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缺陷门”导致Intel二代Core i普及放缓 北京时间2011年2月1日,Intel宣布第2代Core i的配套6系列主板芯片组出现了设计瑕疵,可能会导致原生的SATA 3.0Gb/s(俗称SATA II )接口随时间推移性能下降。Intel宣布马上停止出货,并与各大主板厂商进行更换芯片组的事宜。这就是Intel 6系列主板的“缺陷门”事件。 ----------------------------------------------------------------------------- 如果您想回顾Intel 6系列主板芯片“缺陷门”,可阅读下面的文章: 7亿美元的代价!披露Intel 6系芯片缺陷门 ----------------------------------------------------------------------------- Intel 6系列主板芯片缺陷门事件回顾:
Intel 6系列主板新片区问题的根源在于SATA控制器模块的电路设计上,出现问题的晶体管属于继承旧产品设计的非必要电路,Intel在设计中为其施加了过高的电压从而导致故障。根据Intel的说法,几年内主板上的4个SATA 3Gb/s接口有5%的几率会出现问题,表现为硬盘运行会越来越慢,直到最后主板无法识别硬盘。不过SATA 6Gb/s接口不受影响。 Intel态度积极,与合作伙伴回收问题产品: 在“缺陷门”事件中,Intel是主动发现问题并对外宣布的,态度比较积极,2月1日开始与合作伙伴开始回收问题产品,并计划负担所有受影响芯片组产品进行修正或更换的开销。全球范围内数百万颗芯片组、主板的召回、维修、更换将让Intel付出相当大的代价。Intel估计此事件将导致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减少约3亿美元,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预计共将耗资7亿美元左右。 第二代Core i处理器普及速度放缓: 虽然二代Core i系列处理器本身和缺陷门没关系,但因为该系列处理器必须与6系列主板进行搭配,6系列主板大量召回之后,处理器面临了一个月(2月中-3月中)有马无鞍的窘境,直接影响了第二代Core i处理器的普及速度。 编辑点评:“缺陷门”影响到Intel所有6系列主板(包括台式机与笔记本),而6系列主板又是第二代Core i系列处理器的唯一搭配,CPU在一个月里面临了有马无鞍的窘境,使其普及速度放缓。笔者认为这个也直接导致下一代Ivy Bridge处理器跳票,毕竟Intel要留更多时间给自己与合作伙伴切换产品线。
|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违闁逞屽墴閺屾稓鈧綆鍋呭畷宀勬煛瀹€鈧崰鏍€佸☉妯峰牚闁告劗鍋撳В澶嬩繆閻愵亜鈧垿宕曢弻銉ュ瀭闁秆勵殔閽冪喖鏌i弮鍥モ偓鈧柛瀣尭閳藉鈻嶉褌绨奸柟渚垮姂瀹曟儼顦柡鈧懞銉d簻闁哄洨鍋為ˉ鐐烘倵濮樼偓瀚�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妶鍡椾粡濡炪倖鍔х粻鎴犲閸ф鐓曢柟閭﹀灱閸ゅ鏌ら弶鎸庡仴闁哄本绋戦埥澶娾枎閹邦喚鈻忕紓鍌氬€风拋鏌ュ疾閻樿钃熼柣鏃傗拡閺佸秵绻濇繝鍌氭灓闁哄棭鍘奸—鍐Χ閸愩劌濮烽梺鐟板殩閹凤拷>>
正在阅读:CPU行业上半年回顾:Intel/AMD融合之战CPU行业上半年回顾:Intel/AMD融合之战
2011-07-07 02:54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fanjunhui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