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能取暖的不止显卡!主板取暖可行性揭秘能取暖的不止显卡!主板取暖可行性揭秘

2012-01-16 00:18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Valest 责任编辑:liganlin
1主板的主要热源以及其取暖价值分析回顶部

  前言:CPU显卡是PC中发热量最大的两个部件,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时,更有不少玩家喜欢搞作一下拿显卡做煎鸡蛋之类事情。到了冬天,拿显卡煎鸡蛋就不合时宜了,如果不介意辐射,拿显卡取暖倒是不错的,反正,你取不取暖电费都不会变,也可以当是为环保作贡献。

  实际上,发热量大的不止显卡和CPU,随着CPU和芯片供电需求走向低电压、高电流,近年新出主板的发热量都不小,下面我们一起来用测试看看,拿主板取暖到底靠不靠谱,以及用什么样的主板取暖效果最好,喜欢折腾、追求欢乐的网友都看过来!

heatsink
能取暖的不止显卡!主板取暖可行性揭秘

主板的主要热源以及其取暖价值分析:

华硕 ROG C5F
典型主板的代表:AMD 990FX(华硕  Crosshair V Formula)

  要拿显卡取暖很简单,因为显卡一般就一个或两个散热片,除了它们,用户别无选择,而对于主板来说,情况就相对复杂,我们以华硕  Crosshair V Formula作例子,分析下主板的几个热源。

华硕 ROG C5F
第一大热源:CPU供电部分的MOSFET

  现在的CPU都是走低电压、高电流的路线,因此MOSFET管运作时需要承受较大的电流,普通的双MOSFET都具备一定的抗阻,而大电流遇上电阻时又容易发热,于是MOSFET管运作就会产生明显的热量,长时间累积甚至可以达到上百摄氏度,因此不少主板都会配备散热片为MOSFET散热。

  在搭配高功耗CPU或超频CPU并满载运行时,MOSFET散热片的温度可以达60℃以上,热量相当充足,但是大部分主板的供电散热都不是很适合取暖,因为典型的供电散热片都比较窄长而不平整,不利于热量的传导。

华硕 ROG C5F
第二大热源:北桥芯片(AMD 990FX)

  目前Intel主流平台和AMD的APU平台都已经走进了单芯片设计时代,还采用经典南北桥芯片组设计的就只剩下AMD的900系列主板。在AMD 900系列主板上,北桥芯片990FX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管理PCI-E插槽,发热其实也就主要是PCI-E控制器发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PCI-E控制器发热量似乎是和PCI-E通道数成正关系的,通道数特别多的高端北桥发热量比一般的北桥要大。

  用北桥散热片取暖似乎是个不错的注意,但是问题是,除了冷门的AMD 900系列、不再是主流的AMD 800系列和Intel旗舰X58,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主板还会有北桥了。

华硕 ROG C5F
第三大热源:南桥芯片(Intel PCH/AMD FCH单芯片大致相当于南桥)

  在845之类老主板上,南桥不一定需要散热片,因为发热量不大。后来的南桥芯片发热量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因为整合了SATA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这两种控制器都是比较明显的发热源。Intel本来还打算在新旗舰X79芯片上添加SAS支持和更多的PCI-E通道,但是由于解决不了发热量问题,所以最后才没有做成。

  当前主流主板都是单芯片设计的,而这些主板芯片的角色大致就相当于南桥,因此所有主板都有“南桥”。由于南桥通常设在主板右下角,需要留空间安装独显,因此南桥散热片通常都宽大而扁平,对于热量传导是很有利的,关键问题是,南桥有没有足够的热量给我们暖手?

华硕 ROG C5F
其他热源

  除了主板供电、北桥和南桥,主板上还有很多“点”状的热源,比如PWM芯片、SATA控制器芯片、USB3.0控制器芯片、PCI-E信道切换芯片等,这些发热源零散而且细小,因此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小结:主板供电和北桥部分的热量都很足,只要搭配的散热片形状适合,都可以拿来暖手,这个不是问题。值得考虑的是,现在的南桥,或者说单芯片主板上的主板芯片,到底够不够热量给我们取暖呢?此外,搭配什么样的散热片最适合拿来取暖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用测试解答的两大问题。

2测试平台、测试方法与热象图解析回顶部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什么样的散热片最适合拿来取暖,第二就是什么样的芯片取暖效果最好,因此我们的测试分为两大部分进行。

硬件平台

Intel i7 3960X(3.3GHz,TB 3.6G/3.9G)

内存
DDR3-1600 2GB×2 8-8-8-24
硬盘
西数 1TB黑盘 x 2,PLEXTOR浦科特M3
其他外存 建兴 eNAU508光驱,金士顿 DataTraveler 2
显卡
技嘉 GV-N450OC2-1GI 2倍铜
软件平台
系统软件
Win7 64位旗舰版 SP1
NV ForceWare 285.62
评测软件
战地3

