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首发评测】9月中旬,RTX 20系的图灵架构顶级型号RTX 2080(Ti)正式解禁评测与上市销售,带着AI与光线追踪这些一系列的新技术光环,首发价格也抬升到了新的高度,很多玩家都直呼买不起(然而电商平台还是卖断货了)。一个月后的今天,第三款同样支持各种新技术的GeForce RTX显卡终于来了——GeForce RTX 2070,新卡的表现如何,就通过实测来验证吧。 ▍ 图灵架构中排行第三的TU106核心: 基于图灵架构的TU106核心,一刀下去就剩36组SM单元了,而完整版的TU102则是有72组SM单元,每组单元配了一个RT Core,也就是RTX 2070会有36个光线追踪单元,流处理器数量有2304个,重新设计的SM单元中的规模也有了调整,看下面。 图灵GPU架构的SM相较帕斯卡的进行了大改,减少了图灵SM单元中的CUDA核心数到64个(帕斯卡是128),但增加了SM单元数量,TU102总计72组SM单元,而GP106是36组SM单元,同时又增加了每组SM单元的缓存,新增了L0缓存、L1/共享缓存增加到了96KB,看似减少了,但是分配方式更灵活,需要的时候L1缓存分配到64KB,比帕斯卡显卡的48KB提升50%。 至于新的架构与技术能带来什么好处,详细分析可以看这里:diy.pconline.com.cn/1172/11720764.html 真正的大佬——RTX 2080 Ti的首发评测传送门:diy.pconline.com.cn/1174/11740705.html ▍ 先上RTX 2070的GPU-Z参数:
参数点评:参数对比要横向对比同代的老哥RTX 2080,还要纵向对比上一代的GTX 1070,不过碰巧上代还多了一个GTX 1070 Ti,所以也拿了出来。 全新的TU106核心,基于12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有108亿个,相比上一代的GTX 1070 Ti的72亿多了50%,数量的提升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大了,核心面积也因为Tensor Core和RT Core的引入而大了很多。 CUDA流处理器的数量提升为2304个,比上代的1920个多了20%,纹理单元和ROPs数量变化不大,Tensor Core和RT Core都是图灵架构的福利,上一代都没有,衡量光线追踪性能的RTX-Ops则有45T,而RTX 2080则是60T,这意味着将来的光线追踪游戏很可能还有细分的光线追踪效果选项,例如高、中、低效果,不然肯定会出现性能不够用的问题。 显存容量和上代一样,但也升级成GDDR6显存了,GDDR6的频率更高,带宽更高,总之就是性能更强,希望下面型号的显卡也能普及GDDR6吧。 核心频率是1410-1710MHz,其实都是纸面数据了,实际运行的话会有GPU BOOST技术的介入,实际运行频率会远高于这俩纸面数据。 公版RTX 2070的TDP为175W,只需要单8Pin就足够了,而电源如果搞个质量好一点的型号的话,400W也妥妥的够用。 最后是价钱,公版RTX 2070这一代的价格也是大幅度提升了,达到了4799元,都快赶得上GTX 1080首发的价格了,老黄膨胀太多了啊。 ▍ 图赏:外观上RTX 2070就是缩小版的RTX 2080 当然啦,如果是DIY爱好者的话,应该早就在NVIDIA官网看到这卡的样子了。 顶部非常简洁,没有NVLink桥接接口(全部RTX 2070都不支持SLI了),供电接口也设计在侧面。
DVI接口可以连接相对低端的显示器,而Type-C接口因为有良好的同时供电与信号传输功能,是专为下一代的VR头显而设的,因此有了它我们只要接一根线即可玩VR了。相比以往除了要接一根HDMI以外,还要接两条USB 3.0数据线的情况,现在更加方便。 为什么说它是缩小版的RTX 2080呢,接着看对比图—— RTX 2070的长度比2080要短了大概5cm ,但咋一看其实样子还是超级像的。 从上往下分别是RTX 2070、2080、2080 Ti,2070就是把2080的一个DP口换成DVI口了。 RTX 2070的散热风扇大小没有改变,由于显卡长度缩短,风扇之间的距离变小了,显卡整体显得更加紧凑。 ▍ 公版 RTX 2070拆解:内部布线混乱,组装难度极高 公版RTX 2070的螺丝应该超过50颗,数量极多,而且螺丝的型号也极多,对拆解装备的要求很高。 