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清、更省电 Geforce210、GT220对比详测

2009-11-02 21:47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吃素的鲨鱼   责任编辑:yuxiayi 

  Geforce GT220 、Geforce 210并不是最新推出的显卡产品,早在三个月前NVIDIA就将其发货给了OEM厂商,或许我们早已在诸多品牌电脑见过这两款显卡的身影,2009年10月11日,NVIDIA正式这两款产品推向零售市场,广大的N卡玩家终于有机会体验到DX10.1与40nm组合拳的魅力,虽然相比AMD整整晚了半年之久,但这迟来的盛宴依旧美味。


  如果将显卡芯片厂商按其风格定义,NVIDIA可谓不折不扣的保守派,其制程及技术更新方面总是慢半拍,并不盲目追求一些不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制程为例,每代的高端核心均采用当时比较成熟的制造工艺,而新技术、新工艺会在后续的低端产品中进行试水。NVIDIA喜欢拿低端产品“开刀”,就算有所差错也无关痛痒,在Window7即将正式发售,DX11即将普及之际,NVIDIA还拿不出一款支持DX11 API的显示芯片,而其主流产品还停留在DX10阶段。NVIDIA的行事风格与其多年以来稳固的业界地位息息相关,毕竟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稳扎稳打才是继续提升市场份额的上上之策。

  反观AMD,多年以来的奋力追赶已经让NVIDIA坐立难安,在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开发思路。AMD清醒地认识到与对手NVIDIA存在的差距,仅靠单纯的性能比拼、价格大战已经很难压制对手,于是AMD走上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线,将新一代产品的研发重心转移到用户众多的中端市场,RV770核心HD4850可谓一个很好的翻身仗,55nm、DX10.1这些领先于对手的先进技术也让AMD尝到了不少甜头。


  HD4770作为全球首款40nm制程显卡,曾寄托了AMD几多梦想,凭借40nm RV740核心/GDDR5显存出色的功耗、发热控制,绝佳的超频能力。仅有640SP/128Bit显存位宽的HD4770性能直逼HD4850。同级别显卡9800GT根本不是对手、甚至是GTS250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AMD意欲凭借先进制程抢占先机,却被台积电(TSMC)40nm工艺难产击的粉碎,超低的良品率使HD4770在国内成为准“火星卡”,而其影响在半年之后仍可见一斑,数量众多的“残次品”、“边角料”通过屏蔽SP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特供版“显卡HD4750,尽管如此也让国内众多翘首以待的显卡用户首次体验到了40nm的魅力。


  AMD错过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时隔半年之后,NVIDIA也推出了其首批40nm制程显卡Geforce GT220、 Geforce 210,意欲在低端试水,继续沿用了其多年以来的保守策略,也让众多普通玩家能够体验到40nm 的甜头。Geforce GT220 Geforce 210性能如何,有什么特点,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用测试来告诉大家。

 

  Geforce GT 220和Geforce 210两款显卡的核心代号分别为GT216和GT218,是GT200架构首次采用并进入低端市场,之前只有G200核心类才采用此类命名方式,Geforce GT220和Geforce 210的出现意味着GT200架构的全面普及,大幅提升了两款产品在CUDA通用计算方面的性能,稍后我们会对此进行解析。


  从入门产品切换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GT220和210被用来取代逐渐老一代55nm中低端产品。Geforce GT212性能介于9600GT9500GT之间,从其规格来看应该接近G94核心版9600GSO,而Geforce 210则完全面向入门级用户,HTPC玩家,其低功耗以及廉价的特点适合数量众多的独显品牌机,在OEM端必定有不俗的出货量。


  因为市场定位的原因,GT220拥有48个流处理器和8个ROP单元,公版核心与Shader单元频率为625/1360MHz,显存位宽128bit,可搭配512MB或1GB容量的GDDR3、DDR3、DDR2等不同规格的显存,其中GDDR3频率最高1Ghz,DDR2则只有500MHz。


  Geforce 210是针对入门级用户的新产品,拥有16个流处理器单元,可以搭配GDDR2或SDDR3显存,显存位宽为64Bit。显存为DDR2或DDR3,其中DDR3频率为790Mhz,DDR2版本则为500MHz。NVIDIA官方测试成绩显示:Geforce 210峰值功耗仅为30W。


