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枪中箭不中奖!DIY硬件那些失败的设计中枪中箭不中奖!DIY硬件那些失败的设计

2011-12-15 00:19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Valest 责任编辑:liganlin
1CPU篇:高端核显只有高端CPU有回顶部

  前言:年底又到了,各种年评接踵而来,各大媒体都在忙着给这样那样的电子产品颁发各种名目的奖项,我们评测室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不是今天,今天我们的确带来了各种DIY硬件,不过它们是躺着中枪的有,膝盖中箭的有,但是就是没有中奖的!因为我们今天要讲的是CPU、显卡、主板等各种DIY硬件的失败设计!

slog
中枪中箭不中奖!DIY硬件那些失败的设计

CPU的失败设计:高端核显只有高端CPU有

Sandy Bridge
Intel高端核显只有高端CPU有:入门用户买不到够用的GPU

  从一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开始,Intel就把GPU从主板搬到CPU上,以便实现CPU和GPU的捆绑销售。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AMD的APU也是这样做,然而这个捆绑策略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性能还可以的高端核芯显卡只在高端CPU上有,而入门用户则只能买不够用的核显。

核心显卡
二代酷睿的核芯显卡结构

  二代酷睿的核心显卡内部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EU统一执行单元、顶点处理、光栅化/z、指令流处理器、多媒体解码器等。其中对于3D游戏性能有重要作用的是EU单元,Intel根据EU单元的数目把核芯显卡划分成低端的HD Graphics 2000和高端的HD Graphics 3000两种,前者只有一组6个EU单元,而后者则有两组12个EU单元,理论上后者的3D性能是前者的两倍。

HD Graphics
HD Graphics 3000性能略好,但是只在高端产品有

  实际应用来说,HD Graphics 3000能玩玩网游,HD Graphics 2000则基本只够高清应用,然而让人纠结的是,桌面平台上,Intel一开始只在i5 2500K和i7 2600K这样的昂贵产品上配备HD Graphics 3000,其余的二代Core i3/i5/i7都是HD Graphics 2000,形成“高端CPU+高端GPU”、“低端CPU+低端GPU”的捆绑销售局面,与笔记本CPU方面全线高端GPU(HD Graphics 3000)的局面形成明显对比。

显卡
核心显卡图形性能远不如APU

  有钱买i5/i7高端CPU的用户,一般都是高端办公用户或游戏玩家,他们并不关心核芯显卡的性能;而用真正的核显用户主要就是预算不足的入门用户,他们日常最多就是玩玩网游之类游戏,而Intel入门级的CPU配备的HD Graphics 2000核显根本不够用。虽然AMD的APU也是这样的销售策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APU(E系列除外)图形性能比核芯显卡强很多,AMD也不会坑爹到顶级产品才来配备够用的整合GPU.

  这么一来,Intel用户都要喊冤了,高端用户被迫买了不怎么需要的高端核显,而入门用户却买不到够用的核显,从用户角度出发,这明显是非常失败的设计。Intel也意识到这问题,推出了i3 21X5处理器,配备高端核显,但是比采用低端核显的i3 21X0贵100元,而在三代酷睿中,Intel还会继续这种“高端CPU+高端GPU”的策略,实在是坑爹。

2显卡篇:仅8pin供电、同源输出回顶部

显卡失败设计之一:8pin电源供电

8pin接口的GTS250
8pin供电显卡

  显卡电源一般有两种供电接口,主流的6pin供电和高端的8pin供电,搭配这两种显卡我们分别需要选择主流电源和高端电源。然而有些产品会采用一些让人纠结的设计,比如上图这种,明明是中端主流的显卡,偏偏就要用单8pin供电,逼着用户选择高价的电源才行,明显比6pin供电的设计更加不划算,而且也没有必要。

cvt
麻烦的双6pin转8pin线

  这种8pin显卡的典型附件会包含电源转换线,但是使用比较麻烦,需要两个6pin接口才能转出一个8pin供电,而一般350W左右的电源只有1个6pin显卡供电,需要用到双D型口转6pin线转出另一个6pin,也就是说要转两次才能供电,不仅使用起来麻烦,而且由于接口定义有些微差别,长期使用下来对硬件没有好处。

单6pin转8pin
6pin转8pin电源线

  为了拯救这种尴尬的单8pin供电显卡,用户可以选择上图的这种6pin转8pin电源线,售价大约30元左右,但是比较不容易找,凭添麻烦之余还要再掏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显卡失败设计之二:同源输出接口

