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次测试所用的CPU为早期工程样品,不能代表Haswell最终性能,仅作为尝鲜参考之用;另外经过多次的尝试,发现我们现有的工程Z87主板使用核芯显卡时工作不稳定,可以开机,却无法完成测试,所以文章中没有Haswell核芯显卡相关测试内容,请大家见谅。 【PConline 评测】去年这个时候,Intel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面世;转眼又一年,第四代Core i的发布日期也已经临近(正式发布时间预计在6月份)。作为Intel在“Tock”年的主打产品,业界对这次“Haswell”的表现充满期待——历经四年时间,Intel酷睿处理器架构几经变换,究竟同频性能提升了多少?恰逢评测室有一颗Haswell处理器和对应LGA1150主板,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四代同堂”对比测试。 想了解最新的Haswell信息?我们开通了直播平台,每天更新,敬请关注 //live.pconline.com.cn/broadcast.jsp?broadcastId=42 ●Haswell带来哪些新功能新特性? 进入2013年以来,Intel第四代酷睿经过多次曝光,现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总体而言,Haswell处理器主要的改动就是进一步优化22nm架构,集成完整的电压调节器,拥有更大的超频潜力;另外新增AVX2指令集、强化核芯显卡性能。当然,Haswell又换接口了,从LGA1155“升级”到LGA1150,不兼容旧平台。
●先睹为快:前后两代处理器外观对比 前段时间我们评测室拿到了一颗Haswell处理器,四核心四线程,主频只有2.6GHz,看样子应该是Core i5的早期工程样品。与IVB架构的i5-3570K相比,这颗Haswell处理器最明显的变化是左右两侧的防呆口位置变上了,另外背面触点的排布也有所不同: Haswell处理器背面的陶瓷电容数量明显偏少,基板上预留不少空白位置,目前我们还无法判断这是由于这款ES处理器还处在早期工程状态,还是说Haswell本身就是这种“精简”的设计。 ●四代同堂:同频性能大比拼 到目前为止,智能酷睿处理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Core i5定位中高端市场,原生四核设计,一直是Intel千元价位上的主打系列。由于手头这颗Haswell处理器频率锁定在2.6GHz,下面我们就来安排一场四代同堂Core i5同频对决,看看从2009年以来Intel处理器的单核性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了准确测试出前后四代Core i系列处理器单核性能的差别,我们把全部CPU的频率都锁定在2.6GHz,并关闭CPU节能技术、睿频技术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注:经过了无数次重试,我们最终确定平台的内存控制器在使用核显时会出现奇怪的BUG,各种花屏死机,最多能够正常开机,跑测试时的还是很容易蓝屏死机,毕竟这次的CPU和主板都是早期工程样品,正式版应该不会这样。下面是核芯显卡开机后的截图 1、测试平台介绍:
这次的测试主要是比较四代Core i处理器的同频性能差距,因此测试过程中统一把CPU频率控制在2.6GHz,并在主板BIOS关闭CPU节能技术、睿频技术,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2.1、CPU理论多线程性能 测试项目包括科学运算测试软件wPrime和AI(人工智能)运算测试软件Fritz Chess,两款软件均对多核CPU进行大量优化,对CPU性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只是理论运算,我们把它们归类为CPU理论性能测试。 ●Fritz Chess国际象棋:
●wPrime 2.05质数计算:
测试小结:Fritz Chess和wPrime是测试CPU多线程性能的代表性软件,理论上能压榨出多线程CPU的全部性能。从Fritz测试结果可以看到Haswell处理器相比IVB架构i5-3570K同频性能提升约8%。 2.2、3DMark系列物理运算测试 这部分的测试主要考察CPU在游戏中的物理运算和人工智能运算能力,我们选取了权威的3D测试软件3DMark,分别测试3DMark 11和新版3DMark中的CPU得分。 ●3DMark 11:
●新3DMark:
测试小结:3DMark系列能全面挖掘CPU的潜力,已经成为考量整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选择其中的物理运算部分进行测试,单纯地对CPU性能进行对比。这两项的测试结果和前面多线程测试项目基本一致,Haswell处理器的性能要优于IVB架构,但差别不是很明显。>> 2.3、常用软件性能测试 文件压缩/解压缩和图片处理是普通用户的常用操作,我们选择了著名的WinRAR以及PhotoShop进行这部分的评测。 ●WinRAR文件压缩
●PhotoShop图片处理:
测试小结:WinRAR和PhotoShop是较为常用的软件。其中WinRAR测试对CPU的微架构、缓存比较敏感,在缓存大小、核心数量、基础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看到Haswell、IVB、SNB架构的分数差距基本相同;而PhotoShop所代表的图形处理工具则依赖CPU中的相关指令集,Haswell在此项测试中分数增幅较大。 2.4、专业软件性能测试 这部分的测试内容包括Cinebench R11.5 3D渲染测试和TMPGEnc 视频转换测试,对于常进行3D图形渲染或视频转换的专业用户说来,很有指导意义。 ● Cinebench 3D渲染:
● TMPGEnc视频转换:
测试小结:面向专业用户推出的3D渲染和视频转码软件,对CPU性能要求很高,一般都会用尽100%的CPU资源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是衡量CPU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标。测试结果与前面的情况接近,Haswell处理器在不同测试环境下成绩都有所增长,但没有Nehalem升级SNB时那么明显。>> 2.5、CPU游戏性能测试 CPU在游戏过程中主要负责物理效果演算和AI运算,与GPU的分工明显不同。简单点说,就是“场景内角色越多,CPU性能要求越高”,我们平常游戏组队进入大型副本围殴BOSS的时候出现的“卡机”现象,就是CPU性能不足的表现。 这次的测试我们选取了《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生化危机5》两款游戏,场景内怪物/角色非常多,对CPU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反应CPU性能差距,我们在测试中加入GTX680独显用于消除显卡瓶颈。 ● 《星际争霸2》 :
