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DVD-ROM/RW已经完全成为市场主流,今年再经过多番价格调整,现在全线DVD刻录机都低价卖299元:《生死必争!近期299元DVD刻录机分析导购》,使得DVD刻录普及程度再上一层。进入2006年下半年,蓝光和HD推出市场,宣告了DVD这一格式已经转入黄昏季节,但就价格和实际使用状况而言,蓝光和HD还需要一些时间,而DVD至少还能撑多两年。 DVD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针对PC用驱动器来说,两年前就已经进入双16X封顶阶段,所以这两年来在技术规格上不可能再有什么更高突破,不过进入2006年,生产厂商不断尝试给DVD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光雕盘面刻录、支持DVD-RAM以及提速到更高的18X,暂且不提这几项新亮点实用与否,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加入新东西无疑能成为DVD新的增值点。
这里我们主要回顾一下DVD-RAM。DVD-RAM全称为DVD- Random Access Memory(DVD随机存储器),这种可擦写格式早在1998年就已经由松下和日立所推出,比DVD+/-RW还要领先一年多,与普通可擦写刻录格式相比,DVD-RAM拥有几大优点:一是高达10万次复写次数,保存年限更长(长达100年);二是格式化时间很短,格式化好的光盘不需特殊的软件就可进行写入和擦写,用户可以像操作软盘一样轻松使用它;三是具有强大的缺陷管理与纠错能力(写入时);四是具有独一无二的读写可同时进行的能力;五是它支持版权保护技术。
尽管DVD-RAM拥有多种优点,但由于物理结构和存储技术更为复杂,使用DVD-RAM需要专用驱动器,导致兼容性大大受阻,另外生产DVD-RAM盘片的厂商很少,盘片价格高并且速度慢(目前主流RAM写入速度只有5X),因此DVD-RAM在诞生多年来都未能普及使用。 06年DVD光存储市场可以说对DVD-RAM的普及作了很大努力,目前市面上主流型号刻录机基本上都支持该格式,DVD-RAM盘片也随处可见,主流5X产品15~30元便可入手,有些甚至买刻录机附赠DVD-RAM盘片,所以相信大家对DVD-RAM也越来越熟悉,剩下的速度问题叶渐渐得到解决。 近日太平洋评测室收到高速12X写入的DVD-RAM盘片,接下来我们将对它进行实际使用测试,看看高倍速盘片能否对DVD-RAM的普及再向前推进一步。 DVD-RAM在推出初期是单面2.6GB的盘片,而后推出单面4.7GB和双面9.4GB版本,但多年来DVD-RAM盘片在写入速度一直都没有怎么进展,大家在市面上见得最多的是3X和5X的盘片,相比主流16X实在是相差甚远,直到近两年来DVD-RAM格式普及,提高该格式的写入速度才被逐渐提上议程。 如图是我们收到来自Maxell的12X DVD-RAM高速盘片,市面上还没有公开零售,从盘片上的标识我们获知它还是一张专供测试的盘片,盘片为橘红色,单面4.7GB容量。 自1960年Maxell公司成立以来,它不仅成为日本国内第一家研发生产碱性电池、磁带、软盘等产品的企业,而且还为多种新产品提供电源设备,在业界居于领先地位。它的产品包括:最新便携产品、单次写入DVD-R、可重复写入DVD-RAM,以及其他划时代的多媒体创新产品。 从盘片数据写入的一面可以看到它的构造与普通DVD盘片有很大不同,盘片上的点状浮标清晰可见。 相关通过软件检测可以获知该判片可支持12X写入,但其实际有效容量只有4.38GB。 也许还有很多朋友对DVD-RAM盘片的构造和存储原理不太熟悉,我们这里再来回顾一下: DVD-RAM盘片构造 DVD-RAM的盘片与现有的其他DVD光盘有很大区别,它所采用的浮雕式首标(EH,Embossed Header)信息与MO非常类似,我们可以看到DVD-RAM盘片底部上清晰的EH首标图案。