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帝国是怎样建成的:Intel酷睿家族历史帝国是怎样建成的:Intel酷睿家族历史

2015-09-06 00:29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Fison 责任编辑:liucheng1

第二代Core i:32nm的Sandy Bridge
发布时间:2011年1月

 Intel Core家族

  当第一代Core i处理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它的继任者,Sandy Bridge刚好在Tick一年后发布。它作为Tock的历史意义在于,是Intel挤牙膏战略前最后一代良心架构,很大原因就是那关键的AVX指令集。


Core i5 2550K,前几年的超频神器,也是少有的支持超频的SNB CPU

  其次,Sandy Bridge完成了CPU与GPU的大一统,实现了原生融合到一个Die中。而Sandy Bridge被超频玩家诟病的是,它扼杀了超频,只保留K后缀开放频率调整,如Core i5 2550K。最后Sandy Bridge开创了四位数的命名方式,直到现在六代Core i家族,也在沿用这个规律。

 Intel Core家族
LGA 1155与1156的对比

  经历过一代Core i的你肯定要骂Intel为何将原来用得好好的LGA 1156砍掉一个针脚,变成了LGA 1155,导致了如果你要享受SNB,必须得把主板也换掉。Intel这做法也招来了不少批评。

Intel Core家族
”i3默秒全“的始作俑者

  主流的Core i3 i5 i7家族通过百位数字来区分,如Core i3 21xx、Core i5 23xx、Core i7 26xx。如果数字后面没有后缀,那就是普通版,这个普通在于TDP为标准的攻略,超频锁定。带有T、S后缀的表示为低电压版,带K的就是可超频版。这一代开始,Core i3为双核四线程设计、i5位四核四线程设计、i7位四核八线程设计。

 Intel Core家族
当年Intel的软升级计划引来了讨伐之声

  就是因为Intel在非k版本CPU锁死了频率,在当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首先就是扼杀了DIY玩家打造平民法拉利的热情,其次就是保护了Intel生态的平衡,最后就是当年软升级的行为导致当时骂声一片,让超频官方化并用来敛财,消费者自然不买账,最后软升级这事不了了之。

 Intel Core家族
至尊级产品线,有意思的是采用了3开头命名

  Intel在Sandy Bridge开始在至尊级的产品线中加保留同架构代号,但以-E后缀为区分,并且用有年份味道的LGA 2011为至尊级i7安家。型号方面就有点意思,千位数不是代表二代的2,而是3,如Core i7 3960X。难道Intel有先见之明,它的性能比当时还没发布的三代Core i还要彪悍?

Intel Core家族
i7-2920XM

  笔记本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命名和桌面的差不多,但在数字后加M来区分移动处理器。如Core i3 23x0m、Core i5 24x0m、支持博锐处理器技术的Core i5 25x0M。和一代一样i7笔记本CPU们依然有双核以及四核版本,同样用QM和M来区分,还有至尊级的XM后缀,如i7-2920XM。其中双核的三级缓存为4MB,区分i5 i3的3MB,他们的TDP均为35W;四核处理器中28x0QM以上的CPU带8mb的三级缓存,27、26开头的只有6MB,TDP均为45w。

  虽然有很大争议,但是处于Tick Tock的Tick的Sandy Bridge家族还是获得正面的评价。毕竟CPU性能提升还是十分良心的,坊间流传出来再战N年的梗,就是这一代传出来,用过的朋友都知道。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