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评测】Llano APU终于在欧美市场正式上市了,虽然A8-3850 APU在欧美报出近千元的价格的确让人比较不乐观,但是至少,APU总算是上市了。国内来说,APU上市可能还会相对迟至少十几天,保守估计,怎么也应该会在9月中旬之前完成铺货。在APU正式登录欧美市场的同时,我们评测室也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AMD A55主板,相信大家都有一个问题想问:到底A55主板好不好用?相对于A75来说有没有性能差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用评测来找出答案! APU平台与A55/A75芯片解析:
在开始分析A55/A75芯片之前,我们先来大致说说“APU”平台。 所谓APU其实就是“加速处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缩写,是AMD推出的整合了x86/x64 CPU处理核心和GPU处理核心的新型“融聚”(Fusion)处理器,因此我们也能在网上找到“融聚加速处理器”的说法。AMD的APU平台分两种,一种是此前已经能在市面上买到的E系列入门级APU,一种是近期才在欧美市场正式上市的A系列主流级APU,A系列APU分A4/A6/A8三大系列,就是我们一般讲的“Llano APU处理器”。 因此,A系列的APU平台一般就称为Llano APU平台,当然,也有人针对APU整合的GPU,把Llano APU平台叫做“Lynx平台”。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芯片(主板),APU处理器内部已经集成了CPU、GPU、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因此与APU搭配的主板都是单芯片设计的,不再区分南北桥,AMD把这些芯片统称为“融聚控制器中枢”,一般简写为“FCH”(Fussion Control Hub). 与A系列APU搭配的FCH一共有两种,分别是高端的、曝光已久的A75主板,以及相对低端的、我们即将曝光和测试的A55主板。规格上来说,A55和A75的非常相似,它们都采用了APU专用的FM1接口,因此不能兼容其他AM2/AM3等接口的处理器,都支持PCI-E 2.0标准的独立显卡,都提供最高1866MHz速率的双通道内存支持,都提供相同数量的芯片PCI-E通道,都支持相同的RAID模式,都整合了时脉发生器…… 不同的是,A75提供6Gbps的SATA3.0接口,并且支持AHCI1.2标准,支持能够提升SATA性能的“帧信息结构切换”(FIS-Base Switching),而A55只能提供3Gbps的SATA2.0接口,支持比较旧的AHCI1.1标准;此外,A75还是第一款原生支持USB3.0接口的主板,而A55原生只有USB2.0接口。>> A55架构简介与主板赏析: FCH芯片的角色大概相当于以往的南桥芯片,自身并没有整合显示核心,而是通过UMI接口(而不是HT总线)连接APU整合的显示核心进行输出。A55 FCH能提供4条芯片PCI-E 2.0通道、14个USB2.0接口、6个支持RAID 0/1/10的SATA2.0接口,并且支持最多4个高清音频,整合了时脉发生器、风扇控制、SD控制器、PCI控制器、消费红外等功能,非常符合HTPC应用的需要。 我们收到的A55主板是映泰生产的工程样板,型号为映泰 TA55MU3,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款主板。 映泰 TA55MU3是一款采用AMD A55 FCH芯片的Micro-ATX主板,采用映泰常用的黑红插槽配色风格,整体外观和A75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也配备USB3.0接口,不过这些接口是由第三方芯片提供的,我们只能从主板上的型号标识或磁盘接口等细节看出这款主板是A55主板而不是A75主板。 从正上方看,映泰 TA55MU3的整体布局和传统的780G/880G主板没有多大区别,不过由于是单芯片设计,因此并没有“北桥”。 和A75主板一样,A55的供电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负责APU核心供电,实际上解决的是CPU和GPU核心的供电,而另一个部分则负责整合内存控制器供电,这样的供电设计相对于竞争对手Intel而言是更加简单的。在这款主板来说,就是一个用料非常扎实的3+1相供电设计。 这款主板提供了2条DDR3 DIMM内存插槽,能够不超频支持DDR3 1600MHz速率的高速双通道内存,用户可以后期超频支持DDR3 1866MHz的内存。 