  支持40nm制程

  工艺改进对显卡的影响相当,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芯片尺寸的缩小,和55nm制程相比,40nm工艺理论上可以减少40%以上的硅片面积,如果一片晶圆在55nm制程下可以切割出100个芯片的话,那么在40nm制程下有可能切割出166个或更多,因此单体制造成本会下降很多。


  在晶体管数不变的情况下,更小的核心面积就意味着单个晶体管的体积更加小巧,晶体管体积越小驱动电压就越低,GPU在相同频率下较55nm的整体功耗就越低,因此40nm的GPU发热量将会更低!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更小的制程往往给业界带来更高的半导体工作频率,Intel、AMD、NVIDIA和ATI都是通过新工艺的采用来提高芯片工作频率。

  40nm制程必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对于NVIDIA,40nm更大的意义在于降低芯片制造成本,只要台积电(TSMC)能够保证较高的良品率,NVIDIA势必不会在未来的价格大战中落于人后。


  支持DX10.1 API

  2009年10月22日,也就是几天后,微软将正式发售Windows7,我们知道这个即将到来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是在Windows Vista内核架构基础上衍生而来,在显卡厂商眼中Windows7带来最大的变革是绑定微软新一代的DirectX API——DirectX 11。


  操作系统革新对硬件发展趋势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Windows Vista的到来让人们体验前所未有的系统互动体验,尤其是在显示系统的软硬件方面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例如硬件方面的显卡,不仅迈进了DirectX 10时代,同时正式进入了显卡核心架构质的变革——统一架构;其次软件方面,系统对显卡需求增加,例如Aero特效等,同时在显卡的非3D复杂并行计算能力在统一架构的协助下得以发挥,尤其是NVIDIA的CUDA架构更是如鱼得水。尽管Windows Vista并不算一款成功的操作系统,但对显卡硬件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中的主流显卡全部支持DX10 API,未来的趋势是DirectX 11 API,而DX10.1则是两者之间一个很好的过渡。


  在DX11即将推出的时代,DX10.1 API已经不再是最先进的图形技术,我们知道在2007年底所推出的RV670显示芯片上,AMD就已经提供了对DX10.1特效的完美支持。众所周知,NVIDIA对DX10.1的态度一向都比较冷淡,主流的N卡没有一款支持DX10.1,此次GeFoce GT220/G210率先在N卡中支持DX10.1,也是颇让人有点意外。


  DX10.1可以在同等显卡性能的情况下提供比DX10更好的游戏表现,例如在《鹰击长空》等支持DX10.1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出来。同性能的DX10显卡和DX10.1显卡,在支持DX10.1的游戏中运行,使用DX10.1渲染就会比使用DX10渲染更加流畅。

  NVIDIA原意是直接从DX10过渡到DX11,但在DX11显卡GT300迟迟没有发布的情况下,在低端产品上支持DX10.1也可能是一种对市场的试探。在GT300量产之前,NVIDIA还要推出40nm的新品,那么DX10.1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噱头。


  整合HD Audio CODEC

  传统的HTPC玩家对NVIDIA并不感冒,原因在于早期的Geforce显卡在高清解码功能及画质输出方面略逊于AMD,而且在HDMI高清视频接口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未集成音频解码单元,无法直接实现音、画一线输出成为NVIDIA显卡的最大硬伤。而此次Geforce 210、GT220发布可谓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HDMI视频线最大的优势在于: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传统方式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须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


  NVIDIA显卡和AMD显卡不一样,核心内部并没有集成音频单元,所以不管显卡有没有HDMI接口,直接接到电视机上,都是不会发声的。NVIDIA所以在其主流显卡PCB上都会有SPDIF 输入的插口。SPDIF IN音频输入接口对DIY玩家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现从声卡上导入音频信号至显卡,再由显卡GPU将视频与音频进行混合,最后通过HMDI全数字接口同轴输出视频与音频信号,但对于广大玩家来说无疑增添了不少麻烦。