它很可能也是史上设计最不合理、极度复杂,且组装难度最大的公版显卡了吧,看图! 散热器外壳、鳍片、中间的保护板、PCB板、以及8Pin的供电接口,五个部分处于一种极度“唯一”的稳定状态中,也就是说,无论你动哪一件东西,都会被另外的四件所限制着,生怕稍微大力一点就把那靠焊锡固定的8Pin接口扭了下来,或者害怕把中间穿过鳍片的线给扯断。 兽王露出了与右侧朋友的一样的表情...那个焊锡点是比较脆的,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会被掰下来,虽说再焊回去也不是太难,但这设计也太不合理了。 整个拆解的过程十分不流畅,各种受限,同时也意味着组装的时候也是极度需要耐心与技巧的,这无疑也增加了显卡的生产人工成本,明显就是PCB设计不合理导致的。 NVIDIA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之一,但不包括PCB电路的设计。 RTX 2070的真身,图灵架构TU106核心,台积电代工,12nm工艺。6相供电,规格相比以往的GTX 1070稍微强了一点点。
GPU周围有8颗镁光GDDR6显存贴片,组成共8GB显存,256bit位宽,显存频率为14000MHz,远高于上代的GDDR5显存。 纯铜底座直接压制GPU,然后热量通过两条热管导出。 使用的热管与鳍片的接触其实并不紧密,而且整个构件的做工也很粗糙,也许是因为这是赶工生产的批次?整体做工与用料都与外部的高逼格公版信仰不是很匹配。 非公版RTX 2070也露个小脸—— 评测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一块幸运被抽中的非公版RTX 2070与公版进行对比,哈哈哈。 ▍ 测试平台及方法说明:
写在前面:基操勿6,要通过全面的对比去了解RTX 2070的话,当然就少不了它上面的大哥RTX 2080了,至于上一代的产品,大家肯定也会关心它能不能比GTX 1080强,以及比GTX 1070(Ti)强了多少,所以表格上出现的那些型号可以说是一个也不能少了。 后面我们也还会拿一个影驰的RTX 2070来代表非公版显卡,去与公版进行对比。 共用的其他硬件则是目前很高端的i7-8700K和华硕 ROG MAXIMUS X FORMULA主板,再配上双通道16GB高频芝奇内存,妥妥的够用,虽说我也很想把i9-9900K拿出来,但无奈目前仍处于评测封禁期,还不能用。电源方面选择的是鑫谷 昆仑 KL-650W,带新一代高端RTX显卡也没压力。 ▍ RTX 2070理论性能测试: 点评:RTX 2070的三项性能都略强于上一代的大哥GTX 1080,三项分别是强了3.8%、4.5%以及25.9%,代表了DX12性能的Time Spy提升幅度大很多,说明图灵架构显卡对DX12的优化提升上了。 连GTX 1080都超越了,那GTX 1070、GTX 1070 Ti就更不在话下了,比GTX 1070三项分别强了25.8%、28.1%以及46.6%,如果是平价提升的话倒是还不错,但考虑到RTX 2070的价格也提高了不少,所以其实也没有很惊喜的感觉了。 再对比AMD目前的旗舰Vega 64,传统项目的Fire Strike Extreme和Ultra两者表现都差不多,但基于DX12的Time Spy项目则是RTX 2070要强很多。 ▍ RTX&DLSS性能测试: RTX画面虽美,但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款游戏能正式支持RTX技术与DLSS技术(哪怕是RTX 2080显卡已经上市卖了有一个月了,但至今仍未有一款RTX与DLSS的游戏,兽王等得花儿都要谢了,失望)。所以我们测试的项目都是NVIDIA与游戏公司连夜赶工打造的测试DEMO,并不是游戏成品。 1、星球大战演示DEMO(也就是个DEMO了): 这测试项目无法用任何帧率记录工具去进行记录,但画面的右上角会显示实时帧率,每秒钟变化一次,因此只能用相对比较粗暴的方法,肉眼观察记录最低帧和最高帧,没有平均帧,所以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在运行这个测试DEMO的时候,GTX 1070 Ti、GTX 1070以及AMD的显卡都运行失败,所以都是0分。