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51G,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它是NVIDIA开发出来的首颗可以支持DirectX 9.0c 及 Shader Model 3.0规范的整合型主板芯片组,凭着性能不错的内建GeForce6100显示核心和较易接受的零售价格,C51G成为过去一年卖得最好整合主板,适逢CPU产品更新换代,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近期NVIDIA再次推出单芯片版本的C51G——MCP61,准备取代目前仍采用南北桥双芯设计的 MCP51 + nForce410/430 。 自AMD处理器进入K8架构,因为内存控制器被植入CPU内部,传统的北桥失去了以往的意义,所以NVIDIA在K8平台上成功采用了单芯片设计。由于近年 IGP 内建图形显示芯片组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预计2010年前IGP芯片组比重将会占整体芯片组市场达60%以上),在AMD K8市场拥有半壁江山的NVIDIA为了适应需求也于去年9月份推出了C51G,它采用了有别于以往的双芯设计,其中包括Geforce6100显示核心部分(北桥)和主管I/O功能的南桥芯片。一年之后,NVIDIA再次推出新的C61(开发代号)芯片组,那么它是否仅仅把图形核心和南桥进行整合,还是在功能、规格上与C51也有所不同呢,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讲解。 NVIDIA MCP61 是全球首颗单芯设计并支持DirectX 9规范的整合图形核心,由双芯再次回归单芯,整合度无疑大大提升,一块芯片上既集成了Geforce6100图形核心,又具备主流的输入输出管理功能,技术和生产工艺都有所进步,但更重要的,单芯设计可以令NVIDIA大大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单芯设计也有帮于主板生产商的成本进一步下降,而最终得益的将会是老百姓消费者,C61系列主板的零售价格将会比双芯C51G低出不少,例如率先上市的华擎C51仅仅以495元开卖《竟可支持AM3!单芯片版C51G到货仅卖495》,性价比又再次上升。 为了让大家可以清晰了解到C61规格特性,我们先来看看C61家族与C51家族的详细对比:
根据NVIDIA官方说明,C61将分成P、S、V三个型号,分别是Premium(加强型)、Standard(标准型)和Value(经济型)的简写,同时可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其中C61的图形核心将继续沿用Geforce6100,规格特性当然也没有变动:90nm制程、支持DirectX 9.0c和Shader Model 3.0,拥有两条像素渲染管线、1个定点处理器,最大可共享256M系统内存,植入南桥后的Geforce6100性能可能有所削弱。(其中C61系列的图形核心频率一直存在争议,较早前我们收到相关信息C61V/61S的默认频率是375MHz而C61P的频率是425MHz,但经NVIDIA官方证实后C61V/S频率为425MHz而C61P频率为475MHz,不过目前市面上产品并非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有些偏高友协偏低,所以大家购买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经过详细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地方C61系列要比C51芯片组有所缩水,例如TV编码功能、高清视频播放功能、视频缩放、扩展用的PCI-E图形接口和SATA硬盘接口等,C61都明显要比C51弱一些,其中PCI-E插槽上,C61S是削弱版的PCI-E 8X,C61V上甚至没有任何PCI-E图形插槽,而完整的PCI-E 16X和DVI数字接口都只有在加强型号的C61P中才能见到。即使某些功能有所削弱,但是拥有更高整合度的C61主要针对那些使用要求不是很高的一般用户,另外成本上也大大节省,更低的售价,相信会再度延续C51的辉煌。 了解完C61芯片家族的详细规格,接下来我们将对C61主板进行实物测试,看看这块C61的整体表现和DX9单芯IGP的效能怎么样! 上图所见是昂达送来的C61主板,但它仍然是一块未上市的工程测试产品,所以售价未定,但据昂达工作人员透露,C61主板目前成本比C51的还要稍高一些。 我们将它与采用C51G核心的昂达N61GT进行对比,由上可见,这块C61工程版仍然保持了昂达一贯的PCI风格,做工中规中矩,两块板子放在一起,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单芯设计和南北桥双芯设计。 拉近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颗核心上面所标识的相关信息,从其型号“NF-6100 400-N-A2”我们可以判断,这颗芯片是针对经济型市场的C61V,其生产日期是06年第24周。