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此情可待成追忆:近年淡出DIY硬件品牌

2012-03-09 16:24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DIY   责任编辑:fanjunhui 

1淡出市场的CPU品牌回顶部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屋里突然传来一首《老男孩》的歌曲,突然回想起很多很多往事。在感触中,回忆起那一年青涩的自己,拥有了第一台DIY电脑,升技主板、火球硬盘、世纪之星机箱……一切品牌都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这个飞速发展、弱肉强食的年代,多少IT品牌成为了牺牲品?最近升技正式停止服务,尔必达也申请破产保护,准备成为下一个牺牲者......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回想起那些已经淡出DIY硬件市场甚至消失的品牌。

淡出市场

淡出市场的CPU品牌

NO.1:CYRIX(VIA)

  简介:Cyrix公司建于1988年,1992年以其独创性的486DLC/SLC产品进入市场,其后又推出与Intel完全兼容的DX2/50/66/80,率先打破CPU市场一家独霸的局面,并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基础。最后被VIA(威盛)收购,然后消失了……

CPU

辉煌能和奔腾抗衡

  在intel Pentium 时代,cyrix出品的6x86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6x86MX 133MHz的benchmark会比Pentium MMX 166MHz快少许,因此133MHz 的6x86会PR system成6x86Mx-PR166.。由于当时拥有强大的性能和价格优势,Cyrix 6X86 在《PC Magazine》主办的公开测试时获“目前世界上最快的CPU”的殊荣,在运行16/32位混合代码时的突出表现更使其成为Cyrix挑战Intel的本钱。

-----------------------------------------------------------------------------

Cyrix 6x86诞生之简述:

Cyrix 6x86是一颗第六代、32位元、x86相容的微处理器,是由Cyrix公司所设计,并由IBM、SGS-Thomson所生产,于1996年发布

-----------------------------------------------------------------------------

没落——二次收购门

  在IT这条道路上,永远没有平坦的,Cyrix与CPU垄断霸主顽强斗争了10年的世界第三大CPU公司,经历了2次被收购。第1次是1997年,第2次是1999年。

  1997年:国家半导体公司以5.5亿美元买下Cyrix,国家半导体公司,有强大的财力和领先的逻辑、复合信号技术的优势;而Cyrix有技术依赖于IBM代为生产,财力和产量都有问题。本来,两者结合互补,优势显然,当时不少学者也鼓吹Cyrix前景一片光明。但谁知道,2年来接连亏损……

  1999年:国家半导体公司找到了当时叱咤主板芯片市场的VIA(威盛),由于比较狼狈,所以以技术和Intel、AMD抗争10年的Cyrix仅以1.67亿美元被收购。

NO.2:IBM台式机CPU(CYRIX代工)

  简介:IBM在台式机领域,并没有自主研发过CPU,由于拥有庞大的财力和工厂优势,一直帮当时三大CPU厂商之一的CYRIX生产CPU。

IBM

  具体历史意义的产品:90年代的IBM 6x86 CPU,是当时最顶峰的产品。性能和cyrix出品的6x86是一模一样的。

IBM CPU现状

  IBM早就淡出硬件市场,目前的CPU只是面对游戏机,PS3就是用IBM和索尼共同研发的Cell处理器,但IBM早在2009年已经宣布停止研发Cell处理器,PoweXCell 8i就是最后一款Cell处理器。不过,如今并没有停产,目前主要由东芝公司生产,继续使用在PS3上。

2淡出市场的硬盘、内存品牌回顶部

淡出市场的硬盘品牌

NO.1:昆腾硬盘

  简介:美国昆腾公司(Quantum Corporation)创立于1980年,是一家多元化存储产品公司,以提供使客户满意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产品而著称。昆腾是全球产量最高的个人电脑硬盘(ATA接口)供应商,也是高容量硬盘(SCSI接口)的领先供应商。

回忆:70、80后的记忆——火球系列

火球

  火球硬盘,普通系列一共经历了9代,从1代到9代,9代将火球推向了最高峰。而火球也推出了高能1、二、三代,性能更加强悍。

  1999年,火球第9代诞生,当时最大的是20.4G,是超级海量了,曾经是多少70后、80后梦寐以求的硬盘。

-----------------------------------------------------------------------------

火球经典系列:

CX 火球九代 5400/10200/1300/20400 Fireball CX 5.4/10.2/13.0/20.4

LM 高能火球三代 Fireball Plus LM 10.2G、15G、20.5G、30G四种容量硬盘,当年,10.2G卖到1130元的天价。

-----------------------------------------------------------------------------

辉煌过后:被收购

  昆腾公司在2000年4月2日被迈拓公司所收购,收购后的迈拓成为全球最大硬盘厂商。昆腾时代结束。迈拓收购昆腾后,从中获得了大量人才,尤其是企业硬盘SCSI,也因此成为短暂的老大。

NO.2:迈拓

再遇收购门:2005年,希捷收购迈拓

迈拓
曾经的硬盘老大,迈拓最终被希捷收购

  迈拓(Maxtor)硬盘又是老一辈用户心中的好品牌,其钻石系列硬盘同样在硬盘市场上大红大紫过,2000年之后出道的用户肯定听过或用过该品牌。在收购昆腾后,迈拓成为了当时的硬盘业界的老大,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被希捷超越,之后长期与西数竞争亚军,2005年被日立超越跌到第四的位置。

NO.3:IBM硬盘

2002年,日立收购IBM硬盘:

日立收购IBM硬盘
被日立收购的导火线:IBM的玻璃硬盘

  和昆腾一样,说到IBM硬盘老一辈用户绝不可能陌生,在硬盘界耕耘二十多年的IBM,技术与实力都处于领先水平,当时其硬盘同样拥有很好的口碑。2000年前后IBM首次在桌面采用玻璃盘基的“玻璃硬盘”,虽然技术是领先的,但无奈这种玻璃硬盘存在缺陷,很容易出现坏道,导致大量返修,让IBM直接损失近5亿美元,成为后来IBM硬盘被日立收购的导火线。当时硬盘市场低迷,IBM硬盘长期亏损,引领硬盘业界二十多年的老大最后也毅然放手。

IBM硬盘被日立收购
IBM硬盘被日立收购

  2002年4月,日立和IBM整合各自的硬盘业务,联合宣布成立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虽然是联合成立,但之后推出的硬盘全部以日立作为品牌,所以可以说IBM硬盘被日立收购了。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立完全继承IBM的份额并发扬光大,长期占据世界第三大硬盘厂商的位置。

淡出市场的内存品牌

奇梦达

  英飞凌内存凭借出色的品质曾一度活跃于DIY市场,后来改名奇梦达,于2009年初破产。

3淡出市场的主板品牌回顶部

淡出市场的主板品牌

NO.1:硕泰克

  说到硕泰克这个品牌,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作为主板界里小有名气的品牌,硕泰克走得太快太悄无声息。硕泰克是在1998年底开始进军大陆市场,经过北方融华康和南方商科的精心策划和推广,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成为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主机板品牌。当时在市场上以强有力的性价比优势,得到了很多学生用户的欢迎。

 主板
亮骚一时的银色PCB:硕泰克SL-85DRV4

  至2002年,在渠道的强大推广下,硕泰克一路飘红,一些地区出货量甚至超过微星、技嘉、华硕等行业巨头。但是到了2005年,因为与渠道分歧较大,结束了长达7年的合作,在市场惯性之后开始下滑。

  不少台湾品牌在进入大陆的时候,都会明智地选择有实力的渠道商合作共赢。但是这些厂商,在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之后往往都希望能够断奶自立,以进一步独占利润。而大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台系厂商对大陆市场的不了解往往会使这些品牌像断奶的小孩,最后只能被饿死。而硕泰克只是这些厂商中的一个典型。

NO.2:博登
 
  提到XFX这个品牌,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他的显卡显卡卖得很贵。在近年的主板上也能看到XFX的公版680i主板,但其实早在2001年XFX就已经有了主板品牌。经历过2001年电脑攒机的玩家,对博登“阿傻”主板应该不会陌生。

博登主板
 

博登主板与XFX显卡的包装一样

  其实,博登阿傻主板和XFX讯景一样,都是广州创嘉实业当年在大陆地区销售的产品。在过去,博登主板与XFX显卡的英文商标与国际上一样,都统一为XFX,同时使用了统一的包装设计。这里所说的“创嘉实业”,正是香港松景公司在内地的国内控股公司。过去,依靠优技、金彩霸、金声霸等一堆小品牌而起家。

