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评测】RTX2080和RTX2080Ti已经上市卖了有好几天了,一上市没几分钟就已经断货售罄,可见RTX2080(Ti)虽贵,但土豪还是一点都不缺的。目前市面上最早批次的依然多数都是公版PCB+AIC定制散热器的方案,各家品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其实就是散热器之争...映众的冰龙系列显卡散热器口碑本身就已经很高了,可谓是做散热器的行家啊,至于销量颇高的黑金至尊版其实是走量与性价比定位的系列,今天就拿到映众RTX2080Ti黑金至尊OC版,看看它的散热器妙不妙。 RTX系列显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支持内置了RT Core以及Tensor Core,使得其能支持画面效果更好的光线追踪技术以及深度学习才能实现的DLSS技术了。 ▍ 光线追踪游戏画面感受一下——
上面两个视频都是支持RTX与DLSS的演示DEMO,光线细节处理到位,画面逼真,游戏画面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世界,而这也是游戏公司与大多数玩家一直都在追求着的终极目标。 ▍ RTX 20系显卡有全新的图灵架构 在上一代帕斯卡(Pascal)显卡上,GP102大核心的CUDA核心数最多3840个,而图灵GPU的TU102核心完整版是4608个CUDA核心,不过RTX 2080Ti现在只使用了4352个,从3584到4352意味着CUDA核心数增加了21%,这个增幅并不算高,因为图灵这一代的CUDA架构着重于提升性能,NVIDIA宣称每个CUDA核心的性能提升了50%。 至于图灵架构的各种亮点以及实现方式就先不详述了,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跳到这个传送门看,这是最全、最详尽的技术解析——//diy.pconline.com.cn/1172/11720764.html。 ▍ 映众 RTX 2080Ti 黑金至尊OC版开箱: 显卡外观保持了一贯黑金至尊版的黑底色设计,保持了品牌系列的延续性,一些细节位置有橙色点缀,中间是映众的LOGO,“INNO3D”。 顶部的LOGO在通电之后是能亮灯的,纯白色效果。 显卡供电接口为8+8Pin设计,与公版保持一致,建议选择600W以上的电源。 这一代又升级了新的SLI接口与连接器了,可以连接两块支持 NVLink SLI 的显卡,传输带宽高达前代技术的 50 倍。换言之,通过多张 GeForce RTX 2080 Ti 及 2080 两款显卡即可获得更高分辨率、更逼真流畅的游戏体验。 而且卖79美元,根据目前外媒测试的情况,其实双路的效率没有比上一代的SLI巧强太多,之后我们也会补个测试看看。 现在背板已经是高端显卡必带的配置了,可以有效保护背面的电子元件,显卡的整体感也会更强。 双槽设计,接口和公版完全一致,DP×3、HDMI×1以及USB 3.1 Type-C接口×1,DP接口为1.4标准,HDMI接口为2.0b标准,向下兼容。USB-C接口是为下一代VR头显而设的,因为它具备同时传输视频信号以及供电的能力,上一代的VR头显除了要接一条HDMI以外,还得另外接一条USB线来进行供电。 也算是迎合目前大多数玩家喜欢灯的这种需求。 映众这款定价为8999元,和很多其他AIC的定价一致,但比公版9999的要便宜了1000,鉴于采用的是相同的PCB,实际性能区别不会太大,所以直观感受还是挺实惠的。 ▍ 拆解:散热器与公版相仿,双风扇、均热板 拆解的麻烦程度和公版是基本上一样的,背板螺丝就特别多,背部元件的数量也远多于上一代的显卡。 散热器那边铜色部分为一体成形的真空腔均热板,接触面积达到了14908mm²,相比上一代增大了许多,能更好地覆盖住GPU,四周的导热硅贴片也覆盖得很到位了。 所以说映众这款的整体规模和公版非常相似,可以预测散热效能很可能也是差不多。 这款显卡采用的是不锁频的TU102-300A核心,11颗GDDR6显存围绕着GPU核心布置。采用了13+3相GPU供电,确保GPU核心能运行在较高频率上。显存使用的是来自镁光的GDDR6显存,显存频率为14000MHz。 反正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卡都是公版PCB的了... ▍ 亮机&GPU-Z参数解析: 同样是TU102核心,所以GPU核心参数都是一样的了,但会发现纸面Boost频率会略低于公版的1635MHz,这款只有1590MHz,但实际运行会因为GPU BOOST 4.0技术的原因,用起来应该是一样的,到下面我们也会实测看看。
参数对比明了,纸面频率略低,价格低1000元,TDP也低一点点,其他都和公版一样了。 ▍ 测试平台及方法说明:
平台简介:CPU采用目前主流级平台高端的i7-8700K,能保证不会是显卡发挥的瓶颈,双通道8GB 3200MHz高频内存,高速SSD。系统和驱动都是目前最新的版本,对游戏的兼容性最好。 ▍ 理论性能测试与游戏性能测试 理论测试成绩如图,因为是公版PCB的原因,而且有GPU BOOST 4.0的加持,最终跑出来的效果肯定和公版不会有太大区别的,Fire Strike两项小胜公版RTX 2080 Ti,Time Spy则是略低于公版。其实可以理解成是小幅度的测试偏差了,如果再测两次的话,Time Spy也可能会出来一个略微高于公版的分数。 ▍ 顺便压力测试: 3DMARK压力测试下,可以看到最终BOOST频率峰值也达到了1935MHz,而公版测试的峰值则是1950MHz,差别只有1%左右。 但有点遗憾未能通过压力测试的检验(97%为通过,公版是96.9%),这个值的意思是,显卡在长时间满载运行的状态下,有96.7%的时间是能跑在峰值的,其他时间可能会因为温度、核心、电压的原因而使频率运行在较低的状态下。 ▍ RTX&DLSS性能测试: 1、星球大战演示DEMO(目前唯一一个支持RTX的项目) 因为图灵架构中光线追踪核心和张量核心的原因,运行RTX与DLSS效果奇佳,比上一代的GTX 1080 Ti高了许多,而映众的这款的实际表现则和公版一毛一样。 2、最终幻想15 演示DEMO 映众 RTX 2080 Ti因为有张量核心的协助,运行DLSS应用的性能强悍,而不支持DLSS的GTX 1080 Ti分数差不多只有RTX 2080 Ti的一半。 ▍ 热门游戏大作性能实测 综合多款游戏的表现来看,RTX 2080 Ti核心果然是最强大的,表现均好于RTX 2080、GTX 1080 Ti这些高端显卡。而映众的“非公版”RTX 2080 Ti表现也和公版 RTX 2080 Ti不相伯仲,互有胜负。也验证了我前面的说法,它的实际性能表现都是和公版一致的,换掉了散热器,然后给你1000块钱的优惠嘛。 ▍ 总功耗对比测试 这个环节测试两个场景,一个就是运行古墓丽影的Benchmark,记录该过程的平台最大功耗值;另一个是运行3DMARK压力测试,代表了显卡满载时的功耗。 可以看到,映众 RTX 2080 Ti黑金至尊OC版的功耗整体与公版差不多,毕竟是同一片PCB的产品。 ▍ 满载温度测试: 这个环节是运行3DMARK压力测试直到结束,用GPU-Z记录该过程的显卡满载峰值温度。 满载温度稍高于公版RTX 2080 Ti,但两者基本上就是同一水平的了,这个很好解释,因为用的是和公版散热器非常接近的方案,然后公版的外壳是纯金属的,对于传递热量到空气中也有一定的帮助,而映众这款的外壳是塑料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了。 ▍ 满载噪音测试: 映众 RTX 2080 Ti的满载散热器噪音峰值为58.5分贝,在一众非公版中算是略高的了,但放进机箱之后其实声音也不会太明显。 关于噪音: 0 -20 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 -4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0 -6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 -7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0 -9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 -100 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 -12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300分贝左右或以上:方圆20km的人不可修复性耳聋。 5回顶部 ▍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映众黑金至尊版系列的显卡一直以来走的都是性价比路线的,这回就出了一款公版PCB+仿公版散热方案的型号,所以最终跑出来的分数都是和公版差不多的。 在所有的显卡中,作为RTX 2080 Ti核心的它,性能当然是矗立于巅峰位置的,但如果只把全部的RTX 2080 Ti拿出来溜一圈的话,它也是比较平庸的。没有华丽的造型,也没有豪华的非公版散热器。比较内敛,比较低调,但给你实惠(比公版RTX 2080 Ti低1000元)。 之前的文章中我也分析过,如果你是狂热的NV粉的话,那自不必考虑太多,入手最具信仰的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即可。但如果你没有明显的绿色信仰倾向的话,我也是推荐大家选择各种争奇斗艳的非公版的。 映众这款相比其他品牌的RTX 2080 Ti还有一个小缺陷,那就是保修期只有2年,目前市面上其他AIC的行货RTX 2080 Ti,乃至于公版,都已经能提供3年的保修的,如果映众也能升级自己的保修服务就更好了。
|
正在阅读:映众RTX2080Ti黑金至尊OC版评测:仿公版的散热器666映众RTX2080Ti黑金至尊OC版评测:仿公版的散热器666
2018-09-30 20:21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tangzicong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IT热词
本文产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Ti ¥9999
-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1999
-
影驰GTX 1060虎将 ¥1499
同价位产品
竞争产品对比
热门产品
热门排行
IT百科
热门专题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汽车资讯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