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也许AMD当初也没有料到,2009年发布的HD5700系列显卡在2011年的今天依然能坚挺在中端主流市场,凭借不断平民化价格定位、更强的性能表现,AMD的HD5770、HD5750显卡使NVIDIA在主流市场上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显卡厂商保持HD5700系列显卡的出货量的同时,依然推出很多新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差异化的选择。也因为如此,面对琳琅满目的HD5700系列显卡,让用户选购带来一定难度,于是我们策划了HD5700系列显卡横向对比评测。HD5700显卡的横评,主要以HD5770为主,HD5750显卡为辅,毕竟HD5770显卡在千元内价位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 ----------------------------------------------------------------------------- 如果您更关注千元价位的AMD HD6850显卡,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百家争鸣竞绽放!八大主流HD6850显卡横评 ----------------------------------------------------------------------------- 本次HD5700系列产品的横向评测中,包括了5款HD5770显卡以及3款HD5750显卡。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测试的所有显卡均为非公版产品。可见随着产品周期的递进,各个厂商更乐于推出代表自身产品研发能力的非公版产品。各具特色的非公版产品让这次推出HD5700系列显卡的横评别具意义,让消费者通过这次的横评找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这8款产品的具体品牌与型号如下(注:按品牌中文拼音代表的首字的字母排序):
从HD5770以及HD5750两种芯片的显卡产品看,前者的不同显卡产品具备更多的特色元素,比如完美支持Eyefinity技术的、有注重散热的、有注重供电的等等。至于HD5750更多地充当低价位市场的开拓者,厂商在研发时更多地注重价格的因素。由于本次横向评测包括HD5770和HD5750两种芯片,所以在后面的综合比较我们会在分开两种芯片进行。 2、复制9550奇迹!HD5700显卡一直受追捧 当年ATI DX9时代的Radeon 9550显卡至今依然是DIY玩家津津乐道的奇迹。开放的频率设定、低价的定位以及性能横扫同价位NVIDIA产品让ATI(现在的AMD)赢得了当年第一代DX9的中端价位王座。 如今HD5700系列显卡尤其HD5770显卡很有重现当年9550显卡奇迹的味道。从09年10月上市至今已经在市场存活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对于日新月异的显卡市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实当HD5770显卡还定位在千元以上价位的时候,NVIDIA的GTX460的确给了AMD的中端产品一个当头一棒,但是当AMD将HD5770显卡的价位降到千元以内的时候,HD5770显卡立即焕发出第二春,此时NVIDIA反而成为了被动的一方。
NVIDIA一直在千元内显卡市场中显得十分被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初为了延续GTX460锐气而推出的GTS450却远远被行业高估了,性能、功耗、价格三大显卡综合因素均不如降价到千元价位后的HD5770显卡,这让精明的消费者也不会对新产品抱着尝鲜的态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AMD在千元内DX11市场的布局早已经在一年前成型,而另一边厢的NVIDIA却迟迟按兵不动。当时在千元内尤其是低端价位市场没有对手的AMD自然而然地赢得了掌声和市场。
GT440与HD5750的参考报价:(采集于2月28日) 即使GT430乃至不久之前推出的GT440推出市场,但GT440只是GT430的换汤不换药性质的产品,从侧面上反而帮助了AMD巩固千元内产品的霸主地位。因为新品上市总有一种价格虚高的规律,GT440普遍报价为599元,和HD5750相同,但无论是GT440的性能还是成熟程度以及市场接受度都要比HD5670逊色,更不要说性能定位更高的HD5750了。