  然而博登主板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并没有像他的显卡一样出色,当时在市场上只能算是三流品牌。毕竟推主板市场与推显卡还是有很大不同,博登主板在市场上兜了一圈之后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直到后来XFX推出680i主板,也没有在市场上引起什么关注。显卡厂商想要到主板的领地里打天下不是这么容易的。

NO.3:隽星
 
  华硕、技嘉、微星在03、04年的大陆市场上可以说是三分天下。在华硕推出第二品牌——华擎,在低端市场上成为一枝独秀后。微星在2004年6月29日这天也发布了旗下的第二品牌——隽星。隽星,英文名称microbrill(MBI),该品牌是由深圳市隽微科技有限公司操作,而深圳隽微则是台湾微星科技公司在大陆的转投资企业。
 
  在2004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传出微星要发布第二品牌的消息。而微星借鉴了华硕在推出华擎之前所使用的策略,坚决不承认与隽微公司及隽星品牌有任何关系。

 隽星主板
与微星主板有几分神似

  凭借微星在市场上的地位,隽星主板的推出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在用料和设计上与微星都有很多相识的地方,比如都采用红色PCB。在品牌推广的初期,隽星也的确让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加上价格实惠和经常送礼品等活动。让隽星在市场上火了一把,而大陆的低端市场恶劣的竞争环境最后还是让微星的第二品牌没有发展下去。

NO.4:倍嘉
 
倍嘉主板品牌发布

  倍嘉的英文名称为GIGATREND,副品牌Axper,倍嘉科技股份公司是技嘉科技100%持股的企业,以追求品牌占有率而不是市场占有率为诉求。

倍嘉主板

  当年,倍嘉主板褐色的PCB让人感觉与市面上出现的工包技嘉产品非常相似。由于是主要面对低端市场,在芯片组的选择上主要以SIS和威盛居多。价格自然是非常接近低端用户的消费水平。即使是有着技嘉作为保护伞,但是倍嘉和隽星一样也逃不了退出市场的命运。

NO.5:大众主板

  大众(FIC)是一家历史悠久的PC板卡制造厂商,早在97-98年就已经名声顶喝,继而在99年达到了最高峰。大众拥有着不错的市场占有率,而且也博得了众多用户良好的口碑。

大众主板
大众主板

  虽然大众主板博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众主板声音逐渐变的不如其他品牌响亮。尽管在03年的时候,大众又有了一系列的动作,最终也未能挽救大众主板推出市场的命运,在2004年后,大众主板就离开了我们。

NO.6:最令人悲痛和遗憾的永别——升技!好走

  曾经有这样一个主板品牌,曾经有这样一家硬件公司,“这是一家1989年成立于台湾的电脑公司,一个位列台湾前十大的主机板制造商,一个曾经给DIY用户带来过欣喜和狂热的品牌”——曾有IT媒体给予升技这样评价。

  大势造英雄,一个同台湾IT一起崛起的品牌,曾经的那些只是留给DIY玩家疯狂的那些,终究也只成为了记忆,经典的BH6,那是怎样的创举?

  还有多少人知道除了华硕,技嘉,微星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升技”的一线品牌?升技终究还是败下阵来,也许是市场、也许是自身,终究它还是离开了。2008年12月18日:升技正式宣布倒闭!

升技主板
升技NF7-S

  升技NF7-S支持Socket 462(Socket A)CPU类型,支持Barton,Athlon XP,Athlon,Duron系列处理器,当年的巴顿,当年的NF7,实在经典。

升技主板
IP35-E

  这个主板是出了名的问题才主板,就因为问题多,故主流799元价位的时候,升技只需要499元

  2008年升技的离开,是主板业界最悲痛的一件事情,从1989年到2008年,就在升技即将迎来20周年的时候,离开了。

NO.7:升技之后,DFI也离开DIY市场

DFI主板

  DFI主板以出色的品质与超频性能,媲美一线品牌,活跃于1999-2010年,其LanParty尤为经典,用过这个系列主板的都户,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升技衰落之后,DFI颇有当年升技之风,深受资深DIY用户喜爱。可惜还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这个部门亏损严重,2010年,DFI也退出DIY市场。

4淡出市场的显卡品牌回顶部

 
淡出市场的显卡品牌

NO.1:S3

  S3既是公司名又是显卡名。90年代的时候,美国S3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图形、影像及多媒体加速器供应商。但后来被VIA(威盛)收购了。

