜明的蓝色+白色搭配,M4 SSD的型号和512GB的容量在简洁的包装正面显得非常显眼。 从产品标签上显示,该产品属于Crucial M4系列,尺寸为2.5英寸,产品容量为512GB,并且采用SATA3.0 6Gbps接口技术,产地为新加坡,官方数据称其连续读取速度高达415MB/秒,但连续写入速度则降至260MB/秒,并且随机写入也只有50000 IOPS。 镁光 M4系列固态硬盘512GB采用灰色烤漆的金属外壳,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外表经过磨砂处理,可有效防滑和留下手印。
编辑点评:在这年头,高端机器没配备固态硬盘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在众多固态硬盘产品之中,镁光的用户接受度最高,号称平均120万小时的无故障时间,其技术实力不容小视。512GB容量足够把系统软件游戏统统存进去,全程体验“秒开”的快感。至于存放影音大作的任务,就交给“老当益壮”的机械硬盘了。 推荐产品:三星 S27A850D 这款三星广角显示器三星最新研发的PLS面板,据官方称,这款面板除了拥有广视角外还拥有逼真的色彩,以及比IPS更高的亮度和更加节能。这款显示器尺寸是27英寸,分辨率是2560x1440,达到了超高的分辨率,因为采用了高分屏设计,所以点距是0.225mm。
三星 S27A850D的接口设计不是选择在了底部,而是选择在了侧面,因此,方便用户接驳、插拔外部设备的同时,更方便壁挂时使用。机身背部左侧分别是两个DVI-D和一个DisplayPort接口,右侧有4个USB 3.0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SA850也是业内首款支持USB3.0传输规范的专业级显示器,无疑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从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来完成工作。
编辑点评:三星 S27A850D拥有27寸高分屏,采用三星最新研发的PLS面板,拥有逼真的色彩以及比IPS更高的亮度和更加节能,在细节设计方面也做的不错,把输入输出接口安排在侧面方便壁挂使用,另外,这款产品采用窄边框设计,在组建多显示器屏输出时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详细配置列表及推荐理由: 配置清单
推荐理由: 这套配置的CPU采用的是Intel最新的Core i7 3770K,综合性能十分给力;显卡是目前最强的NVIDIA开普勒双芯版本GTX690,即便是在高分辨率下也能玩爽单机大作;硬盘方面,固态硬盘安装系统、软件、游戏,机械硬盘存放影音高清资源。由于这里选择的SSD容量已经达到了512GB,足够日常使用,所以没必要再组建混合硬盘了,机械硬盘乖乖当好自己“仓库”的角色即可。 显示器的选择上,考虑到多屏组合和便于壁挂,这里选择了三星新款S27A850D液晶显示器,拥有27寸高分屏、PLS面板和丰富的I/O接口,组建多屏输出后更能带来全新的影音享受。 另外,为了解决Intel Core i7 3770K的超频散热问题,水冷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相信玩过水冷的朋友都听说过东远液冷系列,在用户群中算是接受度比较高的,预算充足可以换成思民套装,更发烧级的会直接国外订购品牌散件回国组装,至于银欣TJ07机箱,则是专为水冷而生。 整个配置下来,花费接近四万,注定是只有少数发烧友才“烧得起”。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像买车,10W与100W,各取所需。 |
原创栏目
硬件热点
硬件视频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