同样我们可以在一些A75主板上看到只有两条DDR3内存插槽的设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75只支持2条内存插槽,因此我们目前还不能很肯定地说A55主板和H61主板一样只支持2条内存。 A75与A55一个非常容易区分的地方就在于磁盘接口,如果一款主板采用了FM1接口,而又提供了6个或以下的SATA2.0接口,那就肯定是A55主板了。 这款主板一共提供4条扩展插槽,包括1条PCI-E x16显卡插槽、2条PCI-E x1插槽和1条PCI插槽,与一般A75主板相比并不吃亏。 主板的I/O接口不是很多,包括1个PS/2键盘接口、2个USB2.0接口、HDMI+DVI+VGA全视频输出接口、RJ-45网线接口、2个USB3.0接口和6声道音频接口。 主板采用常见的RTL8111E千兆网卡,支持最新的节能技术,网络性能有保障。 这款主板采用一个威盛出品的VIA VT1708B声卡,支持24位/192KHz音频采样,输出信噪比可达98dB,这是一款8声道芯片,不过由于主板只提供了6声道接口,因此只能使用6声道输出。 A55主板并没有原生的USB3.0接口,不过主板厂商可以通过第三方的主控芯片实现USB3.0功能,这款主板就采用了祥硕的ASM1042芯片提供2个USB3.0接口。 总的来说,映泰 TA55MU3与市面大部分的A75主板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就是没有了原生的USB3.0接口和SATA3.0接口,另外就是内存插槽稍微少了点。至于性能发挥如何,还得让我们用评测找出。>> A75架构解释与主板赏析: A75 FCH芯片基本上和A55一模一样,自身不带显示核心,同样需要通过UMI接口连接APU进行输出,它能提供4条芯片PCI-E 2.0通道、10个USB2.0接口、4个USB3.0接口、6个支持RAID阵列的SATA3.0接口,并且也支持4个高清音频,整合了时脉发生器、风扇控制、SD控制器、消费红外等功能,这是世上第一款原生支持USB3.0接口的PC平台主板。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采用了一款同样由映泰生产的A75作参考,型号为映泰 TA75M,属于正式上市产品。 映泰 TA75M是一款基于AMD A75 FCH的单芯片Micro-ATX主板,外观基本和前面介绍的A55主板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散热、磁盘接口等细节。 映泰 TA75M同样采用单芯片设计,基本布局和前面介绍过的A55一致,同样也没有北桥芯片。 这款A75主板采用比A55用料更扎实的3+1相供电设计,不仅板面空间更充裕,而且还要多了一个高效的散热鳍片。 这款主板支持映泰特色的节能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主板上面的相数指示灯了解主板的工作情况。 主板的供电散热设计还是比较精巧的,散热效果也不错,用料更多是A75和A55的明显区别。 A75主板一般都会提供4条DDR3内存插槽,最高可超频支持1866MHz频率的高速双通道内存。 主板一共提供6个6Gbps的SATA3.0接口,理论速度是A55采用的SATA2.0接口的2倍,其中第一到第四个磁盘接口采用的是翻折式设计,还有两个采用的是竖立式设计。此外,主板还在磁盘接口旁边设置了1个开机微动和一个重启微动。 这款主板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采用新颖的Debug设计,通过两个红色LED灯的状况来指示当前工作情况,免除了用户查Debug码的麻烦,非常方便。 A75芯片提供4个原生支持的USB3.0接口,除了I/O接口处的2个接口,还有前面板扩展的2个,如果A55也想实现前面板USB3.0扩展,还需要多加一颗USB3.0主控芯片。 主板共提供4条扩展插槽,包括2条PCI-E x16显卡插槽,1条PCI-E x1插槽和1条PCI插槽,其中第一条显卡插槽是APU提供的,可以支持PCI-E 2.0 x16速率,而第二条显卡插槽是由A75芯片提供的,因此速率只有PCI-E 2.0 x4,性能比较有限。 主板的I/O接口和上面的A55一样,包括1和PS/2键盘接口、2个USB2.0接口、2个USB3.0,HDMI+DVI+VGA全视频输出接口、RJ-45网线接口和6声道音频接口。 主板采用常见的RTL8111E千兆网卡,支持最新的节能技术,网络性能有保障。 主板采用的声卡是Realtek的中高端声卡ALC892,可以完整支持蓝光音频解码,最高回放信噪比可达108dB,不过由于音频输出接口限制,它在这款主板上只能输出6声道音频。 总的来说,映泰 TA75M在细节用料和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比映泰 TA55MU3更优秀,更符合用户的使用操作需要。>> 评测说明与常规性能测试:
A75和A55主板的区别主要就在于有没有原生的USB3.0接口和SATA3.0接口,性能上它们又是否会有较大的差别呢?这是我们评测第一个关心的问题。我们将首先进行平台的性能表现测试,我们选择了高端的A8-3850 APU处理器搭配1600MHz速率的内存、映泰 TA55MU3和AMD公版 HD6670组建平台,再用A75芯片的映泰 TA75M组建同样配置的平台,对比两者的性能表现。 性能表现测试一共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处理器和内存性能表现的常规性能测试;第二部分以分析独显性能发挥为主,包括理论性能的游戏性能测试;第三部分是分析APU图形性能发挥,包括理论性能和游戏性能测试。 除了常规性能测试和游戏性能测试,我们还使用了Crystal Disk Mark等软件进行了USB3.0接口性能测试和SATA接口磁盘性能测试。 A75平台发布至今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了,因此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 相比之下,我们的A55主板由于还属于工程样板,因此总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这款A55主板在安装AMD SATA控制器并打开AHCI模式后,可能和某些SSD有兼容问题,会频繁丢失磁盘,无法完整进行磁盘测试,因此,A55的磁盘测试中我们使用的是Native IDE模式。 为了公平起见,A75 SATA接口磁盘测试我们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Native IDE模式下的测试,用以对比A55的成绩,另一个则是AHCI模式下的测试,以求更充分地测试A75的磁盘性能。 常规性能测试 1.Fritz Benchmark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主要用于测试处理器的AI运算性能、多线程处理能力,我们采用最新的4.3版,可支持12线程。 2.AIDA64 PhotoWorxx性能测试 CPU PhotoWorxx是一种对CPU的运算测试方式. 着重于CPU的整数运算能力,利用模拟数码影像处理来进行CPU效能的评估,可以用作处理器图片处理能力的参考。 3.AIDA64 AES运算测试 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又称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处理器的性能表现。 4.AIDA64 内存性能测试 AIDA64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的每一个方面的信息。AIDA64不仅提供了诸如协助超频,硬件侦错,压力测试和传感器监测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对处理器,系统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5.AIDA64 Hash运算成绩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处理器和内存的性能表现。 6.WinRAR内存性能测试 WinRAR是目前最流行的压缩软件,我们使用了它内置的性能测试功能,支持多线程,测试结果能有效反映CPU的多线程性能与内存性能。
测试小结:CPU性能方面,映泰 TA75M似乎略微优胜于映泰 TA55MU3一点;而内存方面则相反,映泰 TA55MU3要比映泰 TA75M略微好一点。不过总体来看,两者的差距是很微小的,使用A55还是A75不会带来明显的区别。>> 理论性能测试与游戏性能测试(独显部分) 1.3DMark Vantage测试 3DMark Vantage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两个测试部分,它们各自带有两个测试场景,其中Graphic Test包括Jane Nash、New Calico,主要针对显卡的3D图形渲染性能。而CPU Test就包括AI和Physics两个部分,分别测试处理器的AI运算和物理加速性能,在现在的游戏发展中,除了图形3D性能以外AI和物理运算都是游戏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新的3DMark中对这四项目都进行了测试,无疑更能反映整个平台的游戏性能。 2.3DMark 11测试 3DMark 11是一款基于DirectX 11的3D性能基准测试软件,款内置了三大测试项目:图形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和综合测试,分别测试显卡性能、CPU性能和CPU/显卡的综合性能。3DMark 11的物理性能测试(CPU性能测试)改用了免费的Bullet物理引擎。我们采用最新的1.02版,改进部分CPU的效能。 3.孤岛危机:弹头测试 孤岛危机:弹头基于CryengineII引擎制作,是“孤岛危机”的资料片,至今仍是公认硬件要求最变态的3D游戏之一,被玩家们戏称为“显卡危机”,可见其对显卡性能要求之高。我们采用的是Crysis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进行测试,测试采用DX10模式,分辨率是1920 x 1080,4AA,模式为Gamer。
