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以下测试只针对IPS和PVA的性能对比,屏幕尺寸不在评测范围,并且测试数据并不能代表所有IPS和PVA的面板性能,因为决定性能的因素还有驱动电路等,敬请留意,谢谢。』 前言:天敌,在“被”时代下,注定是要被对比。S-PVA和S-IPS究竟是谁更好,这个争议一直没有休止。毕竟两者定位都是专业领域,用户群体比较少,并且极少人同时拥有IPS和PVA屏的显示器,所以很少用户对这两种面板的画质有所感受。我们PConline评测室为解决消费者的疑惑,为大家带来三星 275T+(S-PVA)和戴尔 2410U(S-IPS)的对比测试。这个测试包括专业色彩分析仪器的客观数据测试,让用户了解到这两者的具体区别。 参测产品:
参与测试的显示器官方参数解读:
测试仪器:
我们在本次评测中使用了PConline评测室花巨资购进的柯尼卡美能达CS-200分光色度计进行客观评测,通过数据指标的方式判断液晶屏幕的优劣。CS-200分光色度计可以测试多种光度指标,包括亮度、色度、色域等,特别是在低亮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非常高的精度,能够精确的反映液晶屏幕的性能指标。 再进入测试之前,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PVA面板和IPS面板的区别: PVA面板 PVA广视角技术是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实际上它跟MVA极其相似,可以说是MVA的一种变形。PVA采用透明的ITO层代替MVA中的凸起物,制造工艺与TN模式相容性较好。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PVA和MVA毕竟一脉相承,在实际性能表现上两者都是相当的。PVA也属于NB(常暗)模式液晶,在TFT受损坏而未能受电时,该像素呈现暗态。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 不用屋脊形的凸起物如何生成倾斜的电场呢?PVA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PVA上的ITO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薄膜,而是被光刻了一道道的缝,上下两层的缝并不对应,从剖面上看,上下两端的电极正好依次错开,平行的电极之间也恰好形成一个倾斜的电场来调制光线。 IPS面板: 它也是目前主要的一种液晶面板类型,由日本日立于2001年推出,液晶分子平面切换的方式来改善视角,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并有效利用横向电场驱动的改变让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转角度来增加视角;在商品的制造上不须额外加补偿膜,显示视觉上对比也很高。IPS型液晶面板具有可视角度大、颜色细腻等优点,看上去比较通透,不过响应时间较慢和对比度较难提高也是这类型面板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IPS即第一代IPS技术,它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可视角度。后来,日立又推出了S-IPS(super-IPS)技术,很好的改善了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开口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IPS、S-IPS都是日立公司的杰作,但是LG Display公司生产的S-IPS面板应用更广泛,目前液晶电视采用的S-IPS面板,普遍都出自LG-Display公司。 其LG-Display自主的面板制造商也是以IPS为技术特点推出的液晶面板。 以上是日本某网站的截图,对各种面板作出了综合性能的分级。可以看到IPS鼻祖日立生产的S-IPS和夏普的ASV是最高级别的。不过日立S-IPS面板的显示器价格相当昂贵,现在大部分S-IPS采用的是LG Display生产的。总的来说,现在主流的S-PVA和S-IPS是专业领域中不相伯仲的面板。 为了对比S-IPS和S-PVA的实际性能,笔者采用了三星 275T+(S-PVA)和戴尔 2410U(S-IPS)进行对比。(注:此评测只针对S-PVA和S-IPS的对比,所以并不考虑屏幕尺寸。)
|
正在阅读:天敌!宿命的对决 顶级PVA决战IPS显示器天敌!宿命的对决 顶级PVA决战IPS显示器
2010-01-14 02:20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pengjie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