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用型附加功能:不为人关注的小芯片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主板,大家会发现其实真正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南北桥和大型板载芯片,一些体积并不大的小体积芯片也同样很值得关注。对于关注主板实际应用效果的用户而言,除了电容和MOS管,诸如I/O控制芯片、时钟频率发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就是输入输出管理芯片,顾名思义它负责对系统所有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并口、串口、软驱、PS/2等接口都通过I/O控制芯片来实现。此外,如今的I/O控制芯片往往还具备CPU过电压保护、风扇转速监测、5V/12V电压监测等硬件监控功能。目前主流主板所采用的I/O控制芯片以ITE或者Winbond的产品为主。一般而言,一种规格的I/O控制芯片总是与一种芯片组配合使用,如W83627THF I/O控制芯片就通常与I945/P965芯片组配合。此外,在VIA 686A/B南桥时代,I/O控制芯片甚至被整合进南桥芯片,不过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延续,如今主流南桥芯片都采用额外的I/O控制芯片,以便腾出空间,集成更为重要与复杂的功能。 W83627THF I/O控制芯片 时钟频率发生器 电脑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送以及正常的运行,没有时钟信号是不行的。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因为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对时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不出差错。时钟信号首先设定了一个基准,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其它信号的宽度,另外时钟信号能够保证收发数据双方的同步。主板上的时钟频率发生器可以给出CPU的外频频率,而倍频由CPU自身的电路决定。ICS D80A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钟频率发生器,更高端的超频主板则使用Cypress CY28551。 ICS D80A时钟频率发生器 随着CPU外频的提高,时钟频率发生器也再不断升级。老主板往往无法支持最新的CPU,其中很关键的原因便是时钟频率发生器不能给出更高的外频频率。此外,时钟频率发生器还配合晶振负责对AGP/PCI/PCI Express进行分频。有些时钟频率发生器虽然能够支持很高的外频频率,但是由于无法支持更高的分频倍率而导致CPU在超频时PCI频率过高,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专为超频设计的Cypress CY28551 电源管理芯片: 传统主板的电源管理芯片都集成于南桥芯片,但是其效果并不很好,无法做到大幅度节省电能。此外,在实现STR休眠功能时,各种兼容性问题也令人头痛不已。为此,Winbond开发了W83301R电源管理芯片。W83301R可以同时支持DRAM内存的深层次休眠,目前主要有升技、磐正等主板所采用。其它一些常见的电源管理芯片有Realteck RT9237、HIP6302等。 小结:关于板卡做工的优劣好坏判定的标准其实是有很多的,但更多的是涉及到技术因素,所以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更深层的技术判定显得比较为难。上述的这些简单判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普通用户都可以了解到主板的做工优劣,对主板的好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希望此文对普通消费者有一定的帮助。 近期本栏目热点文章: 全面了解主板基石:南桥芯片回顾与展望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别被厂商忽悠:如何判断板卡做工的好坏别被厂商忽悠:如何判断板卡做工的好坏
2007-04-17 09:34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谢成明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
为您推荐
IT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