因为有图灵架构独享的Tensor Core & RT Core的支持,在运行这一项目的时候,RTX 2070表现很强,甚至是差不多5倍于GTX 1080,但也都是预料之内的事了。 2、以下两项仅支持DLSS,非RTX项目 最终幻想15 演示DEMO: 最终幻想15的Benchmark运行后会输出一个分数,分数越高画面越流畅。而这里则可以选择用DLSS抗锯齿和TAA抗锯齿两种方式,DLSS抗锯齿的画面效果是略微精致于TAA的。 如果光比TAA抗锯齿的话,性能是RTX 2070稍胜GTX 1080,但如果开启DLSS(图灵显卡才支持的抗锯齿技术)之后,RTX 2070就比GTX 1080要强许多了,幅度高达54%。而对比RTX 2080则是两项都稍低了一点点,性能分别是它的84%和87%,再结合两者的价钱来看的话,RTX 2070好像比2080要值得买呢。 Infiltrator演示DEMO: Infiltrator的表现和上面的FF15比较像,就不仔细一项项去对了。反正如果支持DLSS和RTX的话,那图灵架构的卡优势就会非常巨大,这也是RTX系列显卡死命涨价的终极底牌了。 而如果抛开新技术的支持,也就是只看“TAA”的成绩,基本上比例和3DMARK的项目差不多,这部分的性能表现就和CUDA数量、核心频率、显存频率、显存带宽这些息息相关了。 ▍ 五款热门大作游戏性能测试:最普及的1080P与高端的4K 1、古墓丽影:暗影 《古墓丽影:暗影》是目前Steam榜上排名第一的游戏,不知不觉劳拉已经陪我们走过20年,发展到第11代了,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支持各种最新、真实、最讨好眼球的图形技术了。 2、奇异小队 《奇异小队》也是8月底才上市的新游戏,PC首发、完美支持DX12,Steam榜上评价大好。 3、古墓丽影:崛起 这就是上一代的劳拉了,古墓丽影系列的Benchmark向来都非常适合测试显卡,PConline近好多年来的显卡/CPU评测都有出现劳拉的身影,简直是显卡女神。 4、奇点灰烬 微软用来宣传DX12 API的亲自操刀之作,完美支持DX12的全部效果,Benchmark优化非常到位,也是很适合测试显卡的DX12性能和图形性能。 5、全境封锁 常规游戏(指的是没有RTX与DLSS)测试小结:先对比GTX 1080来看,5款游戏中在1080P分辨率下,RTX 2070的性能相比GTX 1080提升了3~16帧的幅度,比GTX 1070也提升了13~32帧的幅度,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就是很流畅升级成超流畅的程度了。同时RTX 2070比RTX 2080也是每一项都弱一点点,最高差了27帧。 这5款游戏里的4K分辨率下,RTX 2070也是每一项都比GTX 1080强,幅度有2~7帧,说明RTX 2070是比GTX 1080更好的4K分辨率游戏卡了。再对比GTX 1070的话,则是有8~17帧的提升,对于4K分辨率本身就不太高帧的前提下来看,这个幅度是很可观的了。 而且总体来看,RTX 2070在上述几款游戏的最高画面特效下,4K分辨率依然能保持46~56帧,也就是说只要稍微降低一丢丢画面效果,就都能享受到足够流畅的4K游戏体验了。当然,如果你想要是世界上最好的4K分辨率游戏体验的话,还是RTX 2080 Ti才能满足你了。 ▍ 3DMARK压力测试结果: 3DMARK压力测试是目前市面上最适合用来检测显卡散热能力的专业测试软件了,结合前面拆解部分说到的,这RTX 2070公版的散热器确实很一般,无论是设计、做工、还是用料,都挺粗劣的。反映到测试上看,3DMARK的压力测试就没通过了,只有96.1%,(97%才算通过)。 ▍ 总功耗对比测试: 总功耗测试部分,鉴于我们无法单独测试显卡这一元件独立的功耗,所以只能用功耗仪去测试整套平台的功耗,让他们运行相同的程序,记录运行过程中的峰值。包括游戏满载测试(运行相同的一段Benchmark),还有3DMARK压力测试(就是上面截图那个测试)。 功耗测试小结:满载运行的状态下,RTX 2070的功耗与RTX 2080很相近,前者略低,但对电源的需求基本上是一样的了。同时也比GTX 1080要高一点,比GTX 1070则高了不少,但毕竟总的性能是提高了。相比AMD那边来看的话,这边只高了一点点其实会让人感觉还是挺低的了。 ▍ 满载温度对比测试: 用3DMARK压力测试,完成之后看GPU-Z的GPU温度峰值,进行记录并对比。 