关于游戏帧数(FPS)的意义 游戏帧数是反映游戏是否流畅运行的标准,大多数情况下可这样归类,没有可玩性:帧数低于30FPS;可以接受:帧数30-50;流畅运行:帧数50-60;完美运行:帧数大于等于6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帧数大于60意义不大,这时可以调高游戏画质获得更加的视觉效果。 ● DX10游戏《生化危机5》:
●DX11游戏《热血无赖》
测试小结:与前面的测试结果类似,同频率下Haswell处理器的游戏得分相比于IVB架构有大约10%的性能增长。>> 5、平台功耗对比 功耗部分我们会分整合平台、独显平台分别测试,方便大家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常规条件下的CPU功耗无法单独测出,下面给出的都是整机功耗(独显平台搭配GTX680显卡) 另外,我们本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同样频率下不同架构CPU的性能差距,测试中关闭了CPU节能和睿频功能,因此待机状态下的功耗无参考意义,我们直接测试游戏及CPU满载时的功耗。
●独显平台功耗测试: 测试小结:功耗测试的结果比较特殊,虽然Haswell架构热功耗设计增加,但毕竟是22纳米,再加上独显平台时核芯显卡处于闲置状态,理论上Haswell同频功耗应该与IVB平台接近,但实际上发现22纳米Haswell的功耗已经高于32纳米Sandy Bridge架构了。这有可能是因为这颗Haswell处理器和对应的主板都是早期工程样品,功耗控制能力还不完善所致。>> PConline 评测室总结
●同频性能,Haswell处理器性能提升约7% 测试过程中我们把四款四核四线程CPU的频率都锁定在2.6GHz,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酷睿处理器同频性能的差距:从Nehalem架构进化到Sandy Bridge,CPU同频性能提升约13%(实际产品提升幅度更大,因为i5-2500K默认频率3.3-3.7GHz,i5-760默认频率2.8-3.33GHz); 虽然一样是“Tock”年产品,但Haswell带来的性能提升却没有Sandy Bridge时代那么明显,与Ivy Bridge架构比起来同频性能提升大约7%。 ●平台功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功耗方面,我们手头这颗工程版CPU的功耗表现有点异常,同频下平台功耗居然比32纳米SNB架构还高,表现不太正常,可能是因为工程样品的缘故,希望到正式零售时能有所改善。 ●第四代酷睿正式版的性能和价格会怎么样? 虽然这次测试的是工程版CPU,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知一些消息:根据前段时间Intel曝光的资料,第四代酷睿的默认频率与IVB架构同等级CPU基本相同(点击这里查看),工程样品同频性能提升7%,那么预计正式版CPU的性能提升应该在10%左右;初期价格若无意外会比现有的产品贵100-200元,这是Intel一直以来“取代式升级”的市场策略。 ●第四代酷睿的亮点在哪里? 要说第四代酷睿最大的亮点,那应该是移动平台的GT3级别核芯显卡,如今Intel产品重心往移动/笔记本市场偏移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随着Haswell的上市,下半年Intel将大力推广真正意义上的“超极本”,相信会对现有笔记本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桌面平台,第四代酷睿比较让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它终于开放了外频调节选项,适合喜欢超频的用户去玩耍——假如Intel能改善Haswell核心散热状况,加上22纳米工艺和开放的外频调节,第四代酷睿还是会有不少潜力可挖。 ●AMD会怎么应对? AMD方面,2013年的产品会有升级,但是架构变化不大。现阶段比较明确的是AMD将会推出基于32纳米制程的Richland,采用的是打桩机架构,实质上是一款“过渡产品”,换言之,AMD今年在高端和主流市场上都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新东西了,只是去年产品的微调改进而已。 现在AMD主打GPU,Intel在CPU性能上遥遥领先,也不急着升级,看样子2013年的DIY市场可能就会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度过;未来AMD的主力是28纳米的“Kaveri”,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2014年发布,逐步向HAS异构体系迈进,官方宣称其性能相比前代会有大幅度提高。果真如此的话,AMD在CPU上多少能翻翻身,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返回频道首页] |
闂備浇銆€閸嬫捇鏌熼婊冾暭妞ゃ儲鍨块弻鐔衡偓娑櫭慨鍥р攽椤曞棙瀚�闂備礁鎼悮顐﹀磿閸愯鑰块柛娑欐綑缂佲晠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正在阅读:Haswell曝光:四代同堂Core i5抢先测试Haswell曝光:四代同堂Core i5抢先测试
2013-04-23 00:16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ziwei
为您推荐
本文产品
Intel Haswell相关文章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AMD Ryzen 7 1800X ¥2579
-
Intel 奔腾G4560 ¥399
-
Intel 酷睿i5 8500 ¥1579
同价位产品
竞争产品对比
热门产品
热门排行
IT百科
热门专题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汽车资讯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