显示输出接口
多接口不一定能组多屏

  现在的显卡一般都会提供VGA、DVI和HDMI等多个输出接口,以便用户能够兼容使用各种显示器或者组建多屏平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多个接口并不代表能组多屏,有些显卡,以及一些整合平台主板,都采用了一个颇为失败的设计:同源输出。

显示输出接口
VGA和DVI接口同源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款显卡的VGA接口是DVI接口是共用一个输出源的,因此两个接口只能显示一样的画面,更为重要的是,DVI不是一个纯数字接口,它也一定程度会受电磁信号干扰,像上图这样把接口焊针做得那么长,又不加屏蔽层,对于信号质量来说是很不利的。

3主板篇:前面板、内存双通道回顶部

主板失败设计之一:前面板扩展

DIY失败设计
Intel官方的前面板扩展

  前面板(Front Panel)扩展是主板与机箱连接的地方,也是最最让DIY新手纠结的地方。主板的前面板扩展一共有9个针脚,其中1个是防呆设计用的空针脚,其余8个针脚被两两划分成电源按键(红色)、重启按键(紫色)、电源LED(绿色)和硬盘LED(黄色)四对。

badd
带说明的前面板扩展

  很多主板PCB上都没有标注清楚每一对针脚的作用,这时用户只能靠经验或看说明书,而一些标记了针脚的主板,又没有注明两对LED针脚的正负极,接错了的话相关LED就不会亮,也比较麻烦。

主板与机箱的接口
机箱的前面板扩展线:音频、USB以及零散的前面板

  机箱的音频接口和USB扩展都已经整合成了一体,只需往主板上一插就可以用了,而前面板虽然有防呆设计,但是从来都没有用得上,市面的DIY机箱的前面板线还是电源按键、重启按键、电源LED、硬盘LED地零散分成4对来安装。

DIY失败设计
不规则的前面板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机箱,而在于主板,如上图的主板,其前面板针脚之间留了很多空间,虽然能方便安装,但是也会导致一体化的机箱前面板连接线无法使用。机箱厂商出于兼容性考虑,当然宁可把连接线做成零散式,也不愿意做成一体化,以免用户因为“不兼容”而不选择自家的机箱。

主板失败设计之二:内存插槽双通道

DIY失败设计
典型Intel双通道:间开安装

  双通道内存一开始是Intel的发明,用于解决内存带宽不足的问题。典型的双通道是两条同样容量、同样速率的内存按插槽颜色插到同一对内存插槽上,不过后来Intel优化了支持,让不同容量的内存也能组建双通道。

DIY失败设计
典型的AMD双通道:并拢安装

  后来AMD平台也支持双通道内存,也是按插槽颜色插到同一对内存插槽上形成双通道,然而和Intel平台不同的是,AMD的双通道内存通常都是并拢在一起插的。

DIY失败设计
误导性的内存插槽颜色

  理论上,Intel平台内存插槽颜色是间开形成一对,而AMD平台式并拢形成一对。然而很多时候主板厂商都没有很严格地遵循这些规则,于是就会出现误导性的设计,比如上图的这款8系列主板,内存插槽就是Intel风格的设计,用户按颜色提示插了内存后并不会形成双通道。

  新的APU平台和9系列平台上,AMD似乎也开始采用间开安装的形式了,但是如果你看到7系列/8系列上也出现间开安装设计,就注意不要被误导了,实际只有很少一部分7系列/8系列的AMD主板是间开安装形式的。

sd
迷惑性的内存插槽颜色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主板上两对内存插槽的颜色完全一致,迷惑性不小,新手用户可能也会受到误导,好在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针对玩家用户的中高端主板上,因此并不是大问题。

4主板篇续:LGA2011、标准USB接口回顶部

主板失败设计之三:难以安装的LGA 2011

da
传统Intel处理器:金三角形+双半月

  传统的Intel LGA775/LGA 1156/LGA1155/LGA 1366接口处理器都采用“金色三角+双半圆”来提示用户如何正确安装CPU,实际上大家很少看金色三角,因为双半圆已经够明显的了,方向错了一看就知道,因此不容易安装错误。

DIY失败设计
LGA2011:金色三角形+四个半圆设计

  新一代Intel旗舰LGA 2011接口上,CPU继续采用金色三角和半圆作安装提示,不过双半圆升级成了四个半圆,虽然这四个半圆并没有设计成对称结构,但是其对比并不明显,因此光看半圆并不容易判断CPU的安装方向,比以前要麻烦。

DIY失败设计
比较麻烦的安装方式

  除了让人迷惑的四个半圆,LGA 2011还有一个让人纠结的地方在于繁琐的CPU扣具。一般的Intel平台很AMD平台扣具都只需要一条杠杆即可,而LGA 2011则需要两条,用户必须按顺序小心安装才行,而卸下时也一样,也需要讲究顺序。

主板失败设计之四:连USB接口也有问题

DIY失败设计
连USB接口也有问题?

