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横评】Intel从第二代酷睿开始除了高端“K”系列之外其余的产品都不具备超频能力,即使想超频也必须搭配高端的芯片组主板,这就让AMD抓住了机会,毕竟,依靠超频来获得免费的性能提升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的。恰逢近期AMD把旗下A8-3870K的价格下调,直接与Core i3竞争,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中低端市场500元级的羿龙II X4 955依然抢眼,他能否打赢700元级的Core i3?与新上市的三代i3相比又如何?答案即将揭晓。 ●主流市场,Intel Core i3被四核羿龙/A8夹击 Intel Core i3已经盘踞主流市场很长时间,以致让人有一种错觉:700元市场就是i3的天下。但自从A8-3870K降价后,主流市场又开始热闹了,毕竟原本A8的定位就是在i3与i5之间,AMD很喜欢玩这种“田忌赛马”,当然,这也是被逼的。
而中低端市场,近期四核羿龙II X4 955很耀眼。这颗CPU虽然在早些年被第一代Core i5打落前线,但和“后辈”第一代Core i3相比依然强了不少,而且不亚于二代Core i3,要知道现在X4 955只要500多元就能买到了。
●三代Core i3上市,性能提升不大 三代Core i3已经上市了,PConline评测室也已经发出首发评测,CPU性能提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改进的是核芯显卡和功耗控制部分。那现在主流市场就变成了两代Core i3同台竞技的格局。二代i3的市场相当庞大,除非价格相同,否则三代产品想顺利接替二代没那么简单。
●疑问:A8-3870K能否打赢i3?四核羿龙与i3相比性能差距有多大?
虽然AMD这招调价策略用得不错,但A8-3870K能否打赢Core i3还是未知数,毕竟Intel在核心架构方面确实是领先AMD不少;至于羿龙II X4 955,垂暮之年还能发挥多少余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测试我们只是在默认电压下同过直接拉倍频的方法小幅度超频A8与羿龙II X4 955(C2步进),不追求极致的超频性能。
2、评测平台介绍及方法说明
参与本次测试的CPU有A8-3870K、羿龙II X4 955、Intel Core i3 2120、Intel Core i3 3225,另外我们还加入了千元价位的Core i5 3450,通过测试让大家对这些产品有个清晰的定位。评测项目包括理论多线程性能测试、常用软件测试、专业应用测试、游戏测试、功耗测试与超频测试。 3、CPU性能对比评测 3.1、CPU理论多线程性能评测 测试项目包括科学运算测试软件wPrime和AI(人工智能)运算测试软件Fritz Chess,两款软件均对多核CPU进行大量优化,对CPU性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只是理论运算,我们把它们归类为CPU理论性能测试。 ●Fritz Chess性能测试:
●wPrime 2.05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A8-3870K与羿龙II X4 955都是原生四核心设计,在代表多线程性能的Fritz国际象棋和wPrime圆周率测试中都领先双核四线程的Core i3不少,超频之后的性能差距更加明显。 ------------------------------------------------------------------------------ 3.2、物理运算:3DMark Vantage、3DMark 11评测 这部分的测试主要考察CPU在游戏中的物理运算和人工智能运算能力,我们选取了权威的3D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和3DMark 11,它们分别是DX10和DX11 两个时代的测试软件。 ●DX10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
●DX11测试软件3DMark 11:
测试小结:3DMark系列已经成为考量整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选择其中的物理运算部分进行测试,单纯地对CPU性能进行对比,同样是考察CPU的多线程运算。A8-3870K默认频率下分数略低于i3-2120,超频后性能在i3-2120与i3-3225之间,可以说是基本持平。而羿龙II X4 955超频后比3DMark Vantage得分比i3-3225提高了10%左右。>> 4.2、常用软件,RAR与PS性能评测 RAR文件解压缩和PS图片处理是普通用户的常用操作,我们选择了著名的WinRAR软 件以及PhotoShop进行这部分的评测。 ●WinRAR 4.11性能测试
●PhotoShop CS5图片处理测试:
测试小结:WinRAR和PhotoShop是网友较为常用的软件,对CPU微架构、核心数、内存性能和缓存都比较敏感,WinRAR 4.20版本优化了压缩算法,能更好地利用CPU资源,Intel得益于优秀的酷睿架构,测试成绩比AMD产品高出不少。而A8-3870K由于不具备3级缓存,在WinRAR测试中不幸垫底。 ------------------------------------------------------------------------------- 4.3、专业软件,3D渲染与视频转换评测 这部分的测试内容包括Cinebench R11.5 3D渲染测试和TMPGEnc 视频转换测试,对于常进行3D图形渲染或视频转换的专业用户说来,很有指导意义。 ● Cinebench R11.5 3D渲染性能测试:
● TMPGEnc视频转换测试:
测试小结:面向专业用户的3D渲染和视频转换软件,对多核/多线程CPU做了较充足的优化,羿龙II X4 955在两项测试中表现突出,无论超频前后分数都优于Core i3,A8-3870k则在超频后得分与i3 3225持平。>> 4.5、游戏性能评测 游戏测试部分,我们选取了《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生化危机5》和《马克思佩恩3》,前两款虽然不是最新的游戏,但他们对CPU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测试结果能更好地地反映各CPU的游戏性能差距,《马克思佩恩3》则是近期DX11游戏的代表 ● DX9游戏《星际争霸2》 :
----------------------------------------------------------------------------- 关于游戏帧数(FPS)的意义 游戏帧数是反映游戏是否流畅运行的标准,大 多数情况下可这样归类,没有可玩性:帧数低于30FPS;可以 接受:帧数30-50;流畅运行:帧数50-60;完美运 行:帧数大于等于6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帧数大于60意义不大,这时可以调 高游戏画质获得更加的视觉效果。 ----------------------------------------------------------------------------- ● DX10游戏《生化危机5》测试:
● DX11游戏《马克思佩恩3》测试:
测试小结:游戏测试部分受核心架构与处理器频率的影响比较大。在这几项测试中,核心数目不是第一要素,Intel产品因为核心架构比AMD优秀许多,在前两项测试中领先AMD产品不少,而在DX11游戏《马克思佩恩3》里面几款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差距不大。>> 5、功耗控制能力对比 由于CPU的单独功耗在一般环境下无法准确测出,因此我们进行的是整个平台的功耗测试(搭配GTX680独立显卡),通过考察各平台的功耗差距,间接反映出各款CPU的功耗差距。本次测试与以往的方式不用,测试项目分别是上网和玩游戏时的平台功耗,模拟用户日常使用环境。 测试小结:在功耗这一项测试,Intel的Core i系列产品表现得非常“节能”,而AMD系列的功耗就高出了不少。在这一方面,Intel产品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与评测的羿龙II X4 955是C2步进,所以无论超频性能、功耗控制能力都比不过新出的C3步进产品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A8/羿龙默电超频后的CPU性能已经超越Core i3 在默认频率下,羿龙II X4 955的性能不亚于二代Core i3,超频3.6G之后的性能提升更加明显,比第三代Core i3还要高出10%左右,而且这个超频幅度并不算大,毕竟是默电超频,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当然,与Core i5之间的差距依然不小,毕竟是不同级别的产品了。至于A8-3870K,默认频率下与i3-2120只有大约6%的性能差距,超频3.4G之后性能与第三代Core i3接近。
把游戏测试也考虑入内的话,A8/羿龙的综合性能得分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毕竟游戏受核心架构的影响更大,更多的是考验单核性能。但是不妨碍这两款CPU的性能定位,羿龙II X4 955的表现依然抢眼,因为这款CPU现在售价仅仅五六百元。 ●功耗方面没办法,酷睿架构优势太明显 功耗方面就没啥可说的了,自从酷睿架构推出以来Intel就一直遥遥领先。想当初K8架构出来之时的就是击中了奔腾4/奔腾D“发热量”大的痛处,结果酷睿一面世就扫清了这个缺陷,而且领先的幅度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与评测的羿龙II X4 955是C2步进,无论超频性能、功耗控制能力都比较差,比不过新出的C3步进产品,所以大家在选购时首选C3步进的四核羿龙。 ●现在还有人会去讲究“超频”吗? 以前CPU性能不足、价格高高在上的时代,几乎每个玩DIY的人都要依靠超频来获取更高一级的性能。现在CPU性能提高了,价格下降了,“超频”概念却依旧存在。Intel把它当做高端型号的附加值,AMD则把它当做中低端的性价比武器。现在超频比以前简单得多,默认电压下调几个倍频就可以,轻轻松松就实现性能免费提升,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某些骨灰级玩家依然会去超外频、调电压、改时序,在这些人眼里超频已经成为一种乐趣) ●如何看待这款“另类”的羿龙II X4 955 虽然功耗大了些,但性价比还是不错的,谁让AMD的“推土机”架构单核性能放而后退了呢?一款CPU能撑过对手三代产品,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已经是“经典之作”。其实按笔者看法,AMD为什么不把羿龙架构更新一下呢?换成32纳米工艺,控制好功耗,说不定还能稳住不少市场(悲催的推土机)。 ●A8正面来袭,Core i3怎么办 AMD以多核策略应对Intel,A8-3870K降到700元,会对i3造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在整合市场方面优势巨大。但按照Intel的习惯,在出现实质性的威胁之前,他不会随便去调整产品价格,毕竟A8的CPU性能只是与i3接近而已,而在功耗、游戏方面(搭配独显)依然不敌Core i3。说到底,这是由于核心架构的差异所致。AMD想要摆脱“跟班”形象,就亟需一款性能优异、功耗控制得当的新架构产品面世。不过,在现在看来,AMD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返回频道首页] |
闂備浇銆€閸嬫捇鏌熼婊冾暭妞ゃ儲鍨块弻鐔衡偓娑櫭慨鍥р攽椤曞棙瀚�闂備礁鎼悮顐﹀磿閸愯鑰块柛娑欐綑缂佲晠鏌熼婊冾暭妞ゃ儻鎷�>>
正在阅读:就是欺负你不能超频 羿龙/A8大战Core i3就是欺负你不能超频 羿龙/A8大战Core i3
2012-08-22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z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