上述数据均来自公版显卡,可以看到RTX 2070因为双风扇的升级,满载温度比上一代的GTX 1070和 GTX 1070Ti都要低,都是可预见的结果了。 ▍ 满载噪音测试: 满载噪音为52.5分贝,与一众非公版显卡对比的话,算是普普通通的表现,因为一些比较优秀的能把噪音控制在46分贝左右,当然最高的可能也会达到56分贝这么高,52.5左右也是比较常见的了,不好不差。 不过如果还原到实际使用情况,把整套平台放到机箱里,倒是也还好啦。 关于噪音: 0 -20 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 -4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0 -6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 -7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0 -9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 -100 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 -12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300分贝左右或以上:方圆20km的人不可修复性耳聋。 公版测完了,你们满意这个表现吗?然后就是非公版代表了~ ▍ 非公版的代表:影驰 RTX 2070 本次代表非公版的选手是影驰 RTX 2070,光就外表来看,散热器就比公版的要强,当然要说信仰值的话,还是那银色的煤气炉更具威慑力。 供电要求是8+6Pin,比公版的单8Pin要高。 显示输出接口与公版RTX 2070不同,没有DVI接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DP接口,DP接口对新显示器会更友好,但有一个DVI接口的公版兼容性也会更好,毕竟公版也同样有DP接口。 影驰 RTX 2070使用三风扇设计,艺术造型的背板加上整体黑色的配色,让它显得十分低调。而顶部的GALAX LOGO灯以及两侧的灯条又显示出它具有鲜活的RGB气息。 ▍ 开机测试:GPU-Z参数与公版一毛一样
参数解析:如果不说的话,上面GPU-Z的图应该也没人知道哪个是公版哪个是非公版了,反正我肯定是看不出来的(斜眼笑)。 参数就没什么好点评的啦,有区别的就是TDP和供电接口以及价格了。TDP未知,所以表格里留空了。供电接口是8+6Pin,所以很可能实际功耗会比公版的高,然而价格就实惠许多了,只要3999元,只需要公版的83%,兽王觉得很行! ▍ 3DMARK性能测试对比: 鉴于有GPU BOOST 4.0技术的加持,拥有更好散热效能的影驰非公版RTX 2070的上机表现是强于公版RTX 2070一丢丢的,也是本来就能猜到的了,但我也猜它的功耗会比公版的要高~~
性能基本上一致,影驰的RTX 2070略微强于公版,强一丢丢,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但终究还是强一丢丢了。 ▍ 非公版RTX 2070 3DMARK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结果如图,总算是通过了严苛的考验,分数达到了97.8%(公版为96.1%)。至于满载温度倒是和公版的差不多,71℃。BOOST频率也比公版高一点点,所以就出现了上面游戏测试帧数高一帧的那种情况,总结表格如下——
最终表现果然不出所料,三风扇的非公版影驰 RTX 2070的散热器效果更好,所以使得它获得了更高的BOOST频率峰值,所以游戏测试与3DMARK测试都略胜了公版;另外也是因为散热器的原因,压力测试也顺利通过,而且温度比公版更低。但功耗就比公版要高了,也许是因为供电规模与内部用料的原因。 ▍ 非公版测试小结与点评: 这次老黄公版卡的要价太高了,公版RTX 2070的定价高达4799元(上一代的GTX 1070上市价是3499元),真的可以说是属于信仰值溢价了,而且溢得太多。 鉴于那公版散热器的用料与做工,我敢打赌市面上即将上市的多数非公版RTX 2070散热效果都会比公版好,而且价格应该也会比它便宜一点,甚至便宜很多,像这次的影驰 RTX 2070就是,3999元就是公版卡的8.3折了,散热更好,性能还强一丢丢,频率峰值持久度也比公版更好,推荐选择。 