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炎炎夏日来临,CPU的散热很重要! 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所有的电脑用户都将面临一个难题:散热。对于电脑来说,一旦温度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它将会频繁的死机、重启,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而CPU作为电脑的核心,它的散热问题无疑是整个电脑中最重要的。 英特尔酷睿英雄会网上预购活动开始啦!只要您在网上进行预购注册,并在指定店面购买正品盒装的英特尔酷睿2四核Q8200或酷睿2双核E7400处理器,将可以免费获得由英特尔送出的软件大礼包。其中包括价值398元的“英特尔软件加油站VIP白金卡”和Skype提供的30分钟的免费体验卡。机会难得,切勿错过!点击这里进入活动页面。
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现在CPU的发热量相对之前的发热量已经大大降低了。但是,随着酷暑的到来,仅达到基准散热水平的原配散热器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电脑在夏天里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PConline评测室安排了此次200元以内主流大众型CPU散热器产品的横向评测。我们将通过各种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每款产品进行详细的温度、噪音以及综合参数评测,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对产品的性能得到更好的了解,帮助消费者解决好自己电脑的散热问题。 评测产品概览:本次评测我们选择了09年市场上主流的8款200元以内的CPU散热器产品作为评测对象,它们分别是: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九州风神 ICEBERG PRO、AVC 拿破仑(跨平台)、Tt MiniTower-AX(A3163)、极冻酷凌 Igloo 5610+、劲冷 迷你蜂-A LU0A-810、酷冷至尊 泰山II、原装散热器。 测试内容说明:本次测试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产品的散热性能测试、产品的噪音测试、安装简易度测试以及产品的综合参数对比。 1. 散热性能测试:评价一款散热器产品的好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其散热性能如何,这是衡量一个散热器优劣的最实质且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将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环境(测试平台装入机箱内)来测试。 2. 噪音情况测试:现在的用户对于散热器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静音问题已经成为了除散热性能外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噪音测试仪器测出整个平台所产生的噪音值,以此来对比不同散热器之间的噪音情况。 3. 安装的简易度:扣具安装是否简易和扣具的耐用性也是保证散热器正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款优秀的散热器扣具设计应该安装方便省力,可以使散热器底部同CPU表面紧密的结合,这样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4. 综合参数对比:综合参数主要体现了各款散热器产品的做工、设计和售价,因为在实际应用当中,产品的做工是否精致、设计是否合理以及产品的售价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 如果想直接了解这八款散热器产品的散热性能和噪音对比,请点击这里《直达》。如果想直接了解这八款散热器产品的安装简易度和整体参数情况,请点击这里《直达》。如果想直接了解这八款散热器产品的最终评价,请点击这里《直达》。 评测平台及方法说明: 由于以往的裸机平台测试CPU散热器,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散热器在用户实际使用环境(机箱内)下的真正散热效果,所以本次测试我们采用了实际装箱测试,希望能给消费者提供最贴合实际应用的参考数据。 为了使测试平台更贴近普通消费者,我们在测试时采用了比较主流的Intel Core 2 Duo E8400处理器、微星 P45 Neo2-FR主板、铭瑄 GTS250终结者512M显卡以及较为静音的全汉蓝暴至尊版880电源进行测试,并且使用了内部设计和散热性能都非常不错的酷冷至尊开拓者机箱,可以为散热器提供一个较佳的测试环境。而在散热硅脂方面,每款产品使用的都是在电脑卖场中随便都能买到的普通散热硅脂。
散热性能评测方法: 在散热性能测试上,我们采用了常用的ORTHOS拷机软件以及EVEREST软件。测试时运行ORTHOS让CPU满载运行,经过大约15分钟的满载运行后,通过EVEREST的温度监控功能得出这段时间的CPU表面和两个核心的最高温度(我们选取其中的CPU表面温度进行对比),待机温度为开机十分钟后的温度。 噪音情况评测方法: 在噪音测试上,我们选择在测试环境噪音为45dBA房间里进行测试,使用的仪器是台湾群特公司生产的CENTER 329噪音计,它的测试范围为40~130dBA,准确度为±2dBA,仪器距离散热器为10CM,测试结果越小越好。 安装简易度及综合参数评测方法: 在安装简易度和基本参数测试项目上,由于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所以由笔者根据测试时实际装机时的方便程度来判定打分。例如:安装时最方便简单的我们将给予最高分10分,然后以此类推,最难安装的散热器产品将得到最低分3分。而在产品综合参数项目测试里,我们一共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对应的分值为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以平均分最高的产品为最优产品。