测试小结:图形理论性能和实际游戏表现方面,A75也要比A55好一丁点,但是这种差距还是很微小,还达不到影响实际游戏1帧差距的水平,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用两者在独显性能发挥方面是没有区别的。>> 理论性能测试与游戏性能测试(APU部分) 1.3DMark Vantage测试 3DMark Vantage主要包括了Graphics Test和CPU Test两个测试部分,它们各自带有两个测试场景,其中Graphic Test包括Jane Nash、New Calico,主要针对显卡的3D图形渲染性能。而CPU Test就包括AI和Physics两个部分,分别测试处理器的AI运算和物理加速性能,在现在的游戏发展中,除了图形3D性能以外AI和物理运算都是游戏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新的3DMark中对这四项目都进行了测试,无疑更能反映整个平台的游戏性能。 2.3DMark 11测试 3DMark 11是一款基于DirectX 11的3D性能基准测试软件,款内置了三大测试项目:图形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和综合测试,分别测试显卡性能、CPU性能和CPU/显卡的综合性能。3DMark 11的物理性能测试(CPU性能测试)改用了免费的Bullet物理引擎。我们采用最新的1.02版,改进部分CPU的效能。 3.孤岛危机:弹头测试 孤岛危机:弹头基于CryengineII引擎制作,是“孤岛危机”的资料片,至今仍是公认硬件要求最变态的3D游戏之一,被玩家们戏称为“显卡危机”,可见其对显卡性能要求之高。我们采用的是Crysis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进行测试,测试采用DX10模式,分辨率是1920 x 1080,4AA,模式为Gamer。
测试小结:换到APU整合显示核心来说,A75和A55互有胜负,但是差距还是很小,我们可以说用两者在APU核显性能发挥方面也是没有区别的。>> A55 USB3.0接口磁盘性能测试: 首先,我们必须强调一下,目前只有A75主板能够原生支持USB3.0接口,本次测试的A55主板上的USB3.0接口是由一块祥硕芯片提供的。 1.Crystal Disk Mark理论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 2.ATTO Disk Benchmark理论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 3.Fastcopy文件复制测试: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测试小结:A55的第三方芯片提供的USB3.0接口相对于A75的原生USB3.0接口在速度方面并不落后,可用性很好,不过要注意的是,A75原生支持4个USB3.0,比本次介绍的这款A55要多两个前置USB3.0接口。>> A55/A75 SATA接口磁盘性能测试: 由于测试用的A55工程样板在打开AHCI时还有较大的稳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对A55主板采用了Native IDE进行测试,并用A75的Native IDE模式成绩和AHCI模式成绩作对比。 1.Crystal Disk Mark理论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 2.ATTO Disk Benchmark理论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 3.Fastcopy文件复制测试: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测试小结:从测试成绩看来,在使用高速固态硬盘时,A75的磁盘性能要比A55更强,毕竟它支持SATA3.0和AHCI1.2标准。