好了,非公版测试就到这里了,下面回归公版,给点评与总结。 ▍ 综合性能总对比: 这里的综合性能分成了几个维度,首先是DLSS抗锯齿性能,毕竟目前支持的游戏市面上暂时还没有,而我们测试出来的结果都是以NVIDIA官方提供的DEMO为准的,所以单独拿出来做综合对比—— 在上述两款支持DLSS的项目下,RTX 2070比上一代同级的GTX 1070要强87%,其实这个数据是算少了的,因为有一些项目GTX 1070根本无法运行,所以没统计进去,A卡也是一样。 所以说,如果是玩支持新技术的游戏(反正2018年10月16日的时候依然是一款这样的游戏都没有)的话,新RTX显卡优势明显,旧的GTX显卡和A卡都是很难流畅的了。 ▍ 4K分辨率游戏对比: 前面测试也看到了,很多游戏在特效全开的情况下,RTX 2070是能够在比较高的帧率下运行的(46~56帧),也就是说,只要稍微降低那么一点点特效,那全流畅都是无压力的,跑2K的话就更不用说了,肯定妥妥的稳。 在上面测试的5款游戏大作的4K分辨率综合对比下来,可以看到RTX 2070的表现是比GTX 1080还要强不少的,而比GTX 1070则是提升了31%,也挺可观的。除了GPU的变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了带宽更高的GDDR6显存,高带宽显存在运算高分辨率游戏的时候优势会很明显。 ▍ 1080P分辨率游戏对比: 也是基于上面的5款游戏大作的测试结果,1080P分辨率下,RTX 2070比上一代的GTX 1070强了25%,幅度没有4K分辨率那么大,这是必然的,因为GDDR6的显存优势就没那么大了。相比GTX 1080则强了不到10%,但终究还是比GTX 1080要强。 所以说,综合上面三项测试,RTX 2070都比GTX 1080要强,传统项目强13%左右,DLSS和RTX的项目就强好几倍了,看上面的星球大战测试项目就知道了。 ▍ PConline天梯图: RTX 2070性能强于GTX 1080,也强于AMD Vega 64,但还没到GTX 1080 Ti的性能,所以位置如图。 ▍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RTX 2070基本上就是一个缩小版的RTX 2080,身材尺寸小一点,性能也低一点,功耗和发热也小一点。 一、在讨论RTX 2070值不值得买之前,我想先吐槽一下所谓的“光线追踪”游戏 光线追踪的演示效果很好很强大,也很符合我们对游戏画面真实性的美好期盼。然而,在老黄一直鼓吹有20几款光线追踪游戏即将发布,甚至到RTX 2080 Ti显卡正式开卖的时候,有两款“很可能”可以支持的游戏《古墓丽影:暗影》和《战地5》都跳票了,前者还没开放光线追踪功能,后者直接延期上市。 到10月16日的今天,RTX 2080 Ti显卡也上市差不多一个月了,依然一款光线追踪的游戏都还没有出现,甚至接下来什么时候会出现也没个准的。也就是说,那些“坐等升级”而买了RTX显卡的土豪玩家,其实是把钱先掏出来,然后等一个不怎么确定,不怎么明朗的所谓将来。尤其是现在第三款RTX显卡——2070都已经发布了,这个故事还能讲多久呢?玩家还能信多久呢? 二、RTX 2070比上代贵了许多,但也是值得买的 结合上面测试的5款游戏也能看到,无论是4K分辨率还是1080P分辨率,它的性能表现都强于目前市面上的GTX 1080的,而正好它们的价钱也是有比较大的重合度的。 所以说RTX 2070相当于同价格取代了GTX 1080,那些打算买GTX 1080的玩家,还是转头去买RTX 2070吧,性能更强,还支持将来“可能有”的光线追踪和DLSS技术,总之就是无论怎么看都比GTX 1080更值就是了。 三、论公版与非公的选择问题
公版RTX 2070的首发价是4799元,部分非公版最低可以做到3999元,甚至更低(反正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暂时还没看到),而且非公版的散热基本上大多数都能比公版卡做得更好(公版甚至还通过不了3DMARK的压力测试),所以如果不是有NVIDIA超级信仰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非公版显卡的,当然也有一些超级堆料的非公版价钱可能会比公版要高,那些就另说了。 