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从近两年的新品上市,明显感觉到Intel不太重视入门市场了,甚至是敷衍了事——即便在高端市场,也看不到什么出彩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竞争双方技术实力的差异 Intel与AMD,看起来两家之间是对等的竞争关系,实际上却大相径庭。Intel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直接引领着IT业界的发展;AMD的市值不到Intel的5%,至今还一直在盈亏线上徘徊。一直以来,Intel都以业界的领导者自居,以这种悬殊的实力差异,要把AMD当做Intel的竞争对手实在有些勉强——要知道,AMD还在用Intel的微指令集呢。 2、差异化竞争的结果
入门市场,是AMD APU的主打区间,但APU与Intel CPU之间的楚河汉界太明显了——连续两代的APU,GPU性能不断增强,CPU性能却停滞不全甚至发生后退,在这种情况下,Intel的奔腾G/赛扬G会有竞争的动力吗?而且以Intel的傲气,他不可能把高端核芯显卡带到入门平台。 3、Intel产业重心的转移
这两年,受到手机平板业务的冲击,传统DIY产业发展停滞不前,Intel与AMD两大CPU厂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降,后知后觉的Intel为此倾注大量精力去发展手机/平板/超极本。2013年的第四代Core i处理器,更是将这种“差别对待”白热化,高性能GT3显示核心只有移动版CPU才能拥有,桌面版Core i只能用20个EU单元的GT2,更不用说定位更加低的奔腾/赛扬了。 ●未来,Intel入门市场的格局会是什么样子? 近些年来一直在强调的“后PC”时代,其实这种概念也是Intel提出来的,Intel准备把DIY市场打造成一个“高端消费体”,想玩超频?只能用高端芯片组,配备仅有的几块“K”系列CPU,反正技术领先对手好几年,高端市场除了Intel别无选择; 入门市场,停滞不前已经很长了时间了,只要这种“差异化竞争”的迹象还在,预计市场不会有太大起色。等到2013年升级IVB之后(再次吐槽,高端市场都Haswell了……),将继续保持这种“0.1GHz”的升级模式,甚至只剩下BGA封装的CPU——AMD你的CPU性能什么时候才能追上来?桑德斯时代的“斗士”精神哪去了? PS:造成这一现状的终极原因,就是Intel根本就没把AMD当对手,可悲;Intel也是商人,追求的是利润,如此下去,吃亏的是消费者![返回频道首页] |
本文导航 | ||
|
原创栏目
硬件热点
硬件视频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