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 GTX280:遭受市场冷遇 GeForce 8800GTX强大的性能表现,令竞争对手乱了阵脚,而此时ATI内部问题不断,最终被AMD公司所收购。可以说,ATI处在了一个内忧外患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ATI直到G80核心推出半年后,才发布了R600核心的2900XT仓促应战,但2900XT性能表现差强人意,神似当年NVIDIA难产的GeForce 5800 Ultra显卡,512bit的显存位宽即使搭配GDDR4内存也未能给2900XT显卡带来转机,加上12层PCB以及7亿个晶体管设计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些都令2900XT被冠以高频低能的称号,高端市场ATI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中低端市场ATI的日子同样难受,RV630以及RV610在于对手G86/G84的竞争中迅速败下阵来,三大线的失防,令ATI利润急剧萎缩。 G80核心的成功以及R600的失败令显卡市场又呈现出一边倒的形势,为了继续巩固市场不给对手有反击的机会,NVIDIA马不停蹄的在2007年又推出了G80的升级版G92核心,进一步灵活的运用了NVIDIA低成本大回报的市场策略。借助G92核心的成功,NVIDIA开始大肆细化市场,推出了不同频率不同配置的G92核心显卡,从最高的500元美元市场到主流的150美元市场,几乎都采用的是G92核心,看上去NVIDIA迎来了一统江湖的曙光。此时,ATI也顺势推出了2款颇具特色的RV670核心的显卡HD3850/HD3870,但仍然改变不了ATI的颓势,市场份额掉到了历史最低点。 也许是G92核心太过于成功,处在安逸中的NVIDIA又开始发展起“副业”起来,面向移动市场、专业市场的显卡到处开花,而且加大力度推广其CUDA环境,NVIDIA的野心很明显,希望将GPU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应用到更多层面,比如科学研究以及多媒体应用,最终在PC中取代CPU的地位,成为PC中最重要的电脑配件。在这个目标的趋势下,NVIDIA在2008年6月份发布了其新一代旗舰产品GT200——GeForce GTX280显卡。从命名代号来看,GT200是继G70核心后第二款全新命名的产品。 规格上,GT200堪称无敌,采用了 65nm技术,全新的第二代统一架构,显卡集成14亿晶体管电路,拥有240颗流处理器。GTX 280显卡配备了1GB GDDR3显存,采用了512-bit位宽,显存带宽高达141.7GB/s。 GTX 280拥有80个纹理单元和32个光栅化单元,提供48.2 G/秒纹理数据处理能力。参数上,GT200远超上代旗舰GeForce 9800GTX显卡,但在实际3D性能中,GTX 280显卡并不能令所有FANS们满意,因为这款显卡在3D性能上并不能全面超过拥有双G92核心GeForce 9800GX2显卡,这种幅度的性能提升对他们来说,确实欠缺吸引力,相反由于更多的即晶体管数量以及512bit的显存位宽,GTX280显卡在成本以及功耗上的表现令人乍舌,NVIDIA的新一代旗舰受到市场的冷遇。与NVIDIA相反的是,ATI凭借RV770的推出大获用户亲睐,并且利用HD4870x2重新夺回了性能之王的称号,上演了一场绝地大反攻的好戏。至此,NVIDIA与AMD-ATI的竞争再次呈现出剑拔弩张之势。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历史上10款显卡见证NVIDIA起伏15年历史上10款显卡见证NVIDIA起伏15年
2008-08-21 09:26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uoqi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为您推荐
IT热词