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不同于红海普通版的纯铝鳍和红海豪华版散热器的铝鳍镀铜设计,采用了更高档的全铜材质设计。并配备了一个4PIN带PWM功能风扇,具备静音、散热智能调节功能。 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采用了三根6mm铜管,并应用HDT技术,铜管铜座、热管与CPU可以直接接触,降低热阻并有效提高导热效能。并采用了全新背板扣具设计,全面兼容LGA775/1366、AM2/2+/3平台。
九州风神 ICEBERG PRO 195元
这款九州风神 ICEBERG PRO散热器是九州风神ICEBERG(冰山)的升级版,它依然延续了简约的外观设计,蓝色风扇搭配侧面蓝色的铝材质散热片显得颇为美观。升级后可以支持主流的AM2/AM2+以及LGA 775/1366平台。 九州风神 ICEBERG PRO散热器采用3根直径8mm 型热管设计,配合纯铜底座及大面积铝鳍片,拥有更出色的散热性能。底部采用零距离接触工艺(CTT),加速热传导。
AVC 拿破仑(跨平台) 170元 AVC 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以经纬为念,各层鳍片分立于风扇两侧,架构多层次散热结构,可以增加鳍片与冷空气接触面。另外采用科学塔式造型能有效缩小超大体积和重量,安全性能更为突出。 AVC 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的3根U型纯铜导管与鳍片采用穿Fin工艺结合,有效的消除热管与鳍片间的热阻,提升了散热性能。并采用可更换式扣具,支持AM2/AM2+以及LGA 775/1156/1366全系列平台。
Tt MiniTower-AX(A3163) 155元
Tt MiniTower-AX(A3163)散热器虽然采用了小塔设计,但其外观却丝毫不落俗套。区别于一般的外形采用长方形的塔式散热器设计,这款散热器的鳍片略窄,也就造就了其正方体结构的外形。 Tt MiniTower-AX(A3163)散热器采用3根铜热管+铜底+铝散热片构成双重散热结构设计,风流由上至下贯穿,有利于电子元件散热。外框采用独特的漏斗型设计,散热风扇具备低转速高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运行的噪音,适用于 Intel LGA 775平台。
极冻酷凌 Igloo 5610+ 99元
极冻酷凌 Igloo 5610+散热器采用了主流的侧吹塔式架构,主体由铝质散热片+两条U型热管+纯铝散热底座构成。热管采用穿FIN设计贯穿于密集的散热鳍片之间,整体做工比较精细,并且经过镀镍处理。 极冻酷凌 Igloo 5610+散热器的2根热管采用穿FIN设计贯穿于密集的散热鳍片之间,使得每块铝制散热鳍片之间分布比较均匀,这样可以有效加强散热效果。 __箰讆__666__璺拶__
劲冷 迷你蜂-A LU0A-810 98元
劲冷 迷你蜂-A LU0A-810散热器采用直吹式散热设计,体积十分小巧,相信再薄的HTPC也不会和这款散热器发生冲突,而两根热管也保证了小体积下的散热性能。 劲冷 迷你蜂-A LU0A-810散热器采用了两根6mm铜热管加铜底铝鳍片的下吹式设计,风扇直径为8cm,高度为1cm。主要适用于Intel LGA 775平台。
酷冷至尊 泰山II 88元 酷冷至尊 泰山II散热器造型上与Intel原装散热器类似,是专门为中低端市场开发的产品。采用了特殊的波浪形风扇外框搭配镰刀式扇叶,加大风扇进风量。 酷冷至尊 泰山II散热器采用了高密度铝挤塞铜散热片,可以迅速带走CPU发出的热量,综合散热解决方案,及时给CPU及周边电子组件散热。
Intel原装散热器 N/A元 Intel原装散热器整体设计十分平凡,没有太大的变化。延续了一贯的全裸露式设计,最大的缺点就是风扇很容易和机箱中的各种数据线发生碰撞。 Intel原装散热器采用全铝材质制成,散热器的鳍片采用铝挤工艺,扣具方面还是采用比较常见的黑白扣设计,四个固定点搭配旋转式的卡子在安装时仍然要花费较大精力。
8款产品待机温度测试结果: 8款产品满载温度测试结果: 8款产品噪音值测试结果: 8款产品散热性能结果横向对比: 从上面的满载和待机温度测试结果横向对比图中可以看到,采用了导热性能较好的全铜材质打造的超频三红海至尊版散热器在CPU表面的温度上占据了第一的宝座,比Intel原装散热器低了10℃左右,可以说全铜材质功不可没。通过前面的截图我们也可以发现,超频三红海至尊版散热器和AVC 拿破仑散热器的风扇使用的都是最低风速,并没有使用较高风速,可以说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在静音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而采用了主流的铜热管+铜底座+铝散热片的其他几款散热器温度相差并不大,都在伯仲之间。而劲冷 迷你蜂-A LU0A-810这款散热器可能主要面向的是HTPC平台,所以在对付E8400这种中端CPU时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8款产品噪音值结果横向对比: 在噪音值的测试中,超频三红海至尊版散热器和AVC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表现较为抢眼。