第一代2D/3D加速卡:S3 ViRGE

淡出市场
ViRGE

  ViRGE,全称为"Video and Rendering Graphics Engine"(视频描写图形引擎),是第一代电脑的2D/3D加速卡,于1995年由S3公司推出。ViRGE为2D及DRAM帧缓冲显卡带来了新标准,而一个循环的EDO计时使得当时的ViRGE/325成为了最高评分的DRAM基础2D加速卡。但在3D加速方面,ViRGE使不少玩家感到失望。虽然3D性能很一般,但总算为3D领域打开了新的一页。


NO.2:3DFX

  3dfx Interactive是一家专门制造显卡和GPU的公司,於1994年成立。1996年成为此领域的最初垄断者,在2000年12月25日被其主要竞争对手NVDIA收购。NVIDIA为此要付出7000万美元现金,以及100万股票。被收购的主要原因是,显示卡制造公序并不开放,导致产品成本过高,令产品在市场缺乏竞争力。

神一般的传说:VOODOO系列显卡

淡出市场

  VOODOO面世而领导的这场革命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使PC机从此具有了和街机几乎同级的3D处理能力,开创了PC界3D处理技术的先河。虽然VOODOO 不是3D显卡的先河,但性能是一次质的飞跃,是3D显卡界的里程碑。VOODOO 2的时候,将3DFX推向了顶峰,在那时候可以说没有对手。后来NV推出更加强大的TNT2压倒了VOODOO 2,半年后3DFX才推出VOODOO 3应对,但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点,到4代的时候,正式走向了谷底,渐渐走向灭亡——2000年被对手NV收购。

NO.3:影驰的A卡马甲——东翎

  2003年,影驰公司旗下的A卡品牌东翎诞生,就在2003年的夏天,ATI的9800SE凭借1099元以及顽强的性能大卖,狂卖!那一年,东翎突然来袭,推出799元的9800SE,成为DIY显卡市场的黑马,让市场陷入疯狂状态,那一年,ATI瞬间也没辙。

淡出市场
零售价格799元的9800SE

  不过好景不长,2004年后,东翎显卡消失。后来,2007年突然又说东山再起,以黑马的身份再度复出,可惜,还是好景不长,2008年初的时候,再一次隐退,从此消失了……未来它还会来不?我相信不会了,因为显卡市场品牌局势已经比较成熟,而且价格低廉的并不少,要想在如此残酷的显卡市场上,再建立一个新品牌的威信,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NO.4:曾经的辉煌——艾尔莎(ELSA)

  ELSA成立于1980年,总公司位于Aachen, Germany,并于美国加州矽谷及台北、日本设有子公司。1998年的营业额达一亿五千万 美元,1999年更是创下二亿二千七百万美元的新记录,连续三年平均年成长率均超过50%。

  911事件影响,02年外部不利经济环境下,艾尔莎的风险投资失败,2800万欧元的信用贷款被拒绝,同时银行也拒绝了3月30日到期的1000万欧元的贷款延长申请,资金周转突然出现问题,德国艾尔莎总部突然宣告破产,一个行业巨头戛然而止,欧洲显卡市场也一片哇然。

艾尔莎——和NV翻脸,再一次倒闭

淡出市场

  在德国总部倒闭不久,02年8月原艾尔莎的骨干重新组建了艾尔莎公司并迅速将经营方向转至ATI显卡,一个月后推出了相应的ATI产品,依然主打高端专业卡领域,但减少了与NVIDIA的合作。而NVIDIA也迅速作出了回应,将专业显卡的生产与销售权分别授予了丽台等几家AIC大厂。两年后,管理不善的新ELSA再次破产。

艾尔莎——我们去做灯吧

淡出市场

  2009年中,艾尔莎品牌过渡到台企睿鸿光电(睿鸿光电,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台资企业,主营业务为LCD面板组装、背光模组加工等项目),成立艾尔莎光电科技 . 由此,在艾尔莎的台湾官方网站上出现了LED灯泡产品,很多老一辈的玩家,都觉得可惜,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显卡市场,目前可以说是一去不回头的,只有默默祝福它吧。