  本次测试在一个室温20℃的密闭房间里进行。第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i7 3960X + 华硕 R4E(Intel X79)平台,把不同的散热片压在主板芯片上,然后运行5分钟的战地3游戏,记录芯片温度,并用热成像仪拍摄散热片的热象图,对比分析不同散热片的取暖效果。

主板取暖
华硕 R4E的OC Key能方便读取芯片温度

  这一部分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华硕的R4E主板搭配不同的散热片来作测试,之所以选择这款主板,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它的芯片周边电路比较干净,没有其他芯片或元件会干扰测试,第二是它具备独特的OC Key超频黑匣子,即使在全屏游戏中也可以轻松、准确、实时地读取主板芯片(PCH)的温度,非常方便。

主板取暖
不同主板换同一个散热片

  第二部分我们会切换到二代酷睿、APU等平台,把原装散热片拆下,统一换上小块头南桥散热片,然后运行5分钟的战地3游戏,用热像仪拍摄散热片热象图,对比分析不同芯片的发热量。

tool
测试工具:福禄克 Ti-25热像仪

  测试工具方面,我们选择的是福禄克出品的Ti-25热像仪,这是一款工程用的手持式热能成像仪,能够混合显示可视光和热红外光成像,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分析目标的热能分布状况。

Asus_A55
热像图解析:颜色代表温度

  热像仪输出热像图是一种以渐变颜色表示温度的图像,低温会以冷色调(蓝)呈现,而高温则会以暖色调(红)呈现,从低温冷色向高温暖色无级渐变。考虑到环境气温,我们这次测试设置的温度表示范围为13℃~70℃,超出上限范围的温度会以白色表现,而低于下限范围的温度会以黑色表现。

  此外,这款热像仪还能实时标出三个参数,一个最高点温度(位置在此图中间偏右,提示“高”,读数77.7),一个最低点温度(位置在左下角,提示"低",读数29.6),以及当前中央点的温度(位置在图中央,无提示,读数67.1)。

3不同散热片的取暖效果测试回顶部

不同散热片的取暖效果测试:

主板取暖
华硕 R4E的OC Key能方便读取芯片温度

  这一部分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华硕的R4E主板搭配不同的散热片来作测试,之所以选择这款主板,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它的芯片周边电路比较干净,没有其他芯片或元件会干扰测试,第二是它具备独特的OC Key超频黑匣子,即使在全屏游戏中也可以轻松、准确、实时地读取主板芯片(PCH)的温度,非常方便。

华硕 R4E
华硕 R4E原配散热

  华硕 R4E原配的散热非常特别,采用塑料外壳,热管导热,带有小尺寸的涡轮风扇强化空气流动,并且具备自动调速能力,能根据核心温度自动调整风扇转速,保证散热效果。

主板取暖
核心温度/表面温度:33℃/27℃

  华硕 R4E原配散热简直没有取暖效果,在开着涡轮风扇时核心温度最高35℃,然后风扇就开始加速了,此后保持在了33℃,如果拔掉风扇电源,核心温度最高会到43℃,但无论核心温度如何,由于这个散热的表面是导热能力较差的塑料,所以摸上去根本不暖,没有取暖效果可言。

主板取暖
低端主板常见的小块头散热

  很多低端主板都会采用上图这种小块头的散热片,面积刚好够覆盖主板芯片,高度也不大,不会影响大型显卡的安装,不过其散热效果也经常为人们所诟病。

主板取暖
核心温度/表面温度:52℃/52℃

  这种小块头散热的取暖效果应该还不错,核心温度和散热片温度高度一致,都有50℃以上,果然“散热效果不好”。可惜的是,这块散热片的平面面积真的小了点,最多就放两个手指肚,怎么可能够用?

主板取暖
从旧主板上拆下来的北桥散热

  过去的大部分主板是分南北桥的,南北桥各有各的散热片,南桥散热一般比较低矮,而北桥芯片散热一般都比较高大,而且通常都比较强调散热面积,不大平整。

主板取暖
核心温度/表面温度:34℃/24℃

  高大而不平整的北桥散热片会受惠于直吹式显卡散热,散热片温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于芯片散热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取暖来说就是不好使的。

主板取暖
大面积散热片

  中端到中高端主板上一般都会采用大面积散热片为主板芯片散热,有时还会带有热管,这种散热片一般比较低矮而平整,不会受到显卡散热风扇明显影响。

主板取暖
核心温度/表面温度:42℃/42℃

  这个散热片的取暖效果可能是最好的,核心温度和散热片温度都稳定在42℃,不高不低,而且接触面积较大,能给手掌或手指带来足够的温暖。

主板取暖
带热管的大面积散热,核心温度/表面温度:36℃/34℃

  带热管的大面积散热中,热量不少都被热管所带走了,留给散热片的热量不算多,34℃的温度,基本不够取暖用了。

  小结:只看散热片发热量的话,小块头的散热片是最强的,但是由于接触面积偏小,这种散热片没有实际的取暖应用价值。因此要取暖,最适合的选择没有热管的大面积散热片主板,搭配一个集显或静音散热独显。

