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08年AMD独显市场逢春 2007年11月16日,AMD-ATi推出了旗下首款55nm工艺制程的RV670核心,同期推出的Radeon HD 3800系列,吹响了AMD-ATi反攻nVIDIA的头哨。 2008年1月23日,AMD-ATi发布了首款双核DX10显卡R680,并一举夺回了3D性能的皇座,这是AMD-ATi和nVIDIA在过去一年多的角力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但这还不是重点,同日AMD-ATi还发布了基于55nm制程的RV635,得益于先进的核心制程,RV635以良好的性价比占领了中低端市场,一直在500元以下的市场给nVIDIA制造许多麻烦。 凭借先进制程技术及本身架构的优势,AMD-ATi在Radeon HD 3000系列上已经一改过去在Radeon HD 2000系列中的颓势,独显市场的占有率也开始复苏,但nVIDIA当时还不认为AMD-ATi能马上拿出特备具份量的产品与之抗衡,因为当时AMD-ATi尽管在顶级市场上和中端、中低端市场有着不错的韧力,但在千元市场上AMD-ATI始终未能拿出冲击G92系列的产品,稳守中高阶,nVIDIA又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舰单核芯片GT200。 2008年6月下旬,AMD-ATi发布了举世瞩目的RV770芯片组,堪称为性价比最出众的独显芯片,凭借RV770的强大性能,AMD-ATi发布的Radeon HD 4850/4870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发布的双核显卡R700,更在3D性能上摇摇领先于nVIDIA当时为之自豪的GTX 280,反攻独显市场的号角从此时吹响。 一不离二二不离三,2008年对于AMD-ATi来说是春天,高端市场取得成功的同时,AMD-ATi同样没有放松主流独显市场上的控制,2008年9月10日,AMD-ATi发布了RV635的接班人RV730——Radeon HD 4650,更扬言要和nVIDIA的9500GT在主流独显市场上一争长短。 RV770并没有令我们失望,而RV730能否同样为我们带来惊喜呢?今天我们PConline评测室将通过Radeon HD 4650和GeForce 9500GT这两款中端新军的性能对比,为大家展现Radeon HD 4650的性能表现。 解读:Radeon HD 4650的前生今世 从掌握的资料得知,RV730同样采用55nm的工艺技术,晶体管数量达到5.14亿,核心面积146m㎡,和GeForce 9500GT的G96核心面积(144m㎡)相差不大,因此可以推断两款芯片的生产切割成本相差不大,市场定位也会比较接近。RV730拥有高达320个流处理器单元,和RV670的数目一样,但纹理处理单元的数量却比RV670多出一倍,RV730拥有32个纹理处理单元。而显存位宽方面,RV730并没有采用目前中端显卡主流的256bit,而是沿用了128bit的显存位宽。我们知道在R600时代中,Radeon HD 2900XT由于采用了512bit的显存位宽,使得显卡的核心面积非常臃肿,发热量也过高,从过去的经验AMD-ATi得出,对于核心架构的规划,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都越大越好,要保证架构资源分配适当,才能使得芯片组发挥最高的性能比,RV730采用了320SP + 128bit显存位宽的组合,边堪称中端芯片组的黄金组合。 320SP单元+128bit显存位宽:AMD-ATi中阶芯片黄金规格 320个流处理器单元+128bit的显存位宽,这个规格组合对于国内的DIY用户来说是最熟悉不过。记得在RV670发布后,AMD-ATi为了在国内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曾经以RV670推出过一款国内专供版的显卡型号——Radeon HD 3690,它和Radeon HD 3850相比少了一半的显存位宽,却以更低的零售价,为国内玩家提供了性价比出众的中端产品。当时这么一个国内专供版的型号,其实也是AMD-ATi的一个产品试验,从HD 3690取得的成功来看,320个流处理器单元+128bit的显存位宽这个黄金规格组合的确能够在中低端市场站稳阵脚。与Radeon HD 3690相比,Radeon HD 4650的核心面积更小,因此芯片在晶圆切割时的成本更低(Radeon HD 3690是由RV670核心屏蔽128bit显存位宽,屏蔽了不等于不存在,核心面积依然不变),而Radeon HD 4650在纹理处理单元上比起Radeon HD 3690也有一倍的增长,高达32个。
Radeon HD 4650详细规格对比