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C51G的南北桥双芯设计,昂达N61GT主板所用的是Geforce6100+nForce410组合,内建图形核心的出厂频率就已经被超频到475MHz。 除了单双芯区别之外,接下来我们再来深入看看两块主板在设计上的一些不同之处。 供电部分,两块主板都采用了三相电路,所用电感、MOSet管和设计都完全一样,但是所使用的电容就稍有不同。 N61GT只配置了两条DDR2内存插槽,因为AM2处理器全线支持双通道内存,新版C61工程版上则设计了4条内存插槽,不过在规格特性上,C61和C51一样,都可支持到DDR2 800双通道。 扩展插槽部分,昂达C61工程版比C51零售板要少了一条PCI-E 1X,另外C51上所带的PCI-E插槽是完整的16X规格,而C61V是不带PCI-E图形扩展接口的,这块昂达所走的PCI总线只有1X,我们从相关的软件显示属性可以看到。 主板接口部分,昂达N61GT同时配置了DVI和D-sub双输出接口,而C61工程版上只有D-Sub接口,另外我们根据NVIDIA官方规格也可以得知,C61V和C61S都不会附带DVI接口。 最后再来看看两块主板的内建集成功能,首先以太网适配器使用的都是Realtek RTL8100C百兆网卡。 内建音效芯片,新的C61主板上的ALC860明显要比ALC655高一等级,它是一款最廉价的HD Audio高保真音效,支持7.1声道效果输出。 协调软件和硬件之间的BIOS也是主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再来看看新主板在BIOS上有没有什么变动。 高级设置选项,新主板基本上和昂达N61GT中的选项一样,其中共享系统显存部分,与C51G一样,也是最高可共享256M系统内存作为显存。 超频相关选项,象CPU频率、电压、内存频率调节选项都比较齐全,其中这块C61V工程版的BIOS中还比零售的N61GT主板上多了一项显示核心频率调节,调节范围是475MHz到750MHz,但是从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C61V显示核心的默认频率是375MHz,而该主板的出厂频率就已经是425MHz,另外可能由于是工程测试版的关系,我们发现主板中的这个显示核心调节功能无效,但我们设置成475MHz(与N61GT的频率一致)时,软件检测频率依然是425MHz不变,而C61V与N61GT的显示核心之间相差50MHz,所以图形效能肯定也要稍弱一些。
最后在CPU电压、频率调节上面也是相当丰富的,如上图内存参数设置也是非常齐全,不过因为是工程板的关系,很多设置并不是很稳定,其中在实际超频测试中,这块主板在稍高的频率下就无法开机,希望厂商在正式零售版中对这些问题都能有所改进。 测试平台及测试说明
接下来我们将对两款芯片组进行较为详尽的软件测试对比,测试所用硬件例如Sempron2800+和Geforce7300GT等都是比较主流的产品,也是与这两款廉价整合芯片组比较相衬的。测试项目包括综合办公/多媒体应用、理论性能测试、磁盘效能和图形效能测试,其中图形效能项目中包括集成显示性能测试和外加独立显卡性能测试。 安装全新驱动后,软件CPU-Z中已经可以正确辨认出该板所用芯片组为MCP61。 在显示卡软件操控面板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查看到C61V中Geforce6100 nForce 400的相关属性。 而另外在Everest Ultimate Edition 3.01中还可以更清楚了解到这颗图形核心的具体规格属性。 单双芯的性能对决:C61V 对 C51G
首先是C61V与C51G在使用自带的显示输出下的性能测试,从上面多个项目的详细对比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因为50MHz的核心频率差距,C61V全线落败,图形效能比C51G差是意料中事,在CPU理论性能方面C61V也与C51G有5%左右的分数差距,不过在较具参考意义的Bussiness Winston和MCC Winston测试中,两款芯片组的表现几乎一致,波幅差距在误差范围之内,最后因为好奇单双芯设计的C61和C51在磁盘效能方面是否有差距,我们也进行了简单测试,成绩显示,在一般使用环境中,磁盘读写表现是几乎完全一样的。 另外有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必须提及一下,我们在测试过程中也发现,单芯片C61V的发热量的确比原来双芯C51G热量要高一些,现在推出的C61主板芯片部分一般只使用铝合金散热片被动散热,如果喜欢超频或者对GPU超频的朋友,建议最好另购一块效能较好的散热器。
前面我们在介绍C61家族特性和昂达C61V主板时已经谈及,C61V是不带PCI-Express图形扩展接口的,昂达这块主板的PCI-E槽是通过1个1X Lane实现的,从以上操控面板截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那么象7300GT这种主流级别的显示卡,在1X带宽下会有多大的效能损失呢,PCI-E 1X又是否能够满足一般显卡的使用要求呢?
