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浇銆€閸嬫捇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0) +1 闂佽崵濮嶅鍡楊伓 (0) +1 闂傚倸饪存禍鐑藉箯閿燂拷 (0) +1
闂備浇銆€閸嬫捇鏌熼婊冾暭妞ゃ儲鍨块弻鐔衡偓娑櫭慨鍥р攽椤曞棙瀚�闂備礁鎼悮顐﹀磿閸愯鑰块柛娑欐綑缂佲晠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正在阅读:在通用路上越走越远 细说USB接口演化史在通用路上越走越远 细说USB接口演化史

2015-04-07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BOTA 责任编辑:maihuanzhao

USB 2.0:More than PC

  不过随着各种外部设备对数据传输速率需求的提高,USB 1.1那12Mb/s的带宽也是越发捉襟见肘,在接入较多外部设备时,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容易引发瓶颈效应,为了解决传输速率问题,USB 2.0应运而生。USB 2.0标准在2000年正式发布,加入了40倍于原先全速速率(Full Speed)的高速速率(Hi-Speed),理论带宽达到480Mb/s,同时也向下兼容USB1.1标准的全速速率(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宣称支持USB 2.0的设备都能达到高速速率,也可能是速度较低的全速速率)。由于受制于BOT传输协议和NRZI编码方式,实际USB 2.0的最大传输速度在30~35MB/s之间。

usb 3.1
Micro B、Mini B开拓便携设备市场

  但USB接口的演化并非只有速率变化那么简单。对于体积比较轻薄小巧的外部设备来说,PC上面常见的Type-A接口,显然不太适合。同年10月,USB-IF非常有预见性地发布了Mini A、Mini B接口标准,为USB接口在移动设备上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加入的Micro USB标准,比起Mini USB更加小巧和耐用,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大部分的移动设备上。

usb 3.1 usb 3.1
非标准USB的Nokia Pop-Port、苹果 Lightning接口

  虽然基于技术和市场等原因,曾经也有不少厂商没有使用标准的USB接口,而采用自己设定的一套接口规范(比如Nokia Pop-Port),但如今也只有牛气如苹果,才能继续坚持这样做下去。

usb 3.1
USB OTG使传统的从属设备也能成为主机端

  另一个USB 2.0后带来的重要变化,就是引入了USB OTG(On-The-Go)作为其补充标准。简单来说,标准的USB使用主从式的架构,USB主机端(PC)为“主”,而USB外部设备为“从”,只有主机端可以调度该链接的设置与数据传输,而外接的USB设备不能够自行启动数据传输,只能回应主机端的指令。OTG的加入改变了这种状况,传统的外部设备也并不一定就只能是外部设备,它们也可以成为主机端。比如,手机、平板等设备在连接电脑时作为外接存储设备存在,但当它们通过OTG与U盘等设备连接时,又能作为主机端,修改和读取U盘内的数据。当然,除了U盘,这些设备还可以是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等很多……

  USB诞生的初衷是为了简化电脑和外部设备的连接,但至此USB已经从PC跨越到其他电子产品领域上,并由此衍生出了多种新的应用。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闂備礁缍婂ḿ褔顢栭崱妞绘敠闁逞屽墴閹鎷呴崨濠備淮濠碘槅鍋撻幏锟�闂備焦鎮堕崕鎶藉磻濞戙垹鏄ラ悘鐐板嫎娴滄粓鏌涢锝嗙闁告棑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