  USB接口可以说是现在最流行、最多功能、最通用的接口了,然而这并不意外着它很完美。我想大部分用户如果不看着USB接口来操作,都会出现插反方向的问题,需要转动一下才能正确插入。

DIY失败设计
纤薄U盘/读卡器

  如果插入一般U盘还不是问题,那么插入上图这种纤薄U盘或读卡器可能就比较大问题了,因为无论你插对了还是插反了,都能够插进去,不看的话又怎么知道自己插对了还是插反了?有时我们甚至会怀疑是不是U盘/读卡器又失灵了。

DIY失败设计
标准USB接口防呆设计不是很明显

  上图是microUSB,miniUSB,USB B类母头以及最常见的USB A类母头+公头接口的实例图(感谢网友们的指正),可以看出microUSB,miniUSB,USB-B TYPE都有很明显的防呆设计,用户即使闭着眼瞎摸操作也不会插错。反而最常见的A类USB接口很难靠瞎摸判断正反,防呆设计不如mini-USB等接口明显。

5显示器篇:侧置按键,自带音箱回顶部

显示器失败设计之一:看不到的OSD按键

OSD
显示器侧面的OSD按键

  对于平面设计等专业用户和一些特殊玩家用户来说,切换输入源、调节显示器到最适合的模式,是每次开始工作前都需要做的事,然而有些显示器厂商为了追求显示器外观美观,不惜把OSD按键设置到了一些看不到的地方。

  比如上图的显示器,无论是OSD按键还是标识,都设置在用户看不到的侧面。用户(特别是新用户)在调节的时候必须侧身看按钮,再正视去看屏幕的菜单,显然非常麻烦。其实按键放侧面不是问题,只需要在正面边框的对应位置做好相应标识就可以了。

OSD
隐藏式触控按键

  另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情况就是,把按键设置成隐藏式的触控设计,看起来的确很炫很美观,但是操作起来并不方便,一来是因为触控设计的灵敏度有时不大好,要点几次才出来,另一方面触控设计有时缺乏标识,用户要一个个按键都按过,才能确定每个按键的具体功能,让人感到非常纠结。

显示器失败设计之二:控制不了的音箱

带音箱的显示器
自带音响的显示器

  从宽屏液晶显示器成为主流开始,市面上便出现了不少集成了音箱的显示器,对音质要求不高,或想节省桌面空间的用户而言,这个设计是非常方便的,相当于买显示器送迷离音箱,可以节省音箱或耳机的资金。

集成音箱的显示器
缺乏音箱开关或静音按键

  然而这个设计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大部分集成音箱的显示器都没有提供音箱开关或静音快捷键,如果用户突然需要静音环境,例如接电话,就只能到操作系统找音量调节,非常不方便。中高端键盘上的多媒体按键能部分解决此问题,但如果用户在玩一些锁多媒体按键的游戏,例如《大蛇无双Z》,那么键盘也无力了,只能跳出游戏去设音量。

 

6机箱篇:BTX架构,侧透机箱回顶部

机箱失败设计之一:BTX设计

规格尺寸
三大主流主板架构

  当前主板市场最流行的有三大架构,ATX、Micro-ATX和ITX,其中ATX和Micro-ATX同源,都可以称为ATX系。ATX,全称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直译就是“扩展版先进科技”,是Intel在1995发表的主板规格,当前的主流主板架构,扩展插槽最多7条。

规格尺寸
ATX机箱

  搭配ATX主板,机箱也有ATX规范。ATX机箱适合用来安装ATX电源和ATX主板,但是一般可以向下兼容,可以安装Micro-ATX主板和Mini-ITX主板,需要注意的是,Mini-ITX主板不一定能用最新的ATX12V 2.2电源,有些ITX主板用的是专用的供电系统。

DIY失败设计
BTX架构主板

  2003年,Intel提出用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 325 mm × 266 mm)取代ATX,但是由于推了几年之后发现市场反应不行,于是就放弃了BTX架构,转而制定新版本的ATX架构。

da
BTX机箱

  搭配BTX主板的BTX/Micro-BTX机箱其实也没什么客观性的大问题,也许未来BTX架构还会得到重用,也许不会,不过话说回来,市场就是市场,BTX/Micro-BTX机箱目前是一项失败的设计。