DVD-RAM光盘从外圈到内圈分为数十个数据区,每个数据区含有基本等量的存储轨道,每个转道扇区数量一致,这些浮雕式首标主要用来标示每一个存储扇区,这种浮雕式首标是以凹坑的形式压制在非激光刻录的介质上,相当于硬盘上的伺服信息,是DVD-RAM能够进行和硬盘一样的随机存取的重要保证。由于EH是DVD-RAM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存储着扇区的ID),所以为了保护光盘不被无谓的磨损,DVD-RAM又规定了光盘匣(Cartridge)的设计规范,它就像光盘盒一样保护着盘片(类似于磁盘和MD盘片),使用时直接放入驱动器中即可。 DVD-RAM格式存储方式 光盘媒体上使用的是沟槽(Groove)式存储轨道,但DVD-RAM则使用了一种比较特别的设计,我们来看看它的存储结构。
在进行数据记录时,DVD-RAM不仅在沟槽(Groove)处记录数据,也在岸台(Land)记录数据,因此DVD-RAM的基本存储方式被称为“岸/沟”(Land/ Groove)式存储。在图中我们还能发现另外一个地址区,这前面提到的首标(Header),它为每一个存储扇区都设立了一个唯一的ID标识,而4个ID信息就组成一个首标(Header)。之所以称它为浮雕式,是因为它是以凹坑的形式压制在非激光刻录的介质上。它就相当于硬盘上的伺服信息,不会在写入时被破坏。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DVD-RAM的轨道是呈波浪形抖动的,这并不是为了美观,其实这是独特的“抖动”设计,业界称之为Wobble,这样设计能更好的对轨道进行跟踪,保持应有方向,配合DVD-RAM独有的岸/沟式存储技术,可以得到很高的跟踪精度。DVD-RAM将这种技术定义为的抖动岸/沟式轨道(Wobbled Land and Groove Tracks)。 支持12X DVD-RAM写入的驱动器 想要实现更高速存储,除了具有12X高速盘片之外,当然还需要特别的驱动器才能支持,市面上很多支持DVD-RAM格式的驱动器还停留在5X规格,只有一些最新型号才可以完美支持12X。
我们从市面上挑选了一款可完整支持12X DVD-RAM写入的LG GSA-H10L。 GSA-H10L是LG最新推的刻录机型号,递属Super Multi系列产品,同时还可支持光雕盘片刻录,由于规格更为强劲,所以零售价格也比公价299高出一些,目前它的售格为339。 其它参数方面:LG GSA-H10L拥有10倍速DVD+R DL和12倍速DVD-RAM写入,其拥有2MB缓存容量,支持16倍速DVD+/-R写入、8倍速DVD+RW复写、6倍速DVD-RW复写、6倍速DVD-R DL写入;CD方面,支持48倍速CD-R写入和32倍速CD-RW复写,以及光雕技术。
测试平台及测试说明
在硬件测试平台上我们选用了已经非常强悍成熟的i975X+ICH7R,而测试软件是最新版的Nero CD-DVD Speed 4.60,它可用于测试刻录机的数据抓轨能力和刻录性能。 测试过程中我们加入了市面主流5X DVD-RAM盘片以做比较,看看12X写入实际会带来多少速度提升,测试我们分成NERO普通刻录和Windows XP环境下光硬盘两种形式。以下附上CD/DVD各倍速数据写入所对应的实际传输速率表,以便大家对比:
NERO CD-DVD Speed写入测试: 如图Nero CD-DVD Speed进行刻录后而得出的 速度/容量 曲线图,其中颜色为绿色、走势缓缓上升的一条曲线是DVD刻录机写入光盘时的速度,而黄色一条为当前光驱马达转速,在保持马达转速恒定的情况下,光磁头写入光盘时从内圈到外圈(圆半径增大),所以写入速度也不断增大,从而最终达到DVD刻录机所能写入的最大速度,另外该软件还会帮我们计算刻录一共所耗的时间及刻录的平均速度,方便我们进行对比。
