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太平洋电脑网广西站】组建SLI时电源功率不够怎么办?PCI-E 2.0接口和PCI-E 1.0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利用GTX460双卡组建SLI系统后,能否针对单卡进行分别超频?双卡超频的难度会大于单卡超频么?SLI的主、副卡该如何选择?不同品牌但同核心的显卡混插,会出现SLI不兼容现象么?金刚GTX460 1GB果如网评所言,能够轻松950MHz/4100MHz么,英伟达新版260驱动真的是专为GTX460打造的春药么...为了让翔升金刚GTX460的评测更具说服力和真实性,同时更能反应玩家的真实声音,我站特别邀请了前几期参与我们的显卡体验活动的网友,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试用体验,现将体验总结刊出(PS:这位网友很有文学素养...) 态度,是我们最后的自由——一位犹太俘虏,在面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火焚和酸雨燥时,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他就是“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尔多。维克尔多认为,我们也许不能选择自己的生存境遇,但我们至少能够选择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果你想快乐而充实的活着,并非简单的“存在”,你就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为生命找到存在的意义。 和绝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准90后”一样,我只是一名月薪不足1K5、身高不及1.8、存款不上4位数的无不良嗜好普通大众主流市民,我亦不能选择身世,把户口划入希尔顿的纸醉金迷,但却可以选择成为DX世界里的上帝。好莱坞算什么,一个特效镜头要用专业设备渲染半个月,成本几个亿美刀,我却以每秒50Fps的帧数,畅游在那些流光溢彩、恢弘壮阔的次时代3D场景中。您要在现实里飙车?开上大众甲壳虫就算富2代了,如果想上梅赛德斯和BMW,那你不“付2贷”是不可能的,边上滑拉些丝儿都心疼不已...哥却在23寸见方里,批发兰博基尼、布加迪,撞毁了是吧?OK,生死不过一刀的疤,原地满状态重生不过一指的“R”... 可怜作为一名铁杆的PC Gamer,哥的神力,已经被“不足1GB显存”的诅咒,封印了五年之久。五年,我长期蜗居在最高只不过896MB的GTX260+之下,谈何《地铁2033》,怎能《crysis2》,在面对《最终幻想14》时,情何以堪?并且,我长期饱受公版频率产品的压迫,这辈子,都没能享受高端超频版显卡的待遇... 在此感谢太平洋广西站和翔升显卡,为我创造了“双卡齐下”的条件,让我对SLI双显卡系统的性能和一些具体的情况,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下面,我将从SLI系统的设置、双电源系统的打造、SLI显卡超频误区的解读、PCI-E 2.0接口和PCI-E 1.0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差距、主卡、副卡的选择设置等方面,为大家带来我的试用总结。 首先,谈一下我对翔升GTX460金刚显卡的个人观点,并且,是我个人认为最具看点的几大要素: ![]() 小口径高转速风扇+双镀镍导热铜管。翔升GTX460金刚版和巨大多数GTX460搭配的9cm风扇不同,它采用的是直径更小的6cm散热风扇,此风扇的特点是转速可在Afterbuner中,调节至100%。而镀镍铜管的优势在于防止铜体氧化而造成的导热性下降,并且铜镍合金亦具有更高的热导效率。 ![]() 6cm口径风扇的转速能够在Afterbuner中,调节至100%,而右图中的9cm风扇只能上到70%的转速。估计“100%”数值是GF104核心在BIOS中设置的上限阙值,能够实现,要根据各厂商配置的风扇品质决定。 ![]() 默认电压超低,仅为0.98V,有助于玩家后期通过提升电压,获得更大的超频空间! ![]() 翔升GTX460金刚在远PCI-E端的边缘,配备了能够防止PCB板变形的拉丝黑金防护条。这条金属防护带还有另外一个妙用:为PCB板散热!众所周知,在显卡进行高负荷工作时,PCB背面板没有散热系统,因此稳度会急剧升至100度以上,这会严重影响显卡的电气稳定性和电流纯度。而直接焊在PCB板边缘的黑金防护边,可以起到一个导热、散热的作用,对提升显卡超频稳定性,还是大有裨益的! ![]() 根据探温枪的拍摄显示,显卡供电模块以及PCB背板的温度已经非常high,而拉丝黑金防护条则分担了部分热量散递 ![]() 采用双6pin转8pin的供电接口方案。我们知道,8pin供电接口的电源转化效率远高于6pin接口,能够满足大功耗核心的用电需求。