在办公/多媒体综合应用测试中,因为图形效能对它们的影响很小,所以表现几乎一致,与集成显卡时的成绩也相当接近,这一部分我们着重对比看两者的图形效能。从3DMark06理论测试的分数来看,7300GT在1X带宽的C61V中效能损失达到20%,但是在实际游戏中,16X接口与1X接口的表现却没有相差很多,主流游戏象Quake4和Doom3只有3帧的速度损失,相对之下还可以接受。总得来说,C61V的效能比C51G稍弱,内建图形核心频率有所降低,所以效能也难免下降,另外这款面向低端针对经济型用户的芯片是不具备PCI-E扩展接口的,通过改造1x Lane作为扩展图形接口,对显卡效能发挥带来一些瓶颈,不过在效能损失可以接受的程度下,多了一个图形扩展接口,无疑为用户日后升级带来不少便利。 测试总结及导购分析 C61是全球第一块可兼容DirectX 9.0的单芯设计的主板整合芯片,在以往C51G的南北桥设计上,整合度又再提升,不过规格上C61并没有比C51G强劲,更大程度上而是吧以往两颗芯片上的功能聚集到一颗芯片上,我们从以上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C61V和C61S的规格偏低,内建图形核心也有所缩减,所以众多测试项目中,C61V反而不及C51G,不过这对于一般办公家庭用户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必须提及的是,C51过渡到C61,图形输出、I/O管理这些主要功能都由单一颗芯片全面支撑,发热量势必提升不小,测试过程中我们曾经进行对比,C61的发热量的确不难小窥。 回过头来,C61是一款针对入门级用户的整合型芯片组,一味谈性能似乎有些不切实际,毕竟会挑选C51G和C61这种主板朋友的对性能要求都不是很高。再次回归单芯之后,C61效能虽然稍打折扣,但是这并不会带来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单芯设计的C61成本比原来双芯要节省很多,同时还有利于主板生产商降低成本,比起性能,其实价格才是王道,价格更低,可以有利于NV进一步巩固市场,另外相关消息宣称,NV也有意凭借这颗整合度更高的主板芯片打入移动PC市场。 以上是C51和C61未来半年的产品蓝图,凭借着自身价格优势,C61将逐渐取代上一代产品,另外借着C51在市场的绝佳业绩,C61走红市场肯定也是意料中事,目前正式零售的C61主板还非常少,这次我们只测试了最低端的C61V型号,稍后产品更为完善时,太平洋评测室将会给大家带来其它两款编号的详尽测试,敬请留意。 |
闂佽 鍋撻柟顖滃椤ユ垿鏌熺€涙ê濮囧┑顕嗘嫹闂佸搫琚崕鍐诧耿閸涙潙缁╅柟顖滃椤ワ拷>>
正在阅读:与C51究竟差多少?单芯C61主板抢先测试与C51究竟差多少?单芯C61主板抢先测试
2006-08-11 10:01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weiguang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