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显卡市场,一直是NVIDIA与AMD两大显卡芯片厂商相互竞争,而显卡的生产厂商却有很多,其主要分为三大类,AIC、AIB和通路厂商。我们无论是去市场购买产品,还是在网上浏览显卡文章,都经常会看到或用到这三个词,这三类厂商是怎么分的?请接着往下看。 由于NVIDIA与ATI自己的生产规模太小了,所以他们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显示核心卖给其它板卡厂商,这些厂商再按照规格再加上电路板、电容、显存等等,于是一块完整的显卡才生产出来了。但NVIDIA与AMD都必须把好质量关,于是他们对生产自己研发出来的显卡的生产厂商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就有了AIC与AIB两大阵营的厂商。通路厂商与前两者不同,它不属于这两大阵营,得不到NVIDIA与AMD的重点支持。 ◆ AIC
◆ AIB
◆ 通路厂商 这类品牌没有自己的工厂,通过有生产能力的工厂购买已生产出来的裸卡,再贴上自己的商标。由于不需要付出前期的研发、设计费用,因此在成本上具备相当优势。 而通路厂商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在显卡的做工和用料上不如前两类厂商,所以很多人认为的显卡质量一般,用料一般、做工也一般,但是定位中下,以价格取胜。可以说着三类厂商各有优势,只是看消费者更倾向于显卡质量还是价格。
但是,AMD并不满足性能上的领先,它打造的是一个为“游戏、3D”而生的帝国。因此,在HD5000系列之后,增加了Eyefinity多屏显示技术、HD3D技术等丰富的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特别的体验革命。 Eyefinity技术作为AMD HD5000系列显卡最具创新意义的一项功能,它提供了多屏输出的解决方案,让放多用户享受到了专业级的多屏输出显示,并且随着显示器价格低逐渐走低多屏、组墙成为了很多游戏爱好者的必备。 但是Eyefinity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由于技术限制,Eyefinity在多屏配置时需要至少一台使用DisplayPort接口的显示器,对于用户,特别是新手来说不是很方便,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平台成本。 因此,作为全球顶级AIB厂商,蓝宝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全球首创的解决方案——HD5770 FLEX,该方案无需使用DisplayPort接口显示器和主动式转接头就能实现单卡三屏显示(仅使用DVI接口即可)。并在早前的台北Computex 2010中展示了这片卡,其全球首创的无需使用DisplayPort接口显示器或主动式转接头实现单卡三DVI屏显示的解决方案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肯定。
FLEX系列的诞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AMD显卡产品无与伦比的优势,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Eyefinity这项技术对显示部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随后的不断进步也让消费者得到准专业级的享受,满足了更多消费者苛刻的显示要求,使其更加便利和轻松。蓝宝这个系列产品的推出,也向用户展示了全球顶级AIB所具有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思维。 如果说Eyefinity多屏显示器技术是AMD在显卡功能上的一次巨大革命,那么AMD的系列产品在设计架构上的优势,更是在AIB产品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两个月前的台北电脑展上,迪兰展出了两款经特别设计的双核心旗舰级显卡,分别为HD6970 X2和HD6870 X2。其中,前者完全是为超越HD6990而生,为玩家提供最强悍性能,而后者则是在顶级型号之外的创新,为高端玩家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这两款产品的面世,充分显示了迪兰强大的研发能力。 AMD的HD6970在单核心性能方面败给了NVIDIA的GTX580,而HD6990性能和等级又超过GTX580太多,这样相当于AMD在顶级产品的竞争中并没有一款产品能够直接命中GTX580,与之较量。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顶级AIB,迪兰发布的HD6870X2双子星2G恰巧的出现,给了NVIDIA一记重拳。 我们知道HD6870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显卡,性能本来就相当不错,而迪兰克服了供电、发热控制等诸多难题,将两块公版频率的HD6870显示核心安放在一块PCB上,成功打造出全球首款HD6870 X2显卡,与GTX580形成正面交锋,第一次精准的打击了NVIDIA。 同样的单核双芯概念,用了不同的芯片,发挥了两个作用,AMD用HD6990成功的登上了性能王者的宝座,而用HD6870X2成功的歼灭了GTX580,除了性能上的超越之外,迪兰HD6870X2双子星2G的3000元不到的售价更是沉重的打击了GTX580的存在。 HD5000系列之后AMD策略的更改源自于产品的自信,AMD放更多的经历在产品的研发之上,加紧与AIB厂商的合作,策略的更改让AIB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因而才有了针对需求而推出的FLEX系列,针对性能而已推出的HD6870X2等等。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从顶级AIB的市场策略,看显卡市场发展从顶级AIB的市场策略,看显卡市场发展
2011-08-16 22:0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mayue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