金刚GTX460与GTX480一样采用8pin供电设计,不同的是它只配备了一项。然而,更妙之处在于,为了弥补只有一项8pin的不足,翔升在供电接口附近安排了两个供电模块,以加大此8pin口的供电推力和转化率稳定性。 ![]() 这款产品采用了H.D.T工艺,热管与GPU直接接触,理论上可以提高热管的热传导效率。 ![]() 整卡采用日化固态电容以及铁素体全封闭电感,并拥有4+1项GPU、显存分离式供电设计,为超频带来强大推力 ![]() 价值百元的镀金HDMI线...真的很“金”刚啊! ![]() 拥有以上众多耀眼的超频特性的GTX460金刚板,果然不负众望,在将电压提升至其他GTX460 1GB公版产品的1.062V后,这款显卡稳定超至930/1860/4000MHz的频率,并稳定通过Vantage以及FurMark拷机测试! 下面进入SLI评测: 首先,上一张双卡系统全负载运行时的功耗测试截图: ![]() 629.9W,两小时一度电!而目前我手上有两款电源:康舒I8-390以及IP-430,其中没有任何一只能够提供500W以上的功率输出。于是,我采用了双电源供电的方案,即用电源转化效率高、能够百分百超频至490W的玩家专用电源——i8-390,单独为双卡系统供电,而被动式的ip-430,则用来为主机平台供电 ![]() 具体的改造程序为:考虑到短接插口的危险性,我选择了熔点超高的焊锡作为介质,然后找到电源接头上的连接红线的pin口,然后找到任意的(最好是相邻的)连接黑线的pin口,短接在一起,即可实现电源的单独启动。 完工后的评测平台: ![]() ![]() 接下来,是SLI系统的驱动设置 多卡系统的设置远比多屏系统的组建简单得多,这要归功与N卡驱动的人性、直观的控制界面,让各种设定都变得一目了然。我们选用的驱动首先,点出“3D设置”的下拉菜单,选择“设置SLI和PhysX”选项,即可在左边的对话框中看到详细的设定选项。在这里,你可以选择: ![]() “达到最佳3D性能”,即标准的双卡SLI模式,其中显示器标识“M2336”的指代显卡,即为主卡。 ![]() “禁用SLI”并将卡2(卡1为主卡,卡2为副卡)设置运行PhysX物理加速专用卡,即现在我们所说的“物理加速卡”模式,此模式不需要SLI桥接线的参与 ![]() “禁用SLI”并将卡1设定为图形卡和物理加速卡。即完全禁用多卡模式 接着介绍如何选择主卡以及副卡: 首先,来了解一下英伟达SLI技术的原理: ![]() SLI的两款显卡地位并不是对等的,一块显卡作为主卡(Master),另一块则作为副卡(Slave)。其中主卡负责任务指派、渲染、后期合成、输出等运算和控制工作,而副卡只是接收来自主卡的任务进行相关处理,然后将结果传送回主卡。这里,我们需要明确数据传送的两个途径。两块显卡都是通过PCI Express接口与主板连接,而这两块卡之间还有一个通讯的PCB卡。其中,连接两块显卡的PCB卡用于任务指派指令以及后期处理结果的传送,这部分的数据量不会很大,所以PCB卡所使用的接口和自身结构都较为简单。但是,显卡在渲染过程中必须调用大量的数据,这部分数据只能通过PCI Express接口从系统中获取。换言之,在SLI系统中有两部分不同的数据流向,一部分为主卡将任务指令通过PCB连接卡传送给副卡,副卡将渲染完毕的结果数据返回给主卡合成,另一部分为处理过程中从PCI Express接口得到的原始数据。 也就是说,主显卡或主GPU必须承担额外的控制、任务分配、画面合成和输出等工作,用于渲染的运算资源较少,但它必须完成与副卡一样多的任务。结果自然是,副卡率先将任务完成,把结果数据回传后便处于等待状态,直到主卡将本批次任务处理完毕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任务指派。 因此,我采用了核心频率较高、散热性能更出色的金刚GTX460作为主卡,用以负担更多的运算量,而另一款品牌的公版GTX460 1GD5作为副卡。 ![]() 下面,我将对两块不同品牌的显卡进行超频: ![]() 打开“隐藏超频”,就能弹出右边的超频对话框 通过Nvidia Inspector,只要在软件下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主/副卡,就能分别对每块卡进行独立超频,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升频率后,如果不点选“应用频率和电压”,而是先选择“设置风扇”,那么频率将自动跳回默认状态。因此,建议先选择好风扇转速,在进行频率和电压的调节。这里,我们将副卡的频率超至840/1680/4000MHz,电压为默认的1.062V。主卡超频至850/ /4000MHz,电压为1.025V ![]() 在此设置下,稳定通过FurMark拷机测试,但未通过3DMark Vantage测试并且,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副卡(公版460 1G)在单卡工作时,超频至840就会出现花屏,而双卡状态下,未出现花屏,证明副卡的运算负担小于单卡时的运算负担(副卡只负责渲染一帧中的一半画面),然而却未能通过Vantage测试。 