  Geforce 210、GT220相比传统Geforce显卡,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其核心内部首次集成了HD Audio CODEC,免去了通过S/PDIF插针转接的麻烦,也不再局限于双声道LPCM或者5.1声道DD/DTS,可以通过PCI-E总线传输八声道LPCM或者六声道AAC了,极大地方便了HTPC用户,这也使AMD过去在HTPC音频连接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Geforce 210、GT220显卡整合的PureVideo HD高清解码引擎再次升级至VP4版本,相比VP3又增加了对MPEG-4 (Advanced) Simple Profile全程解码的支持,领先对手AMD。

 

  NVIDIA独门绝技-Physx物理加速引擎

  物理特效能够增强3D游戏的互动性和真实性,游戏场景中物体的真实物理运动才可以让体验者产生到更加逼真的游戏体验。目前游戏中最常用的3D物理加速技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Intel旗、AMD推崇的Havok物理加速引擎,在AMD宣布Radeon HD显卡支持Haovk GPU加速之前,所有Havok游戏都是基于CPU物理运算开发的,采用该技术的游戏已经有几百款,但在游戏大作中,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Havok的身影了。第二种物理引擎则是近期非常火热,隶属于NVIDIA门下的PhysX物理加速技术,与Havok相比,PhysX虽然也可以利用CPU进行物理运算,但运行效率却远不及NVIDIA GPU,但支持PhysX GPU加速的游戏新作已经越来越多。


  随着THQ、EA、2K、SEGA等游戏大厂和著名游戏引擎的加入,PhysX物理加速技术将会被融入未来更多的游戏大作中,除了虚幻竞技场三、尖峰战士、镜之边缘等PhysX游戏外,圣域2堕落天使、雪域危机、一舞成名等单机、网络游戏中,都充分体现出了PhysX物理加速技术的有优势,支持PhysX的游戏越来越多,PhysX GPU加速的应用将在今后的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根据NVIDIA官方资料显示:蝙蝠侠之阿卡姆疯人院、镜之边缘两款Physx物理加速游戏中,相比同级别对手HD4670,GT220不仅仅在真实性方面全面占优外,游戏速度更是领先对手2倍以上。


  GT200架构大幅提升CUDA通用计算性能

  NVIDIA CUDA使GPU的强大并行计算能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因此在众多对并行计 算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通用计算应用中,可以使核心数量更多的GPU发挥出强大的运算能力,利用GPU 去发挥特长,有效的使CPU得到释放,这样CPU就可以专注于处理更加适合CPU的运算。NVIDIA CUDA 创造了一个让CPU+GPU共同进行通用运算的异构运算环境,让它们各为其主,从而使PC性能得到充分优化 、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


  CUDA C语言是一种控制CUDA架构进行通用运算的语言环境之一,CUDA架构的GPU 还可以在更多的语言环境、接口环境下工作。


  Geforce 210、GT220显卡在中低端显卡领域首次采用GT200架构,GTX200架构即第二代统一架构,不仅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调整,并大幅扩充规模。也正是因为架构的调整,使得GTX200架构更加适合通用计算,计算性能大幅提升。当GTX200架构的主要含义就是将图形处理架构和并行计算架构完美的结合起来,成为一颗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处理器。从NVIDIA的官方测试结果来看,Geforce 210、GT220 CUDA运算性能平均领先上一代产品8400GS、9500GT两倍以上,提升幅度相当明显。


  得益于NVIDIA的全力推广以及软件厂商的大力支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CUDA通用计算,早期的CUDA软件主要是TMPGEnc、Badaboom等视频转码软件,而如今已经覆盖图像编辑、高清播放等领域,Photoshop CS4、Cyberlink PowerDVD等知名软件的加入也预示的CUDA的光明未来。Geforce 210、GT220等第二代统一架构显卡的推出,更是大幅促进了CUDA通用计算的全面普及。


  FLASH硬件加速功能

  与老产品相比,Geforce 210、GT220除了制程升级之外,更是增加了很多新特性。比如针对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FLASH多媒体,NVIDIA提供了FLASH硬件加速功能,令用户可以更为流畅在欣赏FLASH高清视频,享受到集成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乐趣!