从上面的规格表格中可以看到,RV730相比AMD-ATi的上代中端显示芯片RV635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样采用55nm制程,在芯片尺寸增加1.2倍的前提下,晶体管增多了1.4倍,而流处理器单元更是从RV635的120个提高至320个,增幅达2.7倍,纹理处理单元也从原来的8个增加至32个,但为了能够更好控制显卡核心面积大小,显卡的显存位宽依然保持为128bit。通过优化架构体系的做法,RV730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每瓦性能体现(performance per watt)。 第二代UVD解码:更强大的解码能力 发展到今天,GPU在电脑中占有的位置无疑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示在2D/3D视频显示处理上。在GPU能够实现硬件解码之前,所有高清片源都要通过CPU来进行解码,这样其实大大占用了CPU的使用率,而视频部分本来就应该由GPU来负责,因此在新一代的GPU中,无论nVIDIA又或是ATi都引入了高清硬件解码的技术。而在这一方面,ATi无疑做得比nVIDIA更好,第一代UVD就能够实现了H.264及VC-1的高清硬解技术,而如今随着RV770的发布,ATi已经更新至第二代的UVD解码器。 第二代UVD最大的改进就是支持了多流解码,这个概念即是表示UVD2能够支持多部高清片源同时解码,比起nVIDIA的双流解码功能更为强大。而在高清片源的支持上,UVD2已经能够支持2160P的视频解码了! 第二代ATi PowerPlay功能:节能技术更人性化 更低的制作工艺意味着在更小的核心体积下能够集成更多的晶体管,ATi自RV670起就采用了55nm的先进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目前RV730已经是第二代的55nm工艺显示核心了。新的RV730核心面积146m㎡,而晶体管数量已经达到5.14亿。 尽管在生产工艺上领先于对手,ATi还是没有放弃节能技术上的开发,上代RV670就推出了第一代桌面级显卡的PowerPlay节能技术——一个类似于笔记本的节能技术,当GPU空闲时显卡就会自动降频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现在RV730又再推出了第二代的PowerPlay节能技术,而ATI也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Power on Demand”,最大的特色是显卡会根据GPU、显存的占用率来自动调配资源。
送测显卡:蓝宝石 HD4650赏析 本次我们PConline评测室收到的是由蓝宝石送测的HD4650显卡,在这里感谢蓝宝石(Sapphire)对我们评测工作的支持。 评测平台及评测方法简介
在测试平台上面,我们采用了Intel Core 2 E8500。在分辨率上我们选择了1440x900 0AA / 1680x1050 0AA / 1680x1050 4AA三个级别的,以来考察显卡在不同画质级别上的性能差距。显卡采用的驱动是AMD-ATi提供的测试试用版驱动。 DX9测试软件:3DMark06性能评测 3DMark06 分项计算公式: HDR/SM3.0 得分 = 100 x 0.5 x (SM3 GT1 fps + SM3 GT2 fps) * Sqrt即平方根 测试相关公式: SM3.0 硬件设备GS得分 = 0.5 x (SM2S + HDRSM3S) 3DMark06 总分的计算公式: 3DMark06 总分 = 2.5 x 1.0/(( 1.7/GS + 0.3/CPU得分)/2) (太平洋电脑网3Dmark06本地下载地址) 3DMark06的标准评测包括两个HDR评测两个SM3.0图形评测。3Dmark06还首次使用了AGEIA公司的PhysX物理引擎,用CPU模拟物理引擎计算,这是3Dmark06的一个闪亮的特色。CPU评测的成绩被强制加入到总分里面去,Futuremark揭示了未来游戏发展的方向,CPU/GPU应该获得更好的平衡。而评测中,我们选择了标准分辨率1280 × 1024,不打开AA/AF特效。 DX10测试软件:3DMarkVantage测试成绩对比 新的3DMark测试工具——3DMark Vantage并没有提供对显卡DirectX 9性能的测试部分,因为FutureMark认为,作为DirectX 9.0C的测试工具,3DMark 2006就已经很好的反映显卡的DirectX 9性能,因此3DMark Vantage是一款完全针对DirectX 10开发的测试软件,用户也需要安装支持DirectX 10的Windows Vista才能运行,看来Windows XP和DirectX 9显卡用户是和这款3D测试工具无缘了。 3DMark Vantage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两个测试部分,它们各自带有两个测试场景,其中Graphic Test包括Jane Nash、New Calico,主要针对显卡的3D图形渲染性能。而CPU Test就包括AI和Physics两个部分,分别测试处理器的AI运算和物理加速性能,在现在的游戏发展中,除了图形3D性能以外AI和物理运算都是游戏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新的3DMark中对这四项目都进行了测试,无疑更能反映整个平台的游戏性能。 3DMark Vantage 总得分标准: 3DMark=1/(显卡权重系数 / 显卡总分+CPU权重系数 / CPU总分) 3DMark Vantage认为不同级别的测试模式,显卡和CPU之间的权重比例是不一样的,因此四个测评模式下的评分标准也不一致,下面我们来看看四个模式中,显卡和CPU的权重比为多少:
测试结果: DX10游戏对比评测:《Company Of Heroes》性能对比评测 测试画质设定 上图是关于英雄连《Company Of Heroes》的测试画质设定:Shadow Quality设置为DirecetX 10模式、全部特效都开启至最高。 DX10游戏对比评测:《Call Of Juarez》狂野西部 画质设定 上图是关于狂野西部《Call Of Juarez》的画质设定:全屏,Shadowmap size为2048x2048,Shadows Quality设置为Normal,音效关闭。 DX10游戏对比评测:《World in conflict》冲突世界 游戏说明 本作是一款以虚拟全球冷战为故事背景的RTS游戏,游戏支持DX9与DX10特效间的转换。在这款游戏中,我们把画面选项设定为非常高(DX10),以自带BenchMark工具测试。 DX10游戏对比评测:《Decil May Cry 4》鬼泣4游戏说明 测试画面设置如上图所示,所有特效开至最高,关闭垂直同步,分辨率分别选择为1280x1024 0AA / 1600x1200 2AA / 1920x1200 4AA。而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选择了游戏的开头场景,跑动一段路程用Fraps记下平均帧数,取3次成绩的最高值为测试分数。 DX9游戏对比评测:《使命召唤4》Call OF Duty 4对比测试 画质说明 关于Call OF Duty4的画面设置如上,所有特效开至游戏能够支持的最高级别,同时关闭垂直同步。 我们选择了大雨滂沱的快乐歌运输号,在直升机至船上的那段场景,用Fraps记下平均帧数,每个分辨率跑两次以两次测试平均值的最大值为成绩。 DX9游戏对比评测:《半条命2:第二章》 画质设置介绍 《半条命2:第二章》引擎在HDR和游戏解说系统上继续增强。《半条命2:第二章》引擎当中的游戏子引擎将支持豪华的室外场景,树叶渲染上将采用Alpha覆盖技术,提供更好的树叶细节和反锯齿效果。《半条命2:第二章》引擎引入全新的粒子系统,将提供动态软阴影效果。《半条命2:第二章》引擎当中的物理子引擎也经过重新设计,提供大场景大范围的物理效果。下面是关于《半条命2:第二章》的画质设定及评测说明。 我们将游戏的特效全部开至最高,同时关闭AA/AF。 《半条命2:第二章》的评测我们选择了崖边的场景,测试过程中,我们跑到崖边等待游戏画面的闪光至震荡完毕,用Fraps记下3次的成绩取其平均值的最大值为测试成绩。 DX9游戏对比评测:《极品飞车11》 画质设置介绍 评测画质如上面设置,所有特效开至最高,分辨率锁定1680x1050、1920x1200 4AA。 《Unreal Tournament 3》虚幻竞技场3 详细对比评测画质设置介绍 关于虚幻竞技场3游戏的详细画质设定如下,如下图。 纹理贴图细节“Texture Detail”、环境的细节“World Detail”全开,关闭垂直同步“Enable V-Sync”等等。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从参数规格对比,Radeon HD 4650的核心大小上非常接近GeForce 9500GT,从晶圆切割上看,两款产品的芯片成本相差不大,因此相信它们的市场定位是相当接近的。但Radeon HD 4650凭借更先进的制作工艺,能够在相差不大的核心面积中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数量,RV730的晶体管数量就比G96多出2亿,高达5.14亿,而得益于AMD-ATi统一超标量着色架构(Unified Superscalar Shader Architecture),RV730内部集成了高达64x5=320个流处理器单元(stream processing units),远远超越于nVIDIA GeForce 9500GT拥有的32个,如果两者市场定位相差不大,加上RV730支持AMD-ATi独有的第二代UVD解码技术以及第二代PowerPlay技术,Radeon HD 4650的竞争优势无疑会高出不少。
凭借320SP units + 128bit显存位宽的黄金组合,Radeon HD 4650和过去的产品相比取得了更大的每瓦特性能,从前面的3D性能对比评测中可以看见,Radeon HD 4650即使和高频板的GeForce 9500GT比较,也能够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取得的领先优势,在Radeon HD 4650全面上市后,如果9500GT不能和HD 4650在价格上拉开差距,相信将会受到不少的冲击。 与自家的产品比较,目前AMD-ATi在300元——700元的市场上已经有了较为健全的体系,700——1000元的市场来说才是AMD-ATi真正薄弱的区间,但从Radeon HD 4650的规格和性能来看,它都不可能是一款定位在700——1000元的产品,Radeon HD 4650可能是一款取代Radeon HD 3690的产品,市场定价大概在499——599元之间,直接冲击目前nVIDIA在同一价格段上的9500GT。在HD 4650批量上市后,相信HD 3690会逐渐为HD 4650让出市场空间,而HD 3850则会以略高于HD 4650的价格存在于定位稍高的市场位置上。
好了,本次关于Radeon HD 4650的评测到此结束,Radeon HD 4650和Radeon HD 3850/3690之间的性能差距会有多少呢?我们PConline评测室会在不久为大家送上更为详细的评测。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主流中端我称皇!AMD HD4650性能对比测试主流中端我称皇!AMD HD4650性能对比测试
2008-09-12 10:11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zhuyumian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