4不同主板发热量对比:单芯片篇回顶部

不同主板的发热量对比:单芯片篇

主板取暖
不同主板换同一个散热片

  这一部分我们会切换到二代酷睿、APU等平台,把原装散热片拆下,统一换上小块头南桥散热片,然后运行5分钟的战地3游戏,用热像仪拍摄散热片热象图,对比分析不同芯片的发热量。

主板取暖
AMD A75:39℃

  AMD A75芯片是第一款原生配备USB3.0控制器的主板芯片,能够提供6个SATA3.0接口、10个USB2.0和4个USB3.0接口,其发热量表现不错,测得温度大概在39℃左右。

主板取暖
AMD A55:50℃

  AMD A55是A75的简化版,没有原生USB3.0支持,磁盘接口也只是SATAII,定位比A75低一级。A55功能比A75简单,但是发热量却更大,达到了50℃左右,很可能是因为产品定位较低,周边电路用料方面也缩水所导致。

主板取暖
Intel H61:49℃

  Intel H61是Intel入门平台的新星,支持二代酷睿/三代酷睿处理器,支持6个SATAII接口和大量的USB2.0接口,我们在它上面测得的温度是49℃,和AMD A55近似,这可能也是电路用料影响所致。

主板取暖
Intel Z68:47℃

  二代酷睿平台比H61更高级的是Intel H67P67和Z68,三款芯片的南桥配置完全一致,都是2个SATA3.0搭配4个SATAII,都不原生支持USB3.0,我们挑选了Z68作代表. 和H61相比,我们在Z68上测得的温度还要更低,仅47℃。

主板取暖
成绩总结

  小结:室温20℃环境下,单芯片主板的发热量普遍都在40℃~50℃之间,摸上去不冷不热,用来暖手可以说刚刚好。理论上,功能复杂的芯片应该发热量更大,但是实际测试显示,电路设计对芯片发热量的影响可能要比芯片本身功能差别更大。

5不同主板发热量对比:南北桥篇回顶部

不同主板的发热量对比:南北桥篇

主板取暖
AMD 990FX南桥(SB950)

  AMD 990FX搭配标配SB950南桥时,可以提供6个SATA3.0接口和14个USB2.0接口,不过没有原生USB3.0支持,我们测得的温度是43℃,和单芯片主板的芯片近似。

主板取暖
AMD 990FX北桥

  AMD 990FX北桥采用65nm制程,能够提供多达32条PCI-E 2.0通道,支持x16+x16高性能双卡互联。一如我们所料,990FX北桥是个发热大户,搭配小块头散热时其温度竟达90℃,已经超出了我们为热成像仪设定的温度范围。

主板取暖
Intel X58南桥(ICH10)

  Intel X58原配ICH10南桥,能够提供6个SATAII接口和12个USB2.0接口,无原生USB3.0支持,我们测得的温度是50℃,比AMD的SB950还要热一点。

 主板取暖
Intel X58北桥

  Intel X58北桥同样基于65nm制程,能够提供36条PCI-E 2.0通道,支持x16+x16高性能双卡同时还能再附加一块x4速的显卡。在开始测试之前,我们就已经预料到X58会悲剧,实际结果比我们预想还糟,X58北桥测试温度最高竟达110℃,简直都到烤焦鸡蛋的水平了。

主板取暖
成绩总结

  小结:对于采用典型南北桥设计的主板来说,南桥的温度还是和单芯片主板的芯片温度一致,在40℃~50℃之间,用来取暖比较适中;而北桥方面发热量普遍较大,尤其是PCI-E插槽超多的Intel X58,发热量简直堪比独显,非常烫手。

6总结:散热片宽大好,平台选Intel回顶部

总结:

 主板取暖
主板芯片发热量测试成绩汇总

  我们这次的测试主要测试分析了主板散热片形状的取暖价值,以及主板芯片的发热量水平,总括来说,现在主流单芯片主板的芯片发热量是比较适中的,南方冬天运作温度大约都在40℃~50℃,搭配宽大扁平的散热片能够取得不错的取暖效果。

主板取暖
南桥位置取暖还能用上显卡的热量

  而对于还在使用南北桥设计的主板,北桥的热量要明显比南桥多得多,集显平台的话会比较好使,而独显平台可能不那么方便,因为一不小心去可能碰到显卡的背面PCB。

华硕 R4E
Intel主板芯片居然比AMD还热

  AMD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大功耗、高发热,而Intel则是低功耗、低发热,这在主流X86 CPU领域大概是没有争议的,然而主板方面似乎就反了,Intel的主板芯片发热量控制竟然不如AMD平台,尤其是X58北桥温度居然可达上百摄氏度,还真叫人意外,看来Intel未来还要优化一下主板芯片的设计了。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