机箱失败设计之二:侧透机箱

 不值得购买
牺牲防辐射能力换光影效果

  侧透式机箱可以让用户从侧面直接看到内部硬件的运行情况,通常还会配合上内部彩灯强化光影效果,看起来非常气派,但是这样的耍酷的设计会破坏机箱的密闭性,牺牲机箱的屏蔽辐射能力。

不值得购买
普通的透明亚克力板并不能防辐射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侧透机箱采用的都是单纯的亚克力板,并不具备屏蔽辐射的能力,防辐射效果比一般的金属机箱差很多,更要命的是,用户们往往为了美观,把侧透机箱摆放在桌上或者是身旁,这样对于健康是很不利的。 

7键鼠篇:各种人体工学欠佳回顶部

键盘鼠标的失败设计:人体工学欠佳

键鼠应用
密度过大的按键设计

  一般用户在选择键盘时对于手感的要求都是很随意的,易上手、耐用才是最主流的诉求,然而近年来很多厂商的键盘都在片面追求纤薄、紧凑,同时还要坚持全键盘设计,以致按键与按键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按键布局也没有规范可言,这样的设计不仅看起来让人觉得头晕,而且使用起来也相当不方便。

Power键设在Print键上方
让人纠结的Power键

  默认情况下,Windows的设置是按下电源键(Power键)就会关机,因此键盘上的Power键一直被视为一个方便,但是也“危险”的设计,一般全键盘设计下,Power键就在截图常用的PrintScreen键和F12键旁边,如果一个不小心按到了就容易引发悲剧,比较不人性化。

键盘上的Power键
优化的Power键设计

  新一些的多媒体键盘把这个按键设置成Fn+F1~F12组合功能键,或者设置到一些独立的区域,比如上图这种边角位置,用户得到了方便之余也保证了安全。

键鼠外设
离奇的按键位置

  现在很多用户都喜欢选择有前进后退按键的鼠标,认为有前进后退按键的鼠标一定比没有的鼠标更好用,实际上鼠标功能多一点是好,但是更重要的是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如果一个鼠标的前进后退键设置得太低太大,就会容易误触发,而如果按键设置得太高太小,又会显得非常难以操作,这个问题在长时间操作时尤其明显。

Razer Imperator帝王蟒 Razer Imperator帝王蟒
可调侧键设计

  每个人的手型和手掌尺寸都不同,要让一个鼠标适合所有人的手型并不容易,不过并非不可能,比如Razer Imperator帝王蟒的侧键可以通过底部的拨动开关前后移动。我们并不苛求每个厂商都做到这等程度,但是好歹也可以参考一下成功产品的设计,不要想当然乱设侧键。

8音箱篇:电源开关,多余功能回顶部

音箱失败设计之一:难按到的电源开关

spk
音箱后面的电源开关

  当前主流PC音箱主要是2.1音箱和2.0音箱,很多厂商都习惯将电源开关设计在主箱体的背面,问题是大部分用户都会把音箱靠墙放,用户只能靠手摸找到这些电源开关,相当麻烦,因此很少有用户会去碰这些电源开关,于是音箱就变成了常开状态,即便不用也要浪费电力。

麦博M-111普及版2.1音箱microlab
好的设计:线控开关

  一些厂商提供线控来让用户方便开关音箱、控制音量和连接耳机,这种设计明显要比把电源开关设在背面更人性化,更值得推荐。

音箱失败设计之而:莫名其妙的多余功能

spk
音箱还带计算器

  作为一个音箱,最基本的功能当然是发出声音,但是有些厂商觉得光拼声音音质,未必能拼得赢,于是就从功能方面出发,想以多功能来取胜。比如上图就是一个带计数机的音箱,很多用户就疑惑了,难道这音箱还触屏?当然,答案是否定的,要使用这个音箱的计数机,你还得弄个遥控器才行——这也未免太麻烦了点!

sel
能选歌的插卡山寨小音箱

  另外一种非常常见,但是也非常鸡肋的功能就是选歌。用户通过一个遥控器输入数字,然后音箱根据输入的数字跳转到数字代表的歌曲,对于储存卡上歌曲数量有限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或许还能一用,但是如果用户有100首歌,那么用户岂不是要记住100个数字和歌曲的对应关系才能进行选歌?进一步讲,如果用户添加了一首歌改变了关联关系,是不是又要重新记住101个对应关系呢?可见这个设计并不怎么实用。

总结: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的文章还有一部分DIY产品的失败设计没有覆盖到,比如容易插反的DDR2内存、只有细小壁挂的大屏显示器、容易烧南桥的965芯片主板、PCB电子元件裸露的硬盘等等,如果各位读者还认为有更多、更严重的失败设计,欢迎在留言里说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