两款产品都仅比环境噪音值高了5dBA,而且从前面的测试截图中可以看到这两款产品散热风扇采用的都是最低转速进行散热。而Intel原装散热器和劲冷迷你蜂-A LU0A-810散热器转速都曾高达3600转,所以在噪音方面控制相对要差一些。 8款产品安装简易度分数横向对比: 在安装简易度方面,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次我们评测的机箱所采用的是酷冷至尊开拓者,不用拆下主板即可安装散热器背板。笔者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黑白扣设计安装起来非常麻烦,四个固定点搭配旋转式的卡子在安装时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给了原装散热器最低分值,而采用螺丝搭配背板安装的散热器则相对要方便许多。 另外,产品的体积对于安装也有较大影响,Tt MiniTower-AX(A3163)和九州风神 ICEBERG PRO两款产品较大的体积在安装上有不小影响。而酷冷至尊 泰山II散热器和AVC 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采用的外露螺丝安装就方便很多。 8款产品基本参数横向对比:
八款产品基本参数对比 通过上图的产品基本参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用料最好的是超频三红海至尊版散热器,采用了导热性能较好的全铜材质制作,所以在前面的测试温度对比中表现最为优秀。不过相应的在价格上也是最贵,而其他大部分产品都采用了主流的铜热管+铜底座+铝散热片制作,在散热性能上比不过采用纯铜打造的超频三红海至尊版散热器,但是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在性价比方面占有不少优势。 散热器的尺寸以及整体重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上反应了产品的兼容性,如果体积过于庞大,就无法安装进机箱内部,而整体重量越重,散热器对主板的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这将对主板的正常使用、使用寿命等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通过前面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出,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在最重要的散热性能和噪音测试方面表现较为出色,都拿到了第一名,在散热性能测试项目中比Intel原装散热器低了10℃左右,这与其采用了导热性能更好的全铜材质制作具有相当大的关系。当然,超频三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199元的售价也是所有八款散热器产品中售价最贵的,好东西当然要有其相应的价值嘛。 在这次横评中,这款AVC 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表现也是较为不错。可能有人会说这款拿破仑跨平台版相比之前版本有些缩水,其实这是其采用了更科学塔的造型,有效的缩小了之前的大体积和重量,而且散热性能也排在前三名。虽然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AVC 拿破仑(跨平台)散热器在全程表现出来的静音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还支持最新的Intel LGA 1156系列平台,省得以后在更换新的散热器产品。 现在散热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加入了各种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后散热性能不断提升,目前很多优秀的散热器产品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电脑发热问题了。我们本次横向评测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目前市场上大众型CPU散热器产品在做工用料、噪音以及安装易用性等各方面的差异性,让大家对于大多数散热器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酷暑到来之前能解决好自己CPU的散热问题,让“爱机”过一个安全的暑假。 |
正在阅读:200元内谁称王?主流CPU散热器终极横评200元内谁称王?主流CPU散热器终极横评
2009-07-01 16:51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vke
AVC拿破仑(跨平台)相关文章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AVC 拿破仑静音版 已停产
-
超频三红海至尊版 ¥139
-
AVC 拿破仑透明版 已停产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IT热词
本文产品
AVC拿破仑(跨平台)相关文章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AVC 拿破仑静音版 已停产
-
超频三红海至尊版 ¥139
-
AVC 拿破仑透明版 已停产
同价位产品
竞争产品对比
热门产品
热门排行
IT百科
热门专题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汽车资讯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