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逆转,AMD最辉煌的两年 虽然K7最终版Athlon XP口碑很好,但始终屈居在Pentium 4之下,那时雄心勃勃的AMD当然不甘落后,早在2001年便宣布了K8(代号Hammer)计划,2003年8月,AMD终于发布了K8的Athlon 64,x86-64技术在AMD在长达30多年的技术竞争史上首次领先对手,打破了以往技术跟随与模仿者的形象,用64位处理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一场全面的反击战打响了。
第一批Athlon 64分为Athlon 64和Athlon 64 FX两个版本,接口分别为Socket 754和Socket 940,代表型号是Athlon 64 3200+和Athlon 64 FX-51,最大区别是前者仅支持单通道内存,后者则支持双通道,并且需要不同的主板支持,分别面向主流和高端发烧市场。由于产品定位、性能、配套主板和超频潜力等原因,面对如日中天的Intel P4C,最初的Athlon 64在DIY用户中没有太大反响。
后来AMD吸取教训,在2004年对Athlon 64系列采用新的市场策略,推出Socket 939统一940和754接口,支持双通道内存,同时降低售价,推出更多的型号完善产品市场,搭配当时NVIDIA的nForce 4主板发起进攻,刚好那时Intel第三代P4设计失败,性能没进步、发热量巨大,AMD取得领先优势。
而在高端处理器上,Athlon 64 FX历经FX-53、FX-55、FX-57、FX-60(双核)等进化,在游戏性能、日常应用等超越Intel P4EE,后者仅能在媒体处理、3D渲染部分应用上保持优势,因此AMD稳坐性能宝座两年多,不过,其售价也不断刷新高,高达999美元。
在完成中高端市场布局之后,2005年下半年,基于K8微架构的“闪龙”(代号Sempron)取代K7成为入门平台的主力,最初是754平台,到06年下半年升级为AM2平台。闪龙处理器拥有出色的能耗比与强大的超频潜力,不少产品外频能超上300MHz以上,以最经典的2500+为例,从1.4GHz超频到2.1GHz是相当轻松的,产品价格便宜,很符合DIY用户的要求。因此带动了此也带动了内存市场,海力士D43、三星UCCC、英飞凌BE5/CE5等都是著名的超频内存。
AMD曾率先发布1GHz CPU、率先推出X86-64位家用CPU,美名记录在CPU发展史册,对于双核CPU,AMD能否再下一城呢?可惜,Intel在2005年5月26日,抢先AMD发布了桌面上第一款双核CPU,Pentium D,虽然内部是由两颗Pentium 4共享FSB组成、后来还被证实为“高发热、低性能”,但也是历史上第一款双核了。约1周后,AMD拿出了自家的双核Athlon 64 X2。(在这段时间AMD还挑起了著名的“真假双核”的言论)
Athlon 64 X2可以说是AMD历史上最成功的CPU,凭借K8微架构的优势,功耗控制、双核性能,都领先Intel的Pentium D。当年,Athlon 64 X2是多少DIY用户梦寐以求的CPU啊。不过,它们也成为AMD历史上除了A64 FX外最昂贵的CPU,最便宜的X2 3800+也要2500多元、最强的X2 4800+高达8000元......当然,Athlon 64 FX系列也升级到双核,就是最著名的Athlon 64 FX-60,继续稳坐性能宝座。而带动Athlon 64 X2普及的,是2006年的Athlon 64 X2 3600+。 编辑点评:2004-2006年是AMD最辉煌的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AMD赚足了世人的眼球,也赚足了钞票(旗舰产品是何等之贵),64位、“真双核”、高性能/低功耗等等,业界的风向标都趋向AMD;对应的,这两年就Intel最难熬的两年,奔腾4、奔腾D的过长的流水线带来超高的能耗,Intel迫切需要改变“频率至上”的思维,摆脱“高发热/低性能”的形象。>>
|
正在阅读:30年前竟是一家?Intel/AMD CPU的那些事30年前竟是一家?Intel/AMD CPU的那些事
2012-07-19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ziwei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