按照NVIDIA的思路,GTX500系列才是NVIDIA心目中的精典之作,但是代表GTX500系列的中端主流级别产品却迟迟没有出现。可见在GTX550之类的产品出现之前,AMD在千元市场依然可以稳坐头把交椅。 HD5770、HD5750显卡定位:
根据AMD的产品定位,Radeon HD 5750和Radeon HD 5770定位于中端主流市场,价格在599元-999元。
AMD Radeon HD 5700系列支持三大技术,分别是微软最新的3D API DirectX 11、多屏显示技术ATI Eyefinity以及并行计算技术ATI Stream。这三大技术将回是新一代HD 5800显卡的重点技术,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三大技术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DirectX 11: 说到微软的DirectX技术,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喜欢玩3D游戏的玩家。简单来说,DirectX技术是一套多媒体接口方案,其中的Direct 3D部分表现非常优秀,被广大游戏和显卡厂商广泛使用,并成为了3D游戏和显卡的一个重要接口标准。现在DirectX最新版本已经升级为DirectX 11了,AMD的HD 5700显卡完整支持该技术,为3D游戏世界带来更逼真的游戏效果。 随着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即将发布,也带来了最新的DirectX 11。但其实DirectX 11只是DirectX 10的大幅度加强版,而不是9.0C和10.0/10.1的彻底革新。DirectX 11带来了Tessellation(拆嵌式细分曲面技术)、Multi-Threading(多线程)、DirectCompute(通用计算)、Shader Model 5.0(渲染引擎5.0)以及Texture Compression(纹理压缩)五个重要特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Win7直接提供了DirectX 11,而Vista则可通过升级DirectX驱动包来支持11.0。 Stream: Stream是AMD针对旗下图形处理器(GPU)而推出流处理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AMD GPU的并行运算能力,用于对软件进行加速或进行大型的科学运算。目前DirectX 11中已包含了DirectCompute 11的子项,加上OpenCL语言接口,GPU加速的前景越来越明朗,Radeon HD 5700不单单是一张3D显卡,它还可以为大型软件、游戏等应用进行加速。而未来我们还有可能看到基于OpenCL的AMD物理加速引擎。 Eyefinity(宽域):
Eyefinity技术,是AMD显卡最新多屏显示技术,使Radeon HD 5700可连接多台不同规格的显示器,可组合成一个超大的显示器,体验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现在已经不少厂商针对多屏用户推出了HD 5770/HD 5750显卡,下一节我们将进行详细介绍。 4、HD5700的宽域、7.1声道、节能技术详解 Eyefinity宽域技术详解: 上一节我们提到了AMD的Eyefinity宽域技术,它一直是AMD引以为豪的技术,毕竟NVIDIA当前依然没有任何对应宽域技术而进行竞争的办法。宽域技术的优势在于,只需通过一张支持宽裕技术的AMD HD5000显卡,就能实现单卡三屏以上的显示输出。让一些特殊行业的用户以及游戏、高清玩家的使用更加便利、震撼。
实现三屏输出,除了需要在显示器以及显卡中内置DisplayPort接口外,最好还是采用同一尺寸的显示器组成三屏,以免影响显示效果。HD5770显卡一般内置了4个接口,包括了DisplayPort接口、双DVI以及HDMI,刚好符合三屏输出的硬件要求。 驱动的支持也是实现三屏输出的另一法宝,催化剂驱动的CCC软件可以灵活地进行三屏的设置,方便用户实现三屏的输出。 一边在看股票、一边在看高清电影、一边在网游挂机,不需要繁琐的任务栏切换,只需使用鼠标轻轻移动,就能进行各自的多任务操作了。此外,三屏输出玩《极品飞车14》、《鹰击长空》等游戏,那种眼球的享受是不言而喻的。要得到这种享受,在千元内价位,唯有HD5700系列显卡做到。 支持7.1声道源码音频输出:
Radeon HD5700系列在7.1声道源码音频输出功能的基础上更是支持蓝光3D立体技术,并整合了第三代UVD 3.0视频解码硬件引擎。UVD 3.0相比前两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MPEG-2、MPEG-4 Part 2 (DivX/XviD)、Blu-Ray 3D (MVC)等编码格式的全程硬件解码,用户可以将更多视频解码工作交给GPU处理,进一步减轻CPU负担。让用户在获得完美的高清画质同时,还能够享受同样完美的高清音频效果。 配合支持高清硬件加速的HD5700显卡能获得最好的高清享受AMD的7.1声道解码技术在各大软件中均有完美的支持,就不再需要花费高昂价格购买7.1声卡,即买即用。这对于HTPC的高清玩家也是非常大的诱惑。 PowerPlay节能技术介绍: 畅玩DX11游戏、享受高清音视频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当前绿色环保的主题。谁也不想让极致3D享受因为过热的功耗温度而成为了一种难受。更加重要的是,没有人想在畅玩3D游戏时因为显卡过热而出现了死机现象。AMD的PowerPlay节能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电源管理技术可以让AMD Radeon HD5700系列显卡能够在空闲环境下自动降频,从而获得低功耗低温运行的效果。
AMD的PowerPlay技术可不是纸上谈兵的,从GTS450显卡首发评测的功耗测试图可以看出,HD5700系列显卡的功耗比GTS450低不少。所以从节能的角度上看我们会推荐HD5700系列显卡的原因了。 5、显卡测试平台和方法说明
本次横评分为性能指标和非性能指标两个部分,其中性能指标包括性价比、功耗温度、噪音控制、超频潜力;而非性能指标包括整体设计、接口布局、散热器做工、PCB做工、供电设计。综合所有项目给出100分的总分,总分越高越好。 考虑到3A平台,这次横评的性能部分我们选用了AMD Phenom II X6 1090T处理器和AMD 890FX主板作为评测平台,测试分辨率为1680×1050 4AA与1680×1050 0AA。另外,我们还加入了NVIDIA定位与AMD HD5700相近的Geforce GTS 450显卡作为参考对象。
从以上的各品牌的HD5750、HD5770显卡参数可以看出,公版频率成为了主流,而非公版频率的显卡的频率设定也显得比较谨慎,超频的数值不算大,使得显卡之间标频性能差距不大,这也为后续的超频提供了不少空间。而三款HD5750显卡中有2款为非公版频率,可见厂商HD5750显卡的频率设定更加灵活。 至于报价方面,同一种芯片的各款显卡的价格差十分明显,像一线AIB迪兰恒进的HD5770 1G Eyefinity 5报价仅有799元,并且内置了1GB容量显存,性价比十分出色。而代表HD5770做工最强水准的微星 R5770 HAWK显卡由于成本限制依然在千元以上价位。至于HD5750类别中,包含了599元到999元的报价。当然,市场信息千变万化,所以玩家最好还是以实地购买时的报价为准。 6、HD5700系列显卡横向测试方案简介 本次横评分为性能指标和非性能指标两个部分,各占百分之50的权重。 下面是我们经过多方考虑后得出的各项目的权重: 非性能大类分成外观设计、接口布局、散热做工、PCB做工、供电做工五小类,每个小类各占10分,而平均水准的则统一为8分,比公版更好的高于8分,反之亦然。非性能虽然无法用客观数据来衡量,但是做工用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的主观感受,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稳定性与显卡寿命。 至于性能大类分为性能、温度功耗、超频、噪音等。我们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客观数据进行评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次横向评测有HD5770以及HD5750产品,所以在评分上我们在同一种芯片的产品间进行。 7、HD5700系列显卡横评:整体设计 首先进行的是整体设计部分,虽然外观设计上主观因素较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显卡厚度、长度、显卡物理保护设计、细节部分乃至观感等方面来为各位“选手”进行评价的。其中显卡长度影响了机箱内部的对流散热能力以及空间的充裕度,厚度大小影响主板PCI-E插槽的剩余可用的数目,显卡物理保护主要包括对显卡的PCB保护,这在直立机箱的环境下显卡长期在悬空插放的条件使用是否对扭曲变形形成保护尤为明显。