四、目前定价偏高,等一等也许能实惠许多 这回的RTX 2080 Ti、2080和2070的定价都比以往任何一代的同级别型号要高,而且高很多,这意味着溢价空间也大了,将来等GPU供应量稳定下来,各家AIC展开充分竞争之后,RTX显卡的价格应该会有比较大的“虚高”降价幅度,不急着装机的玩家建议等一等。 五、RTX 2070也已经足够吊打AMD全部单芯显卡了 总结完毕,谢谢观看。 RTX新显卡中的RT Core(光线追踪核心)、Tensor Core(张量核心)、RTX、AI、DLSS、GDDR6等等一系列的高逼格名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篇深度技术解析能给你答案:diy.pconline.com.cn/1172/11720764.html RTX2070的老哥——RTX 2080 Ti的首发评测传送门:diy.pconline.com.cn/1174/11740705.html 全品牌非公版RTX 2070显卡抢鲜看——1、影驰 RTX 2070 影驰 RTX 2070使用三风扇设计,艺术造型的背板加上整体黑色的配色,让它显得十分低调。而顶部的GALAX LOGO灯以及两侧的灯条又显示出它具有鲜活的RGB气息。 2、技嘉 RTX 2070 GAMING OC 技嘉 RTX 2070 GAMING OC采用了三风扇设计,全黑配色让满足了喜欢纯黑色的用户,只使用一种色彩,简洁舒服。 3、ZOTAC索泰 RTX2070-8GD6 X-GAMING ZOTAC索泰 RTX2070-8GD6 X-GAMING采用了与自家的RTX 2080相同的设计,整体简洁硬朗,中间的白色X配合黑色的三风扇,显得非常低调简洁。 4、耕升 RTX 2070 炫光 OC 耕升 RTX 2070 炫光 OC两边黑色中间白色的风扇形成反差,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加上中间覆盖风扇的X装甲,十分霸气。 5、映众 RTX 2070 黑金至尊版 映众 RTX 2070 黑金至尊版采用了小巧的设计,采用与公版相同的双风扇设计,相比其他显卡的三风扇设计更加小巧,也更容易放入机箱中。 6、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70 AD Special OC
iGame GeForce RTX 2070 AD Special OC采用了三风扇设计,左蓝右红的配色显得年轻化。
iGame GeForce RTX 2070 Ultra OC一样采用了两种配色,左黑右红更加具有视觉冲击,三风扇的设计也保证了一定的散热性能。
Colorful GeForce RTX 2070 Gaming GT作为七彩虹Colorful系列的显卡,采用了双风扇设计,中间一个红色的X以及上下两侧的间隔,低调又显得强悍。 7、微星 GeForce RTX 2070 ARMOR 8G 微星 GeForce RTX 2070 ARMOR 8G 采用了双风扇设计,黑白配色加上顶部的RGB灯条,让这款低调稳重的显卡带有一丝活跃。 |
閺€鎯版閹存劕濮�閺屻儳婀呴弨鎯版>>
正在阅读:RTX2070首发评测:四千起步,完美取代GTX1080RTX2070首发评测:四千起步,完美取代GTX1080
2018-10-16 21:02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tangzicong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Ti ¥9999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6499
-
丽台NVIDIA GTX1080 Ti 11GB ¥5499
为您推荐
IT热词
本文产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Ti ¥9999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6499
-
丽台NVIDIA GTX1080 Ti 11GB ¥5499
同价位产品
竞争产品对比
热门产品
热门排行
IT百科
热门专题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汽车资讯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