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1 (0) +1 (0) +1
收藏成功查看收藏>>

正在阅读:6900不出谁与争锋!NV次旗舰GTX570首测6900不出谁与争锋!NV次旗舰GTX570首测

2010-12-07 22:04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登徒浪子 责任编辑:heminggui

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NVIDIA CUDA架构目前在国内外数十款软件中均有应用,对于经常需要用到视频转码的用户来说最难熬的就是转码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而如果我们运用NVIDIA CUDA转码的话则会大大缩短转码的时间。基于此,下面我们就带目前市面上常用的Mediacoder进行了CUDA转码测试,以对比在运用GPU转码和CPU转码时所用的时间。

 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转码设置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这次测试中我们采用的是一段大小为60MB时间为2分钟的1080P高清视频转换成手机QVGA较高质量规格的视频。

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CUDA转码结果与CPU占用截图

  在CUDA转码测试中我们选用了最新版本的MediaCoder NT版本进行测试,由于该版本不支持X264转码,所以我们还在旧版软件下使用相同的转码条件进行对比。但是在新版本的MediaCoder软件中并不支持CPU实时占用率的显示,所以我们只使用任务管理器的CPU占用监控窗口来估测CPU占用状态。

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X264转码与CPU占用截图

测试成绩:

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CUDA应用测试

  是否支持CUDA对视频转码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用CUDA转码转换视频比X264转码节省了3秒的时间,如果需要转码数小时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那么节省的时间是不菲的。并且在GTX570的整个转码过程中,CPU的占用率比X264的更低,反而X264转码会导致CPU满载,可见通过CUDA能实现转码过程中用户进行多任务操作。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第1页:新一代次旗舰GTX570首测
第2页:采用480个CUDA核心的GTX570
第3页:GF110:与GF100一样的三级分层游戏架构
第4页:GF110核心更逼真的画面和高效的计算
第5页:改进的散热:无热管真空腔均热板设计
第6页:与GTX580如出一辙的外观设计
第7页:Geforce GTX570:真空均热板再次运用
第8页:与GTX580统一的P1261公版PCB设计
第9页:首批上市GTX570:映众 GTX570显卡
第10页:首批上市GTX570:超图 GTX570显卡
第11页:首批高频版GTX570:七彩虹 GTX570显卡
第12页:首批上市GTX570:索泰 GTX570显卡
第13页:首批上市GTX570:翔升 GTX570显卡
第14页:Heaven benchmark 2.1对比测试
第15页:DX11游戏《尘埃2》对比测试
第16页:DX11游戏《地铁2033》测试
第17页:DX11游戏《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测试
第18页:DX11游戏《失落的星球2》评测
第19页:DX11游戏《鹰击长空2》评测
第20页:DX11《战地:叛逆连2》游戏对比测试
第21页:DX11StoneGiant《石巨人》DEMO测试
第22页:DX10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第23页:DX10游戏《孤岛危机 弹头》对比评测
第24页:DX10游戏《孤岛惊魂2》对比评测
第25页:DX10游戏《正当防卫2》对比测试
第26页:DX9游戏《使命召唤7》对比评测
第27页:物理游戏《蝙蝠侠:阿甘疯人院》测试
第28页:显卡功耗温度测试
第29页:CUDA通用运算应用测试
第30页: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第31页:附加测试:DX11理论性能3DMark 11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热门排行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手机访问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