NO.5:被AMD收购的ATI

ATI

  ATI显卡有多经典?大家还记得拿辉煌的Radeon 9550、9800PRO吗?让NVIDIA惨败的经典显卡。让全世界人知道ATI这个品牌,有能力和当时如日中天的NVIDIA争一日之长短。经此一役,独立显卡市场正式形成NVIDIA和ATI二强争霸的局面。

  2006年中,AMD收购ATI,把ATI的显卡业务发扬光大,推出了众多经典显卡,如HD4850、HD5770、HD5970等等,继续与NVIDIA竞争。目前在产品上,AMD领先NVIDIA。至于ATI品牌,已逐步被AMD品牌代替。

5淡出市场的其他DIY品牌回顶部

淡出市场的显示器品牌

NO.1:曾经的老大——索尼

  行业的老大,往往懂得快刀斩乱麻, 在最高峰的时候懂得退下。IBM是这样,索尼也不例外。珑管时代的索尼特丽珑,显示效果是一个字——“赞”。

编辑显示器曝光

  后来液晶显示器诞生,索尼也凭借自己强悍的实力打造了一些明星产品,不过2005年到2006年,15英寸液晶显示器全面杀价开始,那一年,索尼认为显示器的利润已经很低微,而且意识到未来也是价格战的天下,于是做了一个并不艰难的决定:退出液晶显示器市场。

淡出市场
SDM-HX75,HX系列是退市的边缘

  其实日企何止索尼,东芝、夏普也是那一时代,宣布退出显示器市场的。

淡出市场的耳机品牌

NO.1:烟花瞬间——爱华(Aiwa)

  那个Walkman风靡的岁月,爱华(Aiwa)伴随许多80后走过了青春的轨迹。如今,爱华已随时间永远沉淀在记忆当中,只有封尘于抽屉的那台随身听,成为它曾经辉煌的证明。

淡出市场
爱华JX3000

  1951年6月IKO Denki Sangyo Co.,Ltd爱兴电机产业成立于日本东京,1959年10月更名为AIWA爱华。优秀的品质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使其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音频领域风靡一时,并在随身听以及耳机领域遍地开花,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产品,也给当年亦为股东亦为竞争对手的SONY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然而在90年代末,因为经营决策失误,持续低迷的业绩,2002年2月,徘徊在濒临破产边缘的爱华被SONY收购,成为SONY旗下的子品牌,沦为SONY低端产品的代行者。在SONY的掌控下,AIWIA品牌逐渐没落,亦鲜有新品推出,随着时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耳机是一台随身听的灵魂”,爱华的耳机,至今仍被音乐爱好者所津津乐道;鼎盛时期爱华产品的优秀做工品质,使其在10多年后的今天仍宝刀未老,活跃在专业耳机论坛中,在一次次交流中得到传承。

淡出市场的机箱电源品牌——世纪之星

NO.1:曾经的记忆——世纪之星

淡出市场

  犹记电脑普及之初的2000年初,世纪之星机箱凭借扎实的工艺,超厚的镀锌板,曾为DIY机箱的热门之选。在2001年,笔者我拥有的第一台电脑,也是世纪之星的机电套装,至于名字已经忘记了……

  然而世纪之星滞后的市场敏感度,在以低价位为主导的红海竞争中迷失了方向,随波逐流。用料上越显中庸,样式也跟不上不断提升的审美观。07年开始逐渐没落,在研发上比不过先后崛起的品牌,价格上又被山寨市场蚕食,最终永远停滞在2009年。

淡出市场的声卡品牌,帝盟

帝盟

  上世纪90年代末,帝盟在显卡、尤其是声卡领域有深的造诣,那经典的MX200获得高度评价。可惜后来集成声卡冲击、加上决策错误,最终离开了DIY市场。

总结:不是赵云,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这么多淡出市场、消失的品牌,除了品牌自身内在问题外,还有外在原因,其中,这乱世的竞争,就扼杀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曾经带给人们多少欢笑,多少忧愁的你们,永别了,走好。

1
内存大厂尔必达申请破产保护

  最近又传出内存大厂尔必达申请破产保护,不禁让人唏嘘。话说回来,品牌消失每个行业都会有,市场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就像诺基亚,当年手机业界的老大,现在呢?即便是苹果,你又能断言,10年、20年……它还屹立不倒?所以我们不能说DIY行业从此就没落,DIY行业所有品牌都在为更加人性化而作出努力,为大家呈现更加出色的产品。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