总结了一下,未能通过测试的并非副卡,而是翔升的GTX460金刚版。虽然其超频体质在单卡时能够稳定达到930,然而其作为主卡,承担了额外的运算任务:为副卡提供数据、协调双卡之间的数据分配、将副卡传回的数据与自身的运算结果合成、输出...最后,将两块卡调节至800/1600/4000MHz后,既能通过Vantage测试。 PCI-E接口标准之问:实际应用价值几何? ![]() 换用另一朋友的PCI-E 1.0平台后,多卡测试成绩对比图: 那么,PCI-E 2.0系统的意义何在?通过前面对SLI工作原理的分析,PCI-E负责向两块显卡提供原始数据,而目前GTX460的单卡带宽已达128GB/s之巨,SLI后产生的带宽叠加(显存无法叠加),会让其达到128X2GB/s,位宽更是达到惊人的256bitX2=512Bit(高于GTX480的448bit)。而 PCI Express 2.0规范的主要在数据传输速度上做出了重大升级,即从以前的2.5Gbps总线频率翻倍至5.0Gbps,这也就是说以前PCI Express 2.0 x16接口能够翻番达到惊人的16GB/s总线带宽(1GB/s=8Gbps)。也就是说,能够进一步提升多卡系统的数据交换速度。 最后,来看一下单卡/双卡的实际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使用单卡超频至930/1860/4000MHz后的平均帧数为24.135 ![]() SLI后的平均Fps为44.665,几乎是单卡的两倍!终于得偿所愿,欣赏到流畅细腻的《孤岛危机》画面了! ![]() crysis Warheand测试成绩:与1代如出一辙,41Fps! ![]() 单卡超频至800MHz后的GPU单项得分为14576 ![]() SLI超频至相同频率后,GPU的单项得分为23852,提高了接近70% ![]() 得益于翔升GTX460金刚版的火车头效应、512Bit的位宽以及128GBX2的恐怖带宽,Vantage细节质量调整至Extreme(究极)、抗锯齿调至8-各向异性过滤为16(此项对显卡的要求不高)后,GPU单项分数依然突破了2W大关!膜拜! ![]() 单卡成绩 ![]() 双卡成绩 失落星球2对多卡系统的优化,实在不敢恭维! ![]() 截选最卡的具有Advanced DOF(高级景深特效,直接秒掉GTX480),单卡成绩:8Fps ![]() SLI帧数:17Fps 相信我,当时我看到接近20Fps的帧数时,感动得痛哭流涕,那个激动啊...这是我对人类崇高创造智能的叹服、欣慰和感动!我感动于如此逼真生动的世界,被一连串的程序和代码所表现,竟然让人类给做到了!就像罗丹雕刻出的塑像,和古希腊的维纳斯断臂像,都是对现实的提炼和升华! ![]() 单卡成绩:16Fps ![]() 双卡成绩:34Fps ![]() GTA4终于可以将所有特效强制调至最高了(该游戏会根据显存、CPU核心数硬性限制画面特效等级,以往最多只能开到一半) 驱动之问:258.96到260.52的质变: “春药”不是ATI的专利,英伟达针对每一款新构架产品,都会发布相应的优化驱动,特别是“二次进化”版的产品,一如当年G92到G94的GF9600GT,以及现在的GF100到GF104的GTX460。然而,并不是每款驱动都会为用户带来游戏性能上的提升,一些更先进版本的驱动,在3D表现方面不进反退。而近日发布的260.52驱动,号称是“英伟达新型重武器,专为GTX460而生”,果然如此么? ![]() 258.96版本驱动的3DMark Vantage成绩截图 ![]() 260.52版本驱动的3DMark Vantage成绩截图 从以上截图中,我们看到新版本号较旧版本号确实存在近500分的成绩提升,并且前者的显存频率较后者高出100MHz,加上某些游戏7%-8%的性能提升,因此我认为,新驱动存在升级价值。 评测总结:也许,“显卡”对于您来说,还太陌生,就像抽象的专业电脑符号一样,您认为它离您的日常生活,太遥远了。然而,现在最能够影响你的生活的《盗梦空间》、《敢死队》,指不定史泰龙要在隔30年才来《敢死队2》(如果龙哥没入轮回),望眼欲穿等大片,千年等一回。与其坐以待片,不如自己拍片,只要有了高品质的显卡,你天天都是自己的导演,只需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感受最逼真震撼的视觉冲击!想看《星球大战》》?那就去开开1920X1080P、Extreme设置的3DMark Vantage,想看《速度与激情》,那就去《尘埃2》或《极品飞车13》,想看《阿凡达》?利用GTX460 SLI组建三屏3D显示系统,去爽《阿凡达3D》呗... |
网友携双电源发掘金刚460双卡趣事!
2010-09-19 08:50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存在主义饼干 责任编辑:mengxiaodong
本文导航 |
广西行情
广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