 

  早前NVIDIA和Adobe两家公司已宣称展开合作,针对对Adobe Flash Platform中的关键组件Adobe Flash播放器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在GeForce显卡或ION上实现GPU硬件加速功能。Adobe Flash Player 10.1正式版也将于2010年上半年发布。Flash Player10.1在图形、视频硬件加速和许多其它性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渲染,脚本,内存利用率,启动时间,电池和CPU的优化。对于在线视频的日渐火热,新技术的加入无疑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除了常规PC平台外,Flash Player 10.1还可支持Symbian S60、Android、Palm、Windows Mobile 6.5、BlackBerry等各种移动平台系统(iPhone平台除外),可在搭配Tegra、SnapDragon的手机或ION上网本中实现高清视频播放。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手中的Geforce GT220、Geforce G210显卡:

  我们收到的Geforce GT220来自国内显卡大厂七彩虹,作为为数不多同时兼备AIC、AIB身份的厂商,七彩虹在资源获取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此次Geforce GT220的上市使其再次走在了诸多厂商前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在这款新品吧。

 

  七彩虹惯用的彩色电感、红色PCB再次出现在这款产品上,一眼看去我们很容易认出这是来自七彩虹的显卡产品,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再这款产品上看到更多亮点,毕竟Geforce GT220是一款面向中低端用户的主流产品。不过面积超小的显示核心还是能够刺激小编进一步来探索这款新显卡的秘密。


  显卡采用2+1相分离式供电方案,仔细看去其供电电路设计相当简洁。每相搭配2颗Mosfet,用料方面采用了全封闭电感、英飞凌Mosfet与日系电解电容搭配。整体供电相当朴实,不过也算是“好用够用”。


  显存部分也提供了独立的一相供电,能够明显提升显存的使用稳定性,超频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显卡已经成功抛弃了辅助供电接口,仅凭PCI-E插槽75W的供电能力就足以拉动,可见其功耗是相当低的。


  核心编号为:GT216-300-A2,规格方面拥有48个流处理器,显存方面位宽为128Bit,从规格上来看GT220除了在制程上要优于9500GT外,在流处理器和频率上也高于9500GT。


  显存方面,继续采用GDDR3显存,延续了NVIDIA一贯的保守风格,没有像对手AMD那样大量采用功耗、频率更占优势的GDDR5显存


  制程的改进使GT216-300-A2核心功耗与发热量大减,使用七彩虹惯用的“太阳花”式开放散热器就足以满足需求,在静音与散热方面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平衡。


  视频输出方面采用了非常实用的DVI+HDMI+VGA组合,方便用户连接各种显示设备,需要注意的是NVIDIA在Geforce GT220整合了声卡,可以轻松实现HDMI音/画一线输出,对于HTPC玩家来言,HDMI接口更是为欣赏高清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我们收到的GeForce G210来自AIC大厂影驰,作为国内最核心的NVIDIA合作伙伴之一,影驰在新产品发布速度上一直保持领先,此次Geforce 210、GT220的发布依旧如此。


  影驰GeForce G210采用Low Profile的半高设计,适合HTPC用户选用。显卡采用的是P690 sku4公版PCB设计,做工用料非常不错,品质更加出色。


  影驰GeForce G210基于40nm GT218核心,编号为GT218-300-A2,核心集成16个流处理器,核心拥有16组流处理单元、8组TFU、8组TAU及4组ROP,支持DirectX 10.1及Shader Model 4.1,内建HD Codec无需外接S/PDIF就能提供HDMI音效。


  显存部分,影驰GeForce G210采用的是三星的DDR2 显存颗粒,一共四颗组成了512M/64Bit的规格,核心显存的频率为598/800MHz。


  GeForce 210本身的功耗非常低,因此核心采用的是一相供电设计,可以看到显卡采用了半封闭式电感、英飞凌Mosfet与日系铝质电容的搭配,可以给核心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


  影驰GeForce G210采用的接口是常用的DVI+ Display Port + VGA 三匹马搭配,这样的配备也显示了这款显卡专用于HTPC的定位要求,对于想要组建高清平台的用户来说,这样的配备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鏀惰棌 (0) +1 璧� (0) +1 韪� (0) +1
鎵嬫満璁块棶鏈€鏂拌祫璁绾块殢鏃剁湅鑱婂ぉ鍚愭Ы璧㈠鍝�鍥炲埌椤堕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