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在HD5770显卡中,微星 R5770 HAWK显卡长度最长,不过从外观已经可以看出该卡的整体设计可谓不遗余力的,HD5750显卡上各款显卡长度控制均显得中规中矩。由于HD5700系列显卡定位不算高端,所以这类显卡均能轻松装进普通机箱中。厚度上,基本上所有显卡均控制在双槽的长度范围之内。 从以上的实拍对比可以看出,除了镭风 HD5750悍甲蜥二代1024显卡外,各款HD5770以及HD5750显卡均具备了一个到两个交火接口以及单个6pin外接供电,交火接口的配备为组建双卡交火的高性能平台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过用户在组建交火平台时需要注意显卡背部的固定螺丝的长度是否会顶着另外一块显卡的背部。 过一系列做工与细节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各块显卡的外观部分的分数(其中平均水平的以8分作为标准,保留一位小数):
8、HD5700系列显卡横评:接口布局 介绍完外观后,下面到了接口布局的部分。下面是每一张HD5770/HD5750显卡的具体接口布局: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在HD5770显卡别中,各显卡的接口设计可谓各具千秋。其中最大的特色之处就是迪兰恒进 HD5770 1G Eyefinity 5显卡采用了单槽5个Mini-DisplayPort接口的布局了,可以通过宽域技术组建高达5屏的显示输出,让人惊艳。并且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迪兰恒进还随卡附赠了三条Mini Displayport转Displayport,及两条Mini Displayport转DVI转接线,方便用户。 至于其他产品中,蓝宝石以及讯景均采用了与公版一致的布局,可以实现三屏输出。盈通 R5770-1024GD5游戏高手则更多地考虑了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各种类型接口均兼顾。至于HD5750显卡中,普遍采用了3接口布局。 在评分标准上,HD5770公版的接口布局评分为8分,在评分上我们更多地考虑到实用性与用户的使用习惯。
9、HD5700系列显卡横评:散热器 我们首先从做工、外观对进行参测显卡的散热器进行比较,后面性能评测部分会有实际的散热效能比较。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由于厂商对产品定位不同,参测显卡的散热设计的做工也不尽相同。微星 R5770 HAWK显卡就是唯一一款采用了双风扇散热的产品,微星称之为Twin Frozr II散热器。而HIS HD5750 IceQ+ 1G显卡采用了封闭式涡轮散热的设计,外观上看起来十分彪悍。总的来看,HD5770显卡基本上都采用了热管辅助散热,而HD5750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下面我们综合热管数目、风扇数目、散热面积、散热器做工 、安装时对人体保护等方面进行评分:
10、HD5700系列显卡横评:PCB设计 经过拆解后,各款HD5700系列显卡的PCB做工状况一览无余,首先我们整合各款显卡的PCB实拍图片。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所有显卡的PCB均采用了非公版设计。PCB做工决定了显卡的整体稳定性以及超频能力,在这次评定中,我们从显卡PCB的整体设计用料的丰富程度、整体布线、细节设计等方面进行评分:
11、HD5700系列显卡横评:供电部分 显卡的供电可谓显卡的原动力,决定了显卡的寿命还有超频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八款显卡的供电做工如何。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从实拍对比可以看出,一线大厂的HD5770显卡均内置了相数较多的供电,其中微星 R5770 HAWK的供电用料最让人称道。高质电感以及8针MOS管以及数量丰富的日系全固态电感是这次横向评测中供电最出色的产品。当然,HD5750以及HD5770显卡自身TDP不高,所以对供电的要求不高,这种供电上的差距主要在超频后的长期稳定性上有所体现。 综合供电相数、供电用料做工等方面因素,我们进行以下的评分:
12、性能比较:3DMark 11、Heaven 2.1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基准测试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 3DMark 11的测试中,HD5770显卡平均成绩在2370左右,而高频版的HD5750达到了2000分的水平,对手的公版GTS450不足2000分,可见在DX11的基准性能测试中,AMD的HD5770显卡让GTS450望尘莫及。 3D理论测试:Heaven Benchmark 2.1 游戏引擎开发商Unigine推出的DirectX 11 GPU测试程序Heaven Benchmark,凭借对曲面细分等新特性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媒体和玩家测试DX11显卡的重要工具。2.1版加入了对OpenGL 4.0标准规范的支持,包括OpenGL模式下的硬件曲面细分技术,并且加入了对多种立体3D模式的支持。此外,2.1版本还进行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优化和完善。 Heaven Benchmark 2.1作为DX11核心特效细分曲面的标准化测试工具,NVIDIA显卡在这类高强度的3D渲染中拥有一定的优势,但HD5770显卡自身较强的性能弥补了自身细分曲面处理上的不足。 13、性能比较:尘埃2、A.V.P 《尘埃2》是一款DX11游戏,也是著名的赛车类游戏,在玩家群体中有很好的口碑,呈现出真实、绚丽的赛车竞赛场景。我们采用测试采用而来游戏自带的Benchmark Test。 DX11游戏《尘埃2》的测试中,频率稍高的盈通HD5770显卡以微弱优势领先参测产品。从纵向比较来看,HD5770与HD5750显卡对GTS450形成了夹击之势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是早期的DX11游戏之一,而Rebellion推出了Benchmark 1.03,不过设置比较麻烦,需要修改快捷方式并添加命令行,且要修改文本文档来改变测试环境设置,希望以后的Benchmark版本能够改进。 DX11游戏《异型大战铁血战士》是A卡的优势项目,测试中可以看出无论HD5770还是HD5750均比GTS450具备性能优势。 14、性能比较:地铁2033、失落的星球2 DX11游戏:《地铁2033》 《地铁2033》拥有次世代顶级的画面表现,精确的实时光照,高精度的体积阴影,PhysX加速效果,尤其是整体大范围烟雾尘埃刻画更是出众,营造出了一个极具渲染力的恐怖末日游戏场景。我们采用1.02版的Benchmark进行测试,画质为“高”,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没有开启“PhysX”特效,这样更能反映显卡的DX11性能。 《地铁2033》从测试成绩可见这个游戏对显卡要求之高,连HD5770级别的显卡都不能取得流畅,而NVIDIA的GTS450甚至比不上HD5750。 DX11游戏:《失落的星球2》 游戏采用CAPCOM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美丽的画面,使用该引擎的还有《鬼泣4》和《生化危机5》,并且PC版本加入了DX11特效,成为一款具备DX11性能参考价值的游戏。我们使用了官方的Benchmark Test B进行测试。 虽然是此游戏是NVIDIA的优势测试项目,不过GTS450在与HD5770显卡的对比没有占到什么便宜,HD5770平均成绩与GTS450相持平。 15、性能比较:叛逆连2,性价比评分 DX11游戏:《战地:叛逆连队2》 《战地:叛逆连2》(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是EA DICE开发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该作是EA DICE开发的第9款“战地”系列作品,使用加强版的寒霜引擎,加入了建筑物框架破坏和物体分块破坏的支持,还有部分DX11特效,测试前我们在Setting文件中手动开启DX11,测试场景为第一关开头。 可以看出HD5770显卡的测试过程表现得十分出色,HD5750也不错,对手的GTS450只能与HD5750持平。 HD5700系列显卡性能价格比评分: 由于HD5700系列显卡之间默认频率差不多,默认情况下3D性能差距不明显,所以我们将价格的权重综合进去,也就是成为了性价比的综合考察。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我们得出了以下的评分:
16、HD5700系列显卡横评:功耗与温度 平台功耗与显卡温度测试: 由于一般情况下很难测出单张显卡的功耗,因此在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频率均为默认频率。我们采用严厉的FurMark进行烤机,10分钟后记录核心满载时的温度;然后待机10分钟,在GPU-Z的Sensor功能记录此时为待机核心温度。在两个测试环境下我们都使用功耗测试仪来检测功耗,测试环境保持在空调室温25摄氏度。 从功耗对比可以看出,HD5770与HD5750功耗控制出色,根据频率与供电部分控制的不同,各显卡有10瓦特左右的差距。相比NVIDIA的GTS450,AMD的5700系列还是很节能的。需要说明的是,讯景的HD5770在待机环境下不能完全进入节能状态,所以功耗显得相对较高。 在温度测试中,是表现各款显卡散热器的时候,注重产品散热设计的微星HD5770显卡自然在温度测试中表现十分强悍,满载环境下仅有56摄氏度,让人觉得惊奇。
17、HD5700系列显卡横评:噪音控制 显卡满载运行时噪音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测试中我们也必须针对8款HD6850显卡的噪音进行对比,来看看那一款的显卡的噪音控制更加出色。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的噪音测试数值为接近风扇时的分贝,而不是用户实际体验到的分贝值。 HD 5770显卡:
HD 5750显卡:
由实际的测试可以得出以下的噪音测试评分:
18、HD5700系列显卡横评:超频 超频测试是考验显卡散热、供电设计等方面的考核,我们使用AMD GPU Clock Tool进行超频,并使用3DMark 11才进行超频性能测试。我们的超频测试具体实施方案为:默认核心、显存电压为前提,显存频率统一超频至5000MHz(HD5770)以及4800MHz(HD5750)以确保稳定性。 从超频结果可以看出,部分一线HD5770显卡已经能够超越1GHz的频率大关,十分惊艳。需要说明的是,镭风HD5750显卡并没有独立设计外接供电,超频受到不少影响,而盈通的受制于散热效果,所以超频上限频率较低。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对各款显卡的超频潜能进行评分:
19、PConline评测室总结
迪兰恒进 HD5770 1G Eyefinity 5凭借799元的高性价比、5接口的罕见而丰富的布局、均衡的超频、功耗温度控制乃至噪音控制让该卡成为了当前最值得购买的HD5770显卡。但是如果玩家追求显卡的做工,那么微星 R5770 HAWK是你的不二之选,当然价位就更高了。 至于HD5750系列中仅有3款参测产品,双敏 无极2 HD5750 DDR5大牛版显卡虽然没有太多突出的亮点,但是胜在均衡的综合表现均让人感到满意。 值得推荐的HD5770/HD5750显卡:
AIB品牌、五个MINI DP接口(附送多种转接线)、出色的功耗温度控制、799元的售价。 AIB品牌、出色的做工用料、豪华的散热器与超强的散热效果、性能强劲,不过价格1099元,相比其他HD5770要贵一些。 新显卡到来前,GTS450被HD5700双路夹击: 在这次横向评测中,虽然HD5700系列显卡上市已久,但依然在主流显卡市场上独领风骚。同时由于NVIDIA在千元内显卡市场的后劲不足造就了HD5700显卡的辉煌,在N卡的GTX500系列主流新品推出之前依然具备性价比、性能、功耗温度等方面的竞争力。尤其面对GTS450这个竞争对手时,相信AMD能很好地利用HD5750以及HD5770形成夹攻之势。如果一旦NVIDIA还不进行价格战的话,恐怕GTS450乃至上市不久的GT440也难以抵御HD5700系列的攻势。 HD5750,主流用户的高性价比之选: 如果你打算购买主流价位的显卡,AMD的HD5700很值得考虑,尤其是HD5750,售价仅599-699元,性能远远抛离NVIDIA同价位的GT440,而NVIDIA的同级别的GTS450,价格却贵了100-200元,相比之下HD5750的高性价比便不言而喻。而对于大多数用19英寸显示器的用户来说,HD5750的性能足以应付绝大部分主流游戏的需求了。 |
正在阅读:八大品牌谁主沉浮?HD5700系列显卡横评八大品牌谁主沉浮?HD5700系列显卡横评
2011-03-03 03:13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fanjunhui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