使用5X速度写入4.27GB数据需时12分钟多,而使用12X写入只用了不足6分钟,如理论说法一样,高倍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光硬盘”实际写入测试: 在较早前《光盘能当硬盘用?体验DVD-RAM全新玩法》一文中我们教大家如何把DVD-RAM当成普通移动硬盘那样使用,这一环节,我们再对5X和12X盘片当成“光硬盘”来用,具体操作如下: 进行格式化操作前,先要关闭DVD-RAM的自动录制功能,否则将无法使用FAT32的格式。相关设置很简单:打开我的电脑,在DVD-RAM磁盘上单击鼠标右击选属性,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录制”,然后将“在这个设备上启用CD录制”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在“格式化”窗口中,我们可以设定磁盘的卷标、文件系统和分配单位的大小,卷标可以自定,文件系统当然选择FAT32系统了,分配单位大小选择默认值即可,点中执行快速格式化后,按确定即可完成DVD-RAM的格式化。 然后在XP下DVD-RAM盘片就可以当成普通移动硬盘般轻松使用 接下来经过对12X RAM光硬盘的实际写入操作,我们测得从电脑硬盘中复制1.26GB大小的文件到光硬盘所用时间一共是4:54,合计294秒钟,通过1.26×1024÷294≈4.38MB/s,我们得出以下简单的写入速度对比图表: 实际测试得出的结果显示,就算速度提升到12X,DVD-RAM盘片当成光硬盘来使用,速度上仍然大打折扣,实际传输只比5X产品胜出小小,总体而言并表现不出什么优势。不过我们不得不提及一点,所用12X DVD-RAM盘片为专用测试产品而非正式零售产品,而驱动器方面也是最新产品,在成熟和稳定性上可能稍有欠缺,日后等盘片、驱动器和软件都更加成熟时,可能光硬盘的优势可以更好发挥出来。 以上经过对12X DVD-RAM测试,实际写入速度的确有所提升,但是在作为光硬盘使用中,它的速度仍然是比较低,4.38MB/S的数据传输速度,相比大家熟悉的移动硬盘USB2.0还相差甚大,存储数据耗时过长仍然是DVD-RAM作为光硬盘的一大缺点。 DVD-RAM作为“光硬盘”速度上都似乎有些不足,但我们觉得DVD-RAM的“光硬盘”功能还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例如一些追求方便的入门级用户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毕竟“光硬盘”功能(即具有强大的本地直接裁剪与编辑的功能)是作为DVD-RAM与其它格式竞争的一大优势所在,不需要通过什么刻录软件,只要简单拖拽、复制、粘贴就能完成读写操作。另外,DVD-RAM除了“光硬盘”功能,还拥有许多优点特性:多达10万次的擦写次数,拥有超强的缺陷管理系统和纠错能力,保持数据写入的安全性,数据更能完好保存长达30-100年,对于某些特殊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回到现状,DVD-RAM在国外颇为流行,但就国内用户来说要真正普及使用的可能有些难度,需要专用驱动器、速度慢和价格高,仍然是阻碍它的最大因素,就算12X甚至16X DVD-RAM真的推出市场,也未必能引起大家很大关注,毕竟普通DVD+/-R盘片刻录更加便宜方便,不过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作为DVD的一个功能增值之处,DVD-RAM 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 |
闂佽 鍋撻柟顖滃椤ユ垿鏌熺€涙ê濮囧┑顕嗘嫹闂佸搫琚崕鍐诧耿閸涙潙缁╅柟顖滃椤ワ拷>>
正在阅读:12X高速DVD-RAM评测:光硬盘普及了吗?12X高速DVD-RAM评测:光硬盘普及了吗?
2006-10-30 09:46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weig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