不过我们必须提出三点提醒,首先,这款A55主板还属于工程样板,因此性能表现可能还有缺陷;其次,这个差距可能只在高速SSD上看得出来,一般机械硬盘在A75和A55上面的速度应该还是一样的;最后,我们估计测试采用的SSD并没有针对AMD的SATA控制器进行过优化,读写成绩差距很大应该只是一个软件问题,刷新SSD固件或安装新的AMD驱动应该就能解决。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我们本次评测即测试了平台的处理器、内存、核显、独显的性能表现,也测试了USB3.0接口和SATA接口的数据传输性能,通过本次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A55性能并不比A75差 使用Llano APU平台的用户一般都不会有太高的图形性能和磁盘性能需求,因此这些用户最可能的配置是APU核显或低端独显当显卡、单条2G/4G内存、机械硬盘,这样的配置下,用A55还是A75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 2、第三方USB3.0接口也够用 A75作为第一款原生支持USB3.0接口的产品,其首创性意义是很大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首创性产品在价格上还很难和量产化的产品对抗,在目前来看,采用第三方USB3.0芯片搭配A55芯片能提供的USB3.0接口虽然相对略少,但是其价格可能比直接采用A75芯片更实惠:第三方USB3.0芯片也是够用、好使的。 3、软件支持还是目前的头号问题 A75/A55主板采用的驱动称为“AllIn1”,并不算怎么容易找,里面包含了原生USB3.0驱动和供A75/A55使用的AMD AHCI SATA控制器驱动等内容,从一个月有多以前我们就在用8.86RC2版本的AllIn1驱动,用到现在都还没有见到一个新版的驱动。在这个驱动下,两款主板在AHCI模式下都与测试所用的SSD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兼容问题,尤其体现在写入性能方面,希望AMD能尽快推出新版驱动,好好解决一下类似的问题。 4、A55会比A75便宜 前面我们也提到,A75是第一款整合了USB3.0接口的产品,而且支持SATA3.0接口,其设计制作成本无疑要比A55更高。当前A75的主流价格是599元~999元,一些主打性价比的产品可能会卖到499元,为了区分市场,笔者估计A55的起步价格大概会比A75低100元,同时高端产品会少一些,因此A55主流价位会在会定在499~599元,保底价格会定在399元。 如果真的是这样定价,A55无疑就比A75更适合一般用户选择,更有竞争力,如果搭配的APU处理器价格也比较合适,那么A55+APU跟H61+新奔腾的组合对比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本次评测使用的A55主板还只是工程样板,正式上市产品的性能应该还会有改善,到时我们还会再次测试这款A55主板的性能,敬请期待![返回主板首页] |
正在阅读:比A75实惠好用?AMD A55芯片全国首测比A75实惠好用?AMD A55芯片全国首测
2011-08-10 04:39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iganlin
映泰TA75M相关文章
- 武汉 | 价格大滑坡 映泰全固A75现只需499元
- 成都 | APU黄金搭档 映泰全固A75惊爆价499元
- 海口 | 规格功能完备 映泰TA75M主板现报599元
- 南宁 | 性价比火热来袭 映泰TA75M仅售599元!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技嘉B360M-DS3H ¥649
-
华硕TUF B360M-PLUS GAMING ¥799
-
微星X299 GAMING PRO CARBON AC ¥3999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IT热词
本文产品
映泰TA75M相关文章
- 武汉 | 价格大滑坡 映泰全固A75现只需499元
- 成都 | APU黄金搭档 映泰全固A75惊爆价499元
- 海口 | 规格功能完备 映泰TA75M主板现报599元
- 南宁 | 性价比火热来袭 映泰TA75M仅售599元!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
技嘉B360M-DS3H ¥649
-
华硕TUF B360M-PLUS GAMING ¥799
-
微星X299 GAMING PRO CARBON AC ¥3999
同价位产品
竞争产品对比
热门产